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怎樣做群眾的好『管家』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作者: 編輯:鄭津 2017-07-12 14:47:55

內容提要:7月7日,記者來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孝溪鄉中心村,沿著進村主乾道前進,寬廣的水泥硬化路在山間盤旋,便捷的通組路延伸至每家每戶,院壩周圍是五彩斑斕的觀景花臺……如今的中心村再難看到貧困的影子。

  李知明(右一)與村乾部一起去走訪村民。(受訪者供圖)

  7月7日,記者來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孝溪鄉中心村,沿著進村主乾道前進,寬廣的水泥硬化路在山間盤旋,便捷的通組路延伸至每家每戶,院壩周圍是五彩斑斕的觀景花臺……如今的中心村再難看到貧困的影子。

  談起中心村近兩年的變化,當地老百姓都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該村的『第一書記』——李知明。2015年7月,李知明到中心村任『第一書記』,他認真了解村民的訴求,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為『李管家』。

  修通產業路

  『李書記,把我們組的路修一下吧,我出去賣蜂蜜不方便。』一次走訪中,烏家坡組村民舒秀國反映道,李知明邊聽邊在自己的扶貧日志上做了記錄。

  舒秀國家養殖蜜蜂100多箱,年產蜂蜜近1萬斤,是中心村的養蜂大戶,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可收入20多萬元。但是由於通組路尚未修通,收購商的車進不了組,他只能自己扛著蜂蜜出去賣,費時又費力。

  了解情況後,李知明與駐村工作隊隊員進行反復商討,最終整合了32萬元資金修通了烏家坡組0.7公裡的通組路,這也是中心村的第一條養蜂產業路。

  此後,李知明還帶頭推動了餘家墳——王家坡通組公路修建,以及豬頭山——南龍溝——梨子坳乾道、蒿菜坪組等地產業路的硬化、整修,總計裡程12.14公裡,為當地產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綁定』養殖大戶與貧困戶

  路修通了,李知明又到舒秀國家回訪,『秀國,你是咱村的養蜂大戶,有經驗有技術,還是幫咱村的貧困戶一把嘛!』李知明向舒秀國提出了想在村裡成立養蜂合作社的想法,並打算將舒秀國這樣的大戶與貧困戶『綁定』起來,『到時候我們從你這買蜜蜂發放給貧困戶,你給他們提供養殖技術支持,收獲了大家一起來推銷,如何?』

  舒秀國爽快地答應了,李知明便挨家挨戶到貧困戶家登記養殖需求。短短數天,吳應高、黃剛等41戶建卡貧困戶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政府免費為他們發放了65箱蜜蜂,中心村養蜂專業合作社初步建立。

  合作社建立後,舒秀國平日教貧困戶養蜂技術盡職盡責,到了銷售蜂蜜的時候,李知明親自帶著蜂蜜去秀山縣電商物流園跑銷售,並學習了微信的使用方法,在微信朋友圈幫助村民做產品宣傳。『現在我們村的蜂蜜都是搶手貨。』李知明介紹,村裡的蜂蜜售價為80元/斤,貧困戶若養殖1箱蜜蜂,1年可實現純利潤1000元左右。

  群眾喊他『李管家』

  平日裡,李知明沒事便會去貧困戶家走訪,及時掌握他們家中的情況。

  『我家蓋房,前前後後都是李書記幫我張羅的,沒有他幫忙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住上新房子呢。』村民李吉銀說。

  李吉銀是餘家墳組的村民,也是李知明的結對幫扶對象,家住半山坡上。李知明第一次去他家走訪時,看到他們全家7口人擠在70平方米的木房內,且牆體已明顯出現傾斜,李知明心裡五味雜陳。回去後便根據李吉銀家實際情況,幫他爭取到了每人1萬元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資金。

  籌款、選址、辦手續……李吉銀家蓋房的過程李知明全程參與。3個月時間,面積150平方米的新房建成了,熱水器、冰箱、電視等一應俱全,李吉銀一家7口於今年春節前搬進了新房。

  貧困戶黃光補夫妻二人身體都不好,李知明不僅為他們送去1000元產業補助,還介紹黃光補去當礦工,如今一月能掙3000多元;貧困戶黃仕兵的孫子想輟學去打工,李知明連夜打電話做思想工作,讓其放棄輟學念頭……

  就這樣,李知明成了老百姓眼中和口中的全天候的『村管家』,『如今村裡環境好了,去年通過了市裡的脫貧驗收,但還要進一步鞏固這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准備迎接國家驗收,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李知明說。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