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濱迎來全運盛會 點燃每一個人的運動熱情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劉碩陽 範佳元 編輯:侯靜 2017-08-28 10:48:30

內容提要:8月27日,有着“水滴”之稱的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迎來了真正的水滴,自前夜起便下起的雨或急或緩,將近段時間的些許燥熱一掃而光。但這場雨帶不走的,是這座城市的“體育熱”。當晚的“水滴”之中,一場別開生面的全運會開幕式將這座城市點燃。對全國的體育愛好者來說,12天的精彩賽事即將上演,而對中國體育來說,一段新的追夢之旅也就此開始。

8月27日,第十三屆全運會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開幕。圖爲開幕式現場。

  天津北方網訊:8月27日,有着“水滴”之稱的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迎來了真正的水滴,自前夜起便下起的雨或急或緩,將近段時間的些許燥熱一掃而光。但這場雨帶不走的,是這座城市的“體育熱”。當晚的“水滴”之中,一場別開生面的全運會開幕式將這座城市點燃。對全國的體育愛好者來說,12天的精彩賽事即將上演,而對中國體育來說,一段新的追夢之旅也就此開始。

  歷史積澱承載希望

  繼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之後,全運會開幕式8年之後再度在晚上舉行。27日20時,伴隨着作曲家王莘創作的《歌唱祖國》旋律,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式正式開始。在五星紅旗的引領下,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手持鮮花攜手同行,邀請各族同胞共享全運盛會。

  “水滴”體育場的中央,本屆全運會的吉祥物“津娃”駕着一艘小紙船漂盪在海河之上,講述着天津數百年城市故事的同時,也探尋着天津在中國體育發展長河中留下的痕跡。百餘年前,“一代宗師”霍元甲創辦精武體育會、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提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論點,籃球、足球、網球、羽毛球等一系列現代體育項目由此傳入中國。稱霸東亞的“南開五虎”,中國最早的城市運動會,最早的網球場、賽馬場……一幅幅畫面,記錄下天津與近代中國體育的淵源,更記錄下中國體育不斷求索的經歷與追逐奧運之夢的過程。

  1908年,天津學生振聾發聵的“奧運三問”,表達了國人對奧運會、奧運精神的渴求。隨着“津娃”的航行,“岸邊”的風光漸漸由近代走到現代,“天津之眼”“津塔”等天津地標建築出現。在“奧運三問”提出的100年後,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使得3個疑問有了圓滿的回答。天津也將在今年全運會上續寫新的體育篇章。

  全民參與全運惠民

  “津娃”劃過的海河“水面”,實際是由8000平方米的3D立體投影組成,而這也是本屆全運會開幕式的亮點之一。由98個激光投影儀映射出的“水面”上,開始浮現出一張張由體育愛好者上傳的健身活動自拍照。“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主題,在本屆全運會中有着實實在在的體現。

  本屆全運會上,氣排球、柔力球等19個面向羣衆開設的比賽項目,讓老百姓從往日的看客成了如今的主角。就連以往象徵全國最高競技水平的專業組比賽,也向羣衆選手敞開了大門,包括田徑、游泳等6個項目都是高水平業餘運動員與專業運動員同場同池競技。而開幕式文體表演的6000多名演員中,除50多名專業演員外全部爲羣衆和志願者。“全民全運”的理念在各個環節都得到了踐行。

  衆多裝扮成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活潑兒童,配上立體投影儀映射出的球場,共同組成了一幅“萌動球場”的畫面。但在現實中,體育活動的場地並不能由投影儀投射出來,“全運惠民”在健身場地上也要有所體現。本屆全運會共涉及比賽場館47座,其中新建場館21座,改建場館15座,利用現有場館11座,所有場館都將在賽後適時向公衆開放。在實現體育強國夢的過程中,人民羣衆同樣是唱主角的那部分。

  放眼未來追逐夢想

  輕靈的紅傘翻動,白鴿在紅色的海洋中振翅穿行,運動帶給人們的是和諧的歡歌。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當“復興號”高鐵出現在體育場中央,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的夢想,正匯入偉大中國夢的浩蕩洪流。

  從第一屆全運會“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到本屆全運會的主旨“全運惠民,健康中國”,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體育迴歸日常生活、迴歸尋常百姓,從這個意義上講,第十三屆全運會,是見證中國體育轉型昇華的歷史性窗口,也是中國體育發展方位的重要平臺。

  在文藝展演的最後,金紅的第十三屆全運會會徽在整塊場地面前盛大鋪陳,天津的沃土中即將生長出嶄新的競技希望,海河的歡歌裏即將傳唱着躍動的拼搏傳奇。全運會是國內練兵的主賽場,是選拔和培養奧運人才的重要渠道和舞臺。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新週期,新一批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將從海河之濱走出……

  文藝演出之後,羣衆項目太極拳比賽女子規定孫式太極拳73式冠軍解乒乒、天津女排主教練王寶泉、天津道德模範慄巖奇、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級冠軍佟文、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冠軍成員陳一冰進行了場內火炬傳遞。

  陳一冰最後將火炬傳到了“津娃”手中,津娃與智能機器人“優友”共同將主火炬點燃。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文化與科技的交握,熾烈的全運之火在津門大地粲然綻放,這一捧金色的火焰不僅再一次點燃了每個人的運動熱情,更凝聚了所有中國人的愛國深情和民族豪情。(“津雲”—北方網編輯侯靜)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