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深刻意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論壇網 作者:閆志民 編輯:李彤 2017-11-22 17:50:00

內容提要: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重要論斷是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是對我國發展歷史方位的最新判斷,對於我們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重要論斷是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是對我國發展歷史方位的最新判斷,對於我們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從變與不變的統一中把握我國的歷史方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我們的各項工作必須堅持從這個基本國情出發,牢牢立足於這個最大實際,把它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中所指出的:『強調總依據,是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第一層含義是指我國的社會性質,在這個初級階段都是社會主義的;第二層含義是指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水平處於初級階段,必須努力實現國家現代化。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我們在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的時候,不僅要看到基本國情不變的方面,也要看到具體國情變化的方面。也就是說,我們既要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要看到我國社會發展不同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征;既要考慮我國社會原來的歷史和基礎,又要考慮現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既要考慮國內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時代變化和國際環境對我國的影響。

  習近平同志正是根據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從變與不變的統一中來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同時,他又根據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而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使我們對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有了更全面更准確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同時指出『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三大關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表述,是根據當時我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實際提出的。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與原來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一種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所謂一脈相承,是指它們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所要解決的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需求與社會供給之間的不適應問題;與時俱進表現在,新時代人民需求的內容和社會供給狀況的變化。

  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

  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進行了精闢的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這是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方位的總體概括。

  它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當前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首先我們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接著又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創未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它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到2020年就要實現全面小康,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但是由於我國的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這種富裕離鄧小平同志所說的『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黨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奮斗30年,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它是全體中華兒女?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現在已經進入關鍵性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2020年以後的30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後再用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經過這30年的奮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將越來越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它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國家也逐步發展起來,在國際上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由於國家實力還不夠強大,國際影響力還是有限的。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後,隨著國力不斷強大起來,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開展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積極參與解決國際重大問題,在世界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三個層次的重大意義:

  第一,對於中國而言,它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已經取得兩個劃時代的成果:第一個是1921年以後,經過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任務;第二個是1978年以後,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根本改變了國家貧困落後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談起這兩個歷史階段取得的偉大成就,人民豪邁地把它概括為兩句話:『毛澤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了。』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新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

  第二,對世界社會主義而言,它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實現了道路比較完善、理論比較完備、制度比較成熟、文化比較繁榮的目標,其生命力和優越性越來越充分地發揮出來。由於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力的強大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以及它對國際事務所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必將極大地增強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影響力,提高社會主義在人們心目中的威信,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從而有力地推動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中國強大起來和走向世界舞臺中心,正在帶來世界社會主義的復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從現在開始到21世紀中葉,既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也是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低谷、實現世界社會主義偉大復興的新時代。

  第三,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它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改革開放所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僅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就使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2016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闢了一條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現代化新路,這條道路比起西方國家傳統的現代化道路,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和巨大優越性,它為落後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另外,在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問題,如和平問題、發展問題、反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能源糧食問題等,中國由於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歷史經歷等與西方國家不同,能在研究和處理這些問題上,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充分發揮世界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責編/楊鵬峰

   原標題:【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深刻意蘊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