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權衝突日益明顯 城市慢行系統能否經起考驗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 編輯:包天墅 2017-08-17 15:19:53

內容提要:城市『慢行系統』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決快慢交通衝突、慢行主體行路難等問題,引導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放在城市交通越來越擁堵、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越來越突出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建設逐漸向綠色、環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轉型。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廣東省住建廳發布了《廣東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將著力推動步行與自行車道交通系統先行示范建設。城區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方式佔全方式出行的55%,城市軌道建設裡程達到1400公裡,建成集中式充電站1490座、分散式充電樁35萬個。另外,在2016年8月2日,北京市地方標准《城市道路空間規劃設計規范》正式實施,《規范》要求:『所有城市道路必須設置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將把更多的路權給自行車、行人和公共交通』。

  城市『慢行系統』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決快慢交通衝突、慢行主體行路難等問題,引導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放在城市交通越來越擁堵、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越來越突出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建設逐漸向綠色、環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轉型。城市『慢行系統』能否經得住考驗,你怎麼看?

  如今在高速發展的中國,不管是道路資源還是停車資源,現在都十分緊缺。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再趕上下雨下雪,堵上個把小時已經成了常態。汽車堵滿馬路,電動自行車四處橫穿,自行車道幾乎被機動車佔領,城市中的慢行車道也逐漸在一輪又一輪的改造過程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機動車道和一排排停車位。甚至有些道路的非機動車道,由於受停車位擠佔,窄得僅有十幾厘米寬。

  短評:城市『慢行系統』在於公共資源合理布局

  隨著共享單車的崛起,最近一兩年市民選擇自行車出行比例顯著提高,這也導致非機動車與機動車間路權爭奪越來越明顯。而城市『慢行系統』的構建就是為了將騎車人和行人的路權重新歸還,北京為了緩解城市交通擁擠和改善城市環境,下一步將在道路兩側設立『自行車專用道』,在主乾道的輔路安裝護欄或者重新畫上標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城市『慢行系統』更適合短途出行,如果路程過長的話,市民就很難選擇騎車或者步行的方式,城市『慢行系統』就成了空談。所以,想要實現一個完善的城市『慢行系統』,首先需要城市的公共交通便捷、順暢,從而使慢行和公共交通共同構成市民的完整出行。其次,不僅是重新分配道路資源,還要合理規劃其他公共資源。比如公共交通、體育場所、醫療場所、教育等資源都要合理布局,了解城市真正的慢行需求,有計劃地鼓勵和引導『慢行系統』的建設,讓市民可以在短時間內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從而形成一種『慢行』習慣,這的確需要政府在城市規劃建設上下一番功夫。

  各地規劃

  北京

  2017年,天安門地區和雍和宮區域將暢通慢行系統,道路總長度約33.7公裡。北京市為方便市民綠色出行,2017年將在故宮、天安門前門地區,南鑼鼓巷、雍和宮等地區進行步道自行車道的整治,共涉及總裡程33.7公裡。主要是清理佔道設施,拓寬局部路段,明確非機動車道路權分配等。

  深圳

  深圳以福田中心區作為全市試點,提高區域內慢行系統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適性。根據規劃內容,在步行系統方面,福田中心區將針對區域內18條總長21.5km主要步行通道,開展慢行交通穩靜化設計,包括進行交叉口窄點設計、人行過街抬高、對角過街設計,以及布設風雨連廊等措施。

  重慶

  重慶渝中區提出了『2橫12縱1環』的步道建設規劃。整個慢行系統覆蓋渝中整個區域,使渝中生活體驗更為舒適便捷,文化展現更為豐富多彩,城市聯系更為立體有機。『2橫12縱』14條步道像魚骨狀分布在渝中半島之上,主要分為古都歷史、自然生態、休閑生活、五彩都市4大特色,14條步道總長39.5千米,部分為已有步道的提檔昇級和節點打通。其中12條縱向布局的步道通達兩江,貫穿南北,2條橫向布局的步道,其中一條是橫向的山脊步道,另一條是連接下半城古城牆的山城步道。

  上海

  上海長寧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利用城市更新理念,打造都市特色慢行系統網絡。在西部的東片區和臨空地區,打造平賽結合,集步行、長跑、自行車運動和休閑觀光與一體的綠道。5.5公裡的外環林帶生態綠道內將進行綠道建設和改造提昇,使外環林帶從『走不進的密林』變成民眾『可接近的休閑地』。除了外環綠道這樣的獨立式綠道外,長寧區還將建設開放式綠道,主要在外環線以東市政道路的基礎上做提昇改造,遠期結合虹橋商務區機場東片區建設進度進行相應整合。在規劃設計中疊加了步行、路跑、自行車、體育賽事等健身休閑功能,和外環綠道聯接起來將形成一個『平賽結合』的休閑運動帶,這樣的『休閑+運動』慢行系統總長度超過25公裡。(『津雲』—北方網編輯包天墅)

  網友熱議

  @拖後前衛ThinkPad:我覺得還是加大公共交通和軌道的力度和增加充電樁和發展綠色能源汽車為好。現在城市范圍變大了,上班族的通勤距離比較大,尤其是廣州這樣的大型城市。步行和自行車這種慢行方式估計上班族采用的不多。

  @六月冰冰:主要還是不遵守交通規則,騎車的碰到開車的在後面按喇叭就會煩躁,開車的碰見騎車的在路中間穿梭也會暴躁,各行其道,遵守交通規則,纔是解決的關鍵。

  @馮蔚:廣東的綠道很不錯,但原先綠道地圖太宏觀普通人找不到路,但現在綠道官網已關閉。而且深圳市內一些綠道忽悠了事僅用於形象,而且很多綠道間銜接不通指示出錯。

  @李格非:希望城市非機動車道上不要有太多障礙,讓人頻繁下車推行。(以上觀點僅限網友個人,不代表本網立場)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