跟著『體育迷』習近平逛奧林匹克博物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公眾號 作者: 編輯:鄭津 2017-01-20 14:55:34

北京時間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會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巴赫。習近平在會見中強調,中國奧林匹克運動蓬勃發展,我們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同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習近平濃濃的體育情結早已不是秘密,他對足球的喜愛一直為國人津津樂道。

2012年2月,習近平在訪問愛爾蘭時一展球技

如果以為習主席只喜歡足球,那就錯了。他實際上是個“幾乎各種體育活動都願意看”的體育迷。

2014年2月,習主席在索契期間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透露,“我喜歡游泳、爬山等運動,游泳我四五歲就學會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

2008年時,習近平還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傾注了大量心血。所以,奧運會對於他也有著特殊意義。

這樣一位專業的、懂行的“鐵杆體育迷”參觀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全程自然看點滿滿,看視頻↓↓↓

△習近平參觀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

如果您不是“體育迷”、“奧運迷”,這段視頻中很多亮點可能並不能get到,小編下面就來回顧一下習主席的參觀全程,咱們跟著習主席逛一逛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

先來認識一下,陪同習主席參觀的三位中國籍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中國奧委會副主席、羽壇名宿李玲蔚;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楊揚。

目前在國際奧委會中,中國有於再清、李玲蔚和楊揚以及來自中國香港的霍震霆和中華臺北的吳經國5名國際奧委會委員。

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門外的臺階上,刻著每一屆奧運會主辦地與開幕式主火炬手的名字,“2008北京 李寧” 的英文字樣已然在列。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會填補接下來的空白,誰會是到時的主火炬手呢?

其實,入口兩側的大理石柱子上面,也刻著每屆奧運會的舉辦地。

在奧運“長明火”以及“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雕像前合張影,是參觀時一定要有的。

習近平主席在奧林匹克博物館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進行會談。

會談的背景牆是各國奧運運動員的照片,中間一張大大的照片裡的身影國人非常熟悉,中國奧運首金:許海峰。

看到了嗎?在這裡↓↓↓

會見後,習近平和彭麗媛在巴赫主席夫婦陪同下,參觀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

“奧運缶”,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的道具。習主席看到了也想敲一敲,“擊缶迎賓”。

往屆奧運會獎牌展

往屆奧運會的火炬

1952年冬奧會瑞士運動員使用過的雙人雪橇

習主席與巴赫主席在聊什麼呢?

您可能不知道,巴赫曾經是德國擊劍運動員,獲得過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獲得男子花劍團體冠軍以及多次世錦賽冠軍。習主席指著的照片上的運動員,就是當年作為擊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巴赫。

獲得奧運金牌的“年輕版”巴赫(中間)

從這張截圖中,您看到了幾位中國運動員的比賽服裝?

那件背面為黑色的運動服是乒乓球奧運冠軍丁寧的比賽服;

那身男女套裝是雙人滑運動員張丹、張昊2006年都靈奧運會奪得銀牌是的比賽服;

左下角的“臉譜頭盔”是中國自行車運動員宮金傑和鍾天使在裡約奧運會上用過的比賽頭盔。

博物館的展品中,還有一雙奧運冠軍楊揚的戰靴“yang yang A”。為什麼要有一個“A”呢?因為當時中國短道速滑隊有兩個“yang yang”,大楊揚和小楊陽。為了區分,兩個人以出生月份作為標記。大楊揚的生日是八月,八月的英文頭字母是A,小楊陽九月出生,鞋上就是S。

【獨家V觀】習近平“登上”奧運領獎臺

習主席參觀過程中很輕松的一幕:

習主席指著李玲蔚用過的球拍說:份量不輕吧?

李玲蔚:30年前的球拍了

巴赫說道:您是唯一一位允許摸這副球拍的人

習主席於是笑著象征性地輕輕摸了一下球拍

李玲蔚,很多90後的體育迷可能並不熟悉。今年53歲的李玲蔚在上世紀80年代有“羽球女皇”的美譽,不過,由於羽毛球比賽1992年纔進入奧運會,當時李玲蔚已經退役,無法一圓奧運金牌夢。

退役後她曾擔任國際羽聯理事、國際奧委會委員等職務。2015年3月李玲蔚接替退休的孫晉芳,任網球中心主任。2016年12月28日召開的中國奧委會全會上,李玲蔚當選為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獨家V觀】習近平向巴赫介紹中國古代“足球”——蹴鞠

參觀結束時,習主席代表中國向國際奧委會贈送了蘇繡《仕女蹴鞠圖》,並向巴赫介紹起源於2300年前的中國蹴鞠運動。

《仕女蹴鞠圖》為明代畫家杜堇(1465-1509)所作的中國女性蹴鞠圖。畫中,仕女們並未被裹腳所限,在花園裡盡情地蹴鞠。

習主席所贈的這幅精美的《仕女蹴鞠圖》采用蘇繡中最古典、精粹的平針繡創作而成。長60厘米、高40厘米,耗時半年完成。

這幅蘇繡的作者姚建萍說:難點在於如何將杜堇原作畫面的韻味表達出來。“在針法上我盡可能地達到古朴細膩,在畫面處理上盡可能地表達出典雅脫俗,通過針線藝術,將畫面場景的每個細節都表達得生動傳神,表達出蘇繡藝術的精美絕倫。”

瑞士洛桑也是著名的國際纖維藝術之鄉。選用中國蘇繡這樣經典的纖維藝術來表現蹴鞠這個歷史體育題材,可謂貼切默契、獨具匠心。

參觀介紹後,巴赫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到:“習主席體育知識之淵博,令他吃驚。今天參觀過程中,我全程為習主席講解,介紹了很多內容,他對相關歷史背景非常清楚。看得出,他的確是一位資深體育迷,非常喜愛體育。作為一個體育組織的領導人,我感到特別高興和自豪。”

習近平為何如此看重體育?“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習主席的回答。

作為中國級別最高的“體育迷”,習主席對體育事業發展的影響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他給未來中國體育發展的內涵廓清了方向,那就是“只有鍥而不捨,中國纔有未來,我們纔會建成體育強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