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聖地阿拉善:曾爲沙所困 今用沙生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趙冰 編輯:包天墅 2017-08-03 14:17:03

內容提要:地處內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由於被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包圍,一直被視爲國內沙塵來源地之一,也是沙塵進入祖國腹地的主要渠道。

  “風起額濟納,沙落北京城。”地處內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由於被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包圍,一直被視爲國內沙塵來源地之一,也是沙塵進入祖國腹地的主要渠道。全盟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3%的地表爲沙漠和戈壁,乾旱缺水,植被稀疏,風大沙多,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保護好阿拉善的綠洲清泉,關乎當地人乃至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因此,積極探尋推進阿拉善沙生植物產業化建設的新途徑,成了阿拉善人的必然選擇。

  幾十年來,阿拉善人從與沙抗爭,到與沙和諧共生,演繹了一曲“讓沙漠披綠裝,讓綠色惠民生”的沙海綠歌。

  退耕還林 阿拉善堅持走生態優先道路

圖爲今日的阿拉善。新華網發(趙冰攝)

  “以前我們開玩笑說,這裏一年就刮兩次風,一刮刮半年”,阿左旗林業局副局長楊曉軍笑着說,“現在在這裏站着,只感覺風大,基本沒沙子起來”。

  楊曉軍介紹說,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拉善盟草原植被覆蓋率由“十一五”末的16.54%提高到2016年的22.5%,森林覆蓋率由“十一五”末的5.04%提高到2016年的7.65%。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制度,全盟牲畜頭數由上世紀90年代末的200萬頭(只)減少到2016年的176萬頭(只),其中農區養殖比重提高到55.6%,草原禁牧區21896萬畝,草畜平衡區3740萬畝,極大地改善了阿拉善的生態環境。

  多年來,阿拉善盟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以保護爲主”的工作方針,實施“工業集中發展、農業收縮發展、牧業適度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沙產業規模發展、清潔能源理性發展”的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全面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北防護林、飛播造林、發展沙產業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美麗阿拉善。

  “綠帶鎖黃龍”阿拉善盟成功實施飛播造林

  阿拉善在長期與風沙的抗爭拼搏中,逐步形成了圍欄封育、飛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體”的防沙治沙保護生態屏障的建設格局。通過多年努力,飛播的成功實踐已經成爲阿拉善生態建設的一大亮點,爲同類地區提供了成功範例。

圖爲飛播造林的成效對比。新華網發

  頭道沙子飛播區位於騰格裏沙漠東緣巴彥浩特城區以西,是阿拉善左旗生態治理的重點地區。

  2000年,頭道沙子地區以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啓動實施爲契機,完成飛播造林面積4萬畝。這片林區有效阻攔了騰格裏沙漠的前移,成爲保護巴彥浩特城區和賀蘭山最前沿的一道生態防線。

  實際上,早在1984年,阿拉善盟就已經開始進行飛播造林研究,即利用飛機播撒樹木草種,模擬林木天然下種,從而達到防沙治沙的目的。

  1992年在飛播造林成果鑑定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爲該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獲林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和自治區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一成果打破了國際學術界降水量200毫米以下飛播禁區的論斷。

  通過多年努力,飛播造林使流動沙丘趨於固定和半固定,有效阻擋了騰格里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的前侵蔓延,生態環境改善效果十分明顯,形成了“綠帶鎖黃龍”的壯麗景觀。

  發揮沙生植物資源優勢 帶動牧民致富

  草綠了,人富了。阿拉善盟發揮當地肉蓯蓉、鎖陽等優質沙生植物資源豐富的優勢,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的沙產業示範基地的目標,構建“龍頭企業+種植基地+科技孵化+農牧業戶”發展模式,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建強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阿拉善沙產業健康科技園,打造產學研用全鏈條沙產業園區。

圖爲當地牧民種植的肉蓯蓉。新華網發(趙冰攝)

  目前,全盟人工梭梭林面積達到270萬畝,接種肉蓯蓉54萬畝,年產乾肉蓯蓉1300噸;圍封建設白刺鎖陽產業基地200萬畝,接種鎖陽19.5萬畝,年產幹鎖陽2000噸;以沙地葡萄、棗樹、黑果枸杞等爲主的特色經濟林基地3.32萬畝,其中沙地葡萄2.3萬畝、棗樹0.42萬畝、黑果枸杞0.6萬畝。

  特色沙產業的迅速發展發展,先後培育引進了一批規模大、發展前景好的林業骨幹龍頭企業,帶動當地一大批農牧民走上致富路。

  44歲的馬忠強,是阿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蘇海圖嘎查的一個普通牧民。2012年,在外打工八年的他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回到家鄉,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開始種植梭梭樹,沒想到第一年就種植成功。馬忠強逐漸有了信心,3年後,他又開始種植肉蓯蓉。如今,馬忠強1.6萬畝草場上已經種了1萬多畝梭梭樹,還有2000畝肉蓯蓉,預計今年收入就能達到20萬元。

  “以前放牧的時候,每年羊毛的收入都用來買糧食餵羊了,根本不夠人吃的。出去打工的時候,每年也就掙幾萬塊錢。現在好了,種了梭梭樹和肉蓯蓉,每年的收入都能夠增加。”馬忠強告訴記者,和以前放牧或者外出打工相比,種植梭梭樹和肉鬆蓉對牧民們來說是雙贏的好事:一方面能改善生態,另一方面還能顯著提高牧民們的生活水平。

  馬忠強向記者介紹說,爲了鼓勵牧民們種植梭梭樹,改善生態環境,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以前,種植一畝梭梭樹,政府一次性補貼90元,2016年開始,每畝梭梭樹一次性補貼提高到了200元,牧民們拿到補貼以後,可以繼續種植梭梭樹或者肉蓯蓉,不僅能繼續改善生態,還能帶來更多收益。”

   原標題:蒼天聖地阿拉善:曾爲沙所困 今用沙生金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