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戰略·這五年”:寶坻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特色產業搞出了大名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吳宏 編輯:吳宏 2017-04-07 07:30:00

內容提要:五年來,寶坻區已經形成了集“三辣”、林下經濟、稻田立體種養等爲特色的農業產業。具備了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行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銷售模式,拓展了農業功能,挖掘了農業生態價值、休閒價值和文化價值……

  天津北方網訊: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建設京津冀綠色高檔特色“菜籃子”產品供給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農產品物流中心區的“三區”定位,在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作爲天津農業發展的重要區域,寶坻區已經形成了集‘三辣’(大蔥、大蒜、天鷹椒)、林下經濟、稻田立體種養等爲特色的農業產業。“5年來,寶坻區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不斷探索,形成了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銷售模式,拓展了農業功能,挖掘了農業生態價值、休閒價值和文化價值,讓農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寶坻區農委主任龐永安如數家珍般地說着寶坻的新變化。

  標準化生產拓展農業功能

農民田間插秧

  高建忠是天津鴻騰水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騰水產)董事長,也是土生土長的寶坻人。2013年高建忠引進了三個水稻品種,並與泥鰍進行套養(稻田裏養泥鰍)。經過了4年的發展,鴻騰水產已經做成了水稻、泥鰍從育種到銷售的全產業鏈,其稻鰍立體種養技術規範、泥鰍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規範的企業標準,甚至高於國家標準。

  同時,鴻騰水產與武漢輕工大學合作,建設了國內首條古法冷磨電驅大米生產線。這條生產線通過低溫石碾技術,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大米留胚率,使大米營養、口味都很好地保留。該生產線已向國家專利局申報了兩項發明專利和三項實用新型專利,填補了國內石碾米技術空白。

手機掃碼可以追溯水稻種植情況

  這些成績得益於鴻騰水產院士工作站、水稻擴繁育種中心、泥鰍水蛭北方遺傳育種中心、現代食品研發中心的科研力量。在高建忠的思維裏,標準化纔是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的根本。

黃板泥鰍原種場要打造“國家級”

  通過標準化育種和立體種養殖,津寶地水稻和黃板泥鰍已經成爲營養膳食稻鰍名品。有了良好的品種,鴻騰水產選擇有科技型眼光的農民加入合作社,爲其提供場地、苗種、技術和資金貸款(公司負擔利息),並與農戶簽訂合同,通過訂單種養殖水稻和泥鰍,達到標準就回收。這樣一來,農民種養殖稻鰍無後顧之憂。通過科技引領、龍頭帶動,寶坻區確保發展一戶,成功一戶,讓農民增收致富。

  預計2017年,稻鰍立體種養殖每一畝地比傳統農業至少增收1500元。單純養殖泥鰍,一畝地收益1萬元。預計到2020年,公司+農戶發展立體種養殖面積可達5萬畝,打造中國的鰍米之鄉和國家級黃板泥鰍原種場。

  合作社管理幫助農民致富

  寶坻區運用現代營銷手段,融入“互聯網+”技術,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網絡化銷售,做強寶坻傳統知名品牌,幫助企業、合作組織培育壯大黃莊大米、黃板鰍等新興品牌,確保寶坻區的農產品既“種得好”又“賣得好”。

考察團到民盛合作社考察設施農業

  寶坻區民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民盛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打造的御澤品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米、雞蛋、蔬菜、水果、肉類)在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線上平臺都可以買到。

  民盛合作社理事長張秀霞告訴“前沿”新聞記者:“誠信就是我們最好的品牌,想做農產品安全的示範。400個大棚根據市場需求,訂單式種植包括葡萄、櫻桃、李子和時令蔬菜等高端、效益好的農產品,葡萄架下還種植養生蔬菜。”

檢測人員進行無公害蔬菜檢測

  村裏的土地經過流轉,由民盛合作社統一管理,農民除了收取土地租金,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爲了確保大棚農產品種植品質,也爲了農民進一步增收,民盛合作社想了一個主意。

  張秀霞說:“大棚由村裏的農戶打理,比如一個大棚定量產4000斤葡萄,如果收穫了4500斤,那富裕的500斤葡萄就作爲紅利分給農民。這樣農民把大棚管理得更好,產量高了,收益就好了。來打工的農民大多五六十歲,他們養老金不夠花只能找孩子要錢。來合作社打工,不僅掙工資,有分紅,還可以給家裏貼補點。農民企業家就要有帶動性,利用好國家政策。”

  合作社裏的農民張克寶過去管理自家的10個蔬菜大棚,整日爲了銷路發愁。現在管理60多個100平米的大棚,他卻精神頭十足。“雖然責任重了,可我心裏舒坦。原來自家大棚年產量只是現在的1/5;收入過去一年1萬塊錢,現在一年三四萬元。見着錢了就不覺得累。”張克寶說。

  目前,民盛合作社在張北建立了蔬菜基地。“寶坻夏季高溫,土地減產,正好張北在那個季節有收成,這樣既解決了當地農產品銷售問題,又豐富了合作社的農產品品種,精準扶貧的同時實現雙贏。農業產業鏈很長,而且做優質農產品不會失業,能夠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張秀霞還打算把村裏百姓富裕的房子騰出來作爲民宿,讓城裏的遊客來了能吃能玩還能住,發展都市型農業休閒遊,讓農民進一步增收。

  未來,寶坻區將繼續調減糧食作物面積,同時增加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比重。圍繞良種繁育、稻漁立體種養殖等優勢和特色產業,深化與京津等地農業部門、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引進培育一批農業龍頭項目。(前沿新聞記者吳宏)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