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龍:融合與創新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前景與機遇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 編輯:尹辰辰 2017-07-21 15:26:00

內容提要:7月21日,由中共中央黨校、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新型城鎮化高峯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進行主題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進行主題演講

  天津北方網訊:7月21日,由中共中央黨校、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新型城鎮化高峯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進行主題演講,以下爲文字實錄:

  尊敬的何校長、官董事長、尊敬孫市長,非常高興參加這個論壇。藉此機會,向大家彙報一些我們圍繞新型城鎮化問題研究的一些想法和觀點。

  過去20年或者30年,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有一個根本的源頭在於城市化、城鎮化,持續快速的城鎮化,在產業層面,持續快速的城鎮化表現出來是住行主導的消費問題,是整個中國經濟的火車頭,帶動了中游的鋼鐵有色、帶動了上游的媒體遊雲,才由過去20年中國經濟的輝煌和繁榮。

  當我們展望未來的時候,卻不得不看到一些傳統增長模式的驅動力量在發生變化,比如說汽車,我們從總量來看,還有一半的空間,我們這條路爬坡爬了一半,然而,當汽車總量已經超過2500萬輛之後,我們已經不太可能指望它繼續保持過去這些年20%、30%的增速,這是不現實的。我們今天10%的增長就意味着至少要新增250萬以上的汽車。

  何止汽車啊?作爲整個經濟增長另外一個引擎支柱的房地產業何嘗不是如此?

  即使我們選擇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作爲參照點,來勾劃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徑,也得到了很多讓我們擔憂的數據。按照這樣的估算,未來十年,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注意,這個估算起點是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如果考慮到中國的人均有效土地面積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的話,會看到這個估點本身也是高估的。未來,我們也許會面臨更多的壓力。

  其實,看到我們的數據就知道,2011年的高點有可能會成爲我們一個歷史性的高點。當“住和行”作爲源頭力量開始衰退的時候,中游的鋼鐵、有色石化怎麼辦,上游的煤炭油運怎麼辦?過去五年的調整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源頭增速回落了帶來的直接影響,這就把我們放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選擇中。

  這是我們的投資軌跡,大家看到這條線你能夠指望它未來五年形成一個對應的擴張通道嗎?很難!高通脹歷史性總結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怎麼辦?我們路在何方?

  城鎮化是整個中國經濟的源頭驅動力量。當然,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大背景下,你沒有獨善其身的機會。那我們的機會在哪裏?首先要對這個狀況作出直觀的判斷,如何理解它。在用複雜的經濟工具不便於說明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一些直觀的數據。

  中國經濟的幾輪週期,我們看,第一輪整個經濟總量只是趴在地上的灰色柱體,第二個週期翻了兩番,第三輪週期又翻了兩番,你想,中國經濟體量如此速度膨脹的時候,你怎麼可能指望它沿着不變的增速在增長?!

  如果這個圖形還不能說明問題,再看一個圖形。我們在中國經濟GDP軌跡邊上,平衡了一個男孩和女孩身高曲線,大家看到,男孩和女孩一旦渡過少年時代開始進入青年時代的時候,他身高的增長迅速回落,這時候我們不會批評孩子,你爲什麼不長個?因爲他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他開始有了表達自己成長願望新的方式和新的追求,中國經濟今天是這樣的,我想問,難道不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回落只不過中國經濟從少年時期進入青年時期,表現出來的正常的生理特徵,不以人意志爲轉移的,也是正常、自然的。

  回顧一下日本和韓國,他們在這樣的階段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我們把美國、德國、歐洲的信息表達出來,你會看到所有的孩子進入青年期的時候身高都在放慢,我們只是沿着一個既定的經濟增長的軌跡和模式在前進。

  所以,今天中國經濟基本特徵有一個感性的瞭解,就是我們開始進入青年期了,對一個青年期的經濟來說,它的增長和發展的標誌已經不再是過去以身高來表達,以增速來表達了,開始有了新的成長願望,對孩子來說就是他心智的成熟、能力的提升,對國家來說,對經濟來說是什麼?

  我們來看這個圖形,對各國整個經濟發展階段的一個系統歸納,可以看到,黃線之前表達的少年時期,整個經濟的階段成長是以物質消費爲主導的,進入黃線之後的青年時期後,整個社會的消費升級開始對精神消費提出了明確的需求,整個的消費升級的軌跡陡然間在轉向。這種系統社會羣體的變化,不僅僅會讓我們以前不很熟悉的行業快速的成長,成爲高增長行業,我們看到文化旅遊、我們看到健康,我們看到對生命和生活品質更多的產業,很多產業應運而生,快速膨脹、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傳統的產業領域,我們由簡單的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的轉型升級,也成爲沒有選擇的必然通道。

  建築、房地產業,傳統的城市化處在什麼樣的軌跡呢?處在的過去轉型和新突破融合的區間,我們在這個圖形上,你很難對我們所從事的這項事業做出點狀的定位,因爲它是覆蓋全部的,這就是城鎮化根本性的地位。

  品質的追求,新型的城鎮化中是有很到具體的表達的,看到這些表達,有時候會讓人心痛。爲什麼心痛?因爲它對我們理解過去的城鎮化,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問題,當我們帶着新型城鎮化的美好願景來現實生活中觀察,就會看到一系列的問題呈現在我們面前,其中一個就是對城市的理解。

  今天的城鎮化對過去是不同的,過去是經過50年、100年甚至幾百年的緩慢成長,有一個自我組織充分空間和時機,而今天的城鎮化可以在5到10年之內呈現出一個完全新型的城市來,我們沒有這種自組織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開始對這個城市整體的成長邏輯關係有更科學、清晰的認同。

  概括起來,城市的建設涉及到城市的功能,以它爲源頭會派生出對產業的導入的願景,產業的導入自然而然會成爲人口集聚的邏輯前提,而人口集聚最終回我們基礎設施、乃至城市基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有先後和邏輯的。

  在最後的城鎮化發展過程當中,這個邏輯有所體現嗎?我覺得體現不夠,儘管我們有美好的願望。2其實未來的城鎮化的品質發展,如果把這種最基本的邏輯問題,最基本的體制問題不解決掉,很多的願景是沒有落地的,具體來說在哪裏?爲什麼有這些問題,就是大家熟悉的我們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一個完整的規劃過程被分解在不同的領域。

  爲了解決這個現實的問題,過去這些年,我們在多規合一爲代表的改革努力方向做了很多的嘗試,但是實際上,今天做客觀的評估,仍然不盡如任意。今天對全國多規合一的進展情況做過系統的調研。有兩個代表性的情況,一個是就把這個作爲樣子,作做樣子,常委會開完會,多規合一報告就進入了檔案庫,還有一類不斷努力在做,比如說福建做了比較早,但是它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推進。

  怎麼辦?這些問題的困惑帶着思考讓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時候我們慢慢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改革努力,各種各樣的新模式出現,我們看到了走出怪圈的希望所在。

  在這期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前不久在中建方程會議室的調研,這次調研當中,中建方程賀海飛董事長詳細講解了他們三一、三二的模式,儘管在這個領域做過調研,但是三一、三二仍然讓我眼前一亮。我們看到,傳統的住宅建築產業的一和二當中增加了一個三,這是第一點,第二這個三並沒有跟在一和二後面,而是放在後面,一整個發展都是從產業的規劃、產業的導入和最終取得產業成效入手的,第三這個三、不是一個三,而是三一、三二三產業和城市的融合,這個產業當中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節點。

  後來更多的較中,我開始慢慢理解三一、三二,有粗淺的感受跟大家分享,這裏麪包括兩大融合,第一從理念、從模式從操作模式上實現產、城、人的融合,我有時候打趣賀董事長,你站在活生生、有機的城市角度看的,不只是理解爲高樓大廈和土地,你是有人生活、產業發展的活生生的城市去規劃。

  另外多規融合,我們在傳統的體制架構中幾個理念應難而解,這個整體發展模式,從一開始把把多規融合作爲自然而然的內容包含在內,我說其實你在做市長們一直想做一直很難做到的一件事情。你不是董事長,你其實是在做“市長”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感受了很多創新,流程創新、自然整合方式的創新,融資的創新、協作模式創新,感受這些創新的時候,我感受到創新的文化和氛圍,這個文化很低調、很務實、很科學、很嚴謹,它拿出我們規劃設計師的嚴謹和一絲不苟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來開展我們的城鎮化模式的研究,這創新有更務實成果,從一開始奔着務實成果去的,我們在這種文化中,在創新成果理念,看到中國城鎮化的需要,看到這個理念帶給中國的願景。

  說到願景,我想可持續的高品質的城鎮化,我們在這裏開始找到了他的生長點,作爲產業的研究人員,我可能更關心產業問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產業的生長沃土難道不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自己千載難逢的機遇,找到了化解問題的支點,找到了真正的空間嗎?產業從來都是跟我們的城鎮化、跟土地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在反思,要不要提出一個把我們封閉的產業研究開始打開,與我們的城鎮、與我們的區域發展融合起來的這麼一個新的研究模式。

  過去,城鎮是城鎮的研究,產業是產業的研究,今天看來,我們是不可分割的手心手背,必須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最後,我們有了綠色生活的企盼,我們有了文化傳承的載體,更重要的是改革的試驗田。今天的改革和創新它所釋放的紅利可能是超出我們想象的,我特別贊同我們焦主任的一句話“我們改革的紅利遠未釋放、完成”,我們還有很大的改革紅利寶庫等待我們挖掘,挖掘就需要我們中建這種創新精神。

  說到未來的產業,今天正是各種各樣新成果層出不窮的時候,健康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工業4.0、中國製造2025、新能源汽車等等,但是這些花的成長一定要有一個花園,這個花園在哪裏?我想我們前面所做的努力不只是一個城市,更是中國經濟今天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邁入新軌道的堅實的起點。產業離不開城市的支撐。

  最後,圍繞我們所在的塘沽區的塘沽灣這塊土地,我們有一點點自己的感想,大家也許可能注意到一個重要的區域的位置,天津是兩大金三角的匯聚點,第一大金三角是京津冀陸上三角的軌道電,另外一大軌道點是天津、營口、煙臺海上三角的對接點,天津是海陸金三角的匯集點。

  另外,天津是“一帶一路”帶和路的匯合點,所以我們在這個地區的發展今後有更多的工作是要跳出我們這樣區域,跳出天津甚至跳出京津冀,在更大國際視野版圖中定位我們的天津,定位我們的產業,定位我們的未來。

  我相信有天津領導的宏圖大略,有中建建設者的嚴謹、務實、科學、求真的態度,天津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津雲”——北方網編輯尹辰辰)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