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早春時節,記者走進武清區“北國之春”農業園區育苗溫室,立刻就被滿棚嫩綠的菜苗吸引住了。在半米高的育苗牀上,白菜苗、豆角苗、番茄苗、黃瓜苗嬌嫩欲滴,生長正旺,遠望過去,儼然是一個春天的大菜園,兩位小夥子正手拿水管給菜苗噴水……
育苗的溫室主人叫付金明,他一邊查看菜苗的生長,一邊告訴記者:“這是給菜農育出的第一批春茬菜苗,週末要移栽到溫室大棚。爲按時育出菜苗,不耽誤菜農種植,今年春節全家是在溫室過的。”說話間,付金明手持的對講機裏傳來菜農購買菜苗的聲音,在詢問了購買品種、購買數量、購買價格後,付金明大聲地告訴對方週末就可送苗到他家菜田。
小付和愛人都是大學生,文化素質高,科技手段多,苗育得特別好。2016年,他們引進了智能化播種機,一臺機器可在幾秒鐘內完成裝盤、打眼、播種、覆蓋土四道工序,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育苗的基質好,種子好,溫溼度控制得好。菜農劉海龍笑着說,小付家育出的菜苗既整齊又茁壯,價格也實惠,他家8畝菜田全部用小付的菜苗。
付金明老家是武清區河西務鎮小沙河村,村裏種菜的很多,但育苗成爲突出難題。冬天每家每戶都在破舊低矮的小溫室育苗,質量不好,還常常因爲用煤爐加溫而發生煤氣中毒事件。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和愛人回老家創業,在“北國之春”園區租了21個溫室,充分利用園區的優良設施,精心選育,吸引了周邊200多家菜農購苗,去年共育出了1800萬株菜苗,總收入達到30萬元左右。
付金明的母親雷三榮也在溫室幫着育苗,她說,農村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不容易,本想兒子畢業後留在市裏工作,體面又舒適,壓根兒沒想到他回來再幹農業。但兒子大學畢業後帶着愛人堅決要求回來創業,沒想到兩個孩子能吃苦,腦子也靈活,育苗幹得不錯。現在兒子負責育苗,兒媳負責送苗,他們回來創業是正確的。
溫室的外牆皮上懸掛着多種蔬菜的大圖片,吸引了不少菜農駐足觀看。付金明說,這些都是他從外地引進的名特優新蔬菜品種,幫助菜農提高產量和質量,讓市民吃到更加優質的蔬菜。此外,他每年還回收一些蔬菜,幫助菜農解決賣菜難題,特別受歡迎。
“回鄉創業辛苦也快樂。2017年育苗溫室將擴大到30個,育苗數量將增加到2000萬株以上。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大有前途,歡迎更多夥伴來加入。”付金明笑着說。(北方網編輯侯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