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區精准扶貧 歐美同學會幫扶阜平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段瑋 張海燕 編輯:張晶晶 2018-01-02 08:02:00

內容提要:2012年12月29日到3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阜平考察慰問,五年過去了,如今的革命老區阜平縣已經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阜平縣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天津高新區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們捐資援建希望小學,送農業技術,送先進理念……
天津高新區留學人員聯誼會捐贈山咀頭希望小學
天津高新區向山咀頭希望小學捐贈

  天津北方網訊:2012年12月29日到3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阜平考察慰問,五年過去了,如今的革命老區阜平縣已經煥發出勃勃生機,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10.81萬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2.8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8%下降到14.79%。在阜平縣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天津高新區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們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思路為指導,因地制宜、精准扶貧,捐資援建希望小學,送農業技術,送先進理念,在幫扶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履行著高新區的職責和使命。

  捐資援建希望小學 八年延續愛的牽掛

  走進阜平縣山咀頭村,一座兩層的教學樓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寬敞的教室、嶄新的桌椅、硬化的操場、明亮的圖書館、先進的微機室……這裡就是山咀頭希望小學。

  山咀頭希望小學校長李志亮回憶說:『希望小學建成之前,學生們上學的教室,屋頂不能遮雨、門窗不能擋風。上課用的是捐贈的舊桌椅,活動場地是黃沙鋪的撂荒地。一上體育課,學生們就成了「大花臉」。』

  這樣的教學條件,當時深深觸動了到阜平考察的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們。作為高新區幫扶阜平縣的發起人之一,天津高新區歐美同學會原副秘書長劉勝維回憶說:『2006年高新區留學人員聯誼會(後改名歐美同學會)成立以後,會裡的企業家們都希望能用己所學回饋社會。在考察了甘肅、河北等地之後,決定對革命老區阜平縣進行幫扶。「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教育」,捐資建設一座希望小學成為企業家們的共識。』

  2009年,天津高新區兩委領導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共同為山咀頭希望小學揭牌,並捐款10萬元,為孩子們送去了電腦、文具、圖書等學習用品。八年來,這種捐助從未間斷,這種看望從未停止,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加入捐贈和慰問的隊伍中,希望小學的孩子們親切地稱他們為『天津高新區的親人們』。阜平縣副縣長劉婷說:『天津高新區多年來一直不間斷的幫助援建山咀頭希望小學,使這所條件落後的學校轉變成全縣硬件條件最先進的小學之一,這在我們阜平縣教育發展歷程中是一件不平常的大事。』

  八年的捐助和牽掛,伴隨著山咀頭希望小學八年的發展。李志亮說:『現在山咀頭希望小學共有九個教學班,學生288名,今年的統考成績進入全縣前列。』

  一對一結對幫扶 一路陪伴圓了學子大學夢

  每年的春節,劉偉都會帶上家鄉的特產,到天津看望天津新意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子東,話話家常,聊聊學習和工作。這種似父子、似朋友的情誼已經持續了八年。

  2009年,天津高新區兩委領導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與阜平中學21名貧困生結成了幫扶對子。王子東主動報名,與當時正在上高二的劉偉結成了對子,結下了情誼。

  劉偉回憶說:『第一次見到王叔時,王叔英姿颯爽、和藹可親,活脫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當時王叔對我說了好多鼓勵的話語,這在我之後的學習生活中起了極大的激勵和至關重要的作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對劉偉的資助上,王子東更注重方式方法,每年節日的時候為劉偉送去學習用品、衣服等,錢款就在春節以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形式給劉偉。他說:『劉偉是我的資助對象,更是我的朋友、親人,我希望能用得體的方式,讓他從情感上更容易接受我的關懷。』

  劉偉說:『我記得高三那年中秋節的時候,王叔給我寄來了月餅、學習用品、毛衣,還有一封飽含深情的信。』這種親人般的問候和春風化雨般的細膩關懷,激勵著劉偉發奮學習,並順利考上了大學。『高考結果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第一個告訴了王叔。』劉偉說。而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煩惱,劉偉也經常給王子東打電話,聽取他的建議。分享快樂、分擔煩惱,八年的陪伴,劉偉與王子東結下了深厚情誼。

  據劉勝維介紹,高新區結對幫扶的21名學子全部考上了大學,有的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讓整個家庭走出了困境。

  送技術送理念 科技助力阜平走上致富路

  阜平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是集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偏遠山區於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為了幫助當地脫貧致富,2009年之前,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們通過多次考察,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發展農業和旅游業的扶貧思路。

  在考察走訪中,高新區歐美同學會了解到,當地耕地少、坡地多,主產的馬鈴署產量低、效益少。針對這一情況,高新區歐美同學會出資購買了3000公斤產量高、品質好的脫毒馬鈴薯種子,發放給農戶,並聘請天津農科院的專家到阜平指導農戶種植。

  高新區與阜平縣對口幫扶發起人之一、阜平縣平陽鎮鎮長周邦紅介紹說:『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達到兩萬多畝,畝產是原來的三到四倍,畝增效益800元,直接經濟效益1600多萬元,帶動天生橋周邊5000多名種植戶實現脫貧目標。』

  阜平縣的大棗在國內有較大的知名度,棗酒是當地的一大特色。高新區歐美同學會在了解到當地的棗酒度數偏高、產量較低時,聘請天津釀酒集團和國際創業中心企業到阜平釀酒廠進行實地考察,現場傳授現代釀酒技術,並幫助該公司在一個月之內調制出新的酒樣。同時增加棗汁、棗醬等10餘種新的深加工品種,來滿足市場需求,降低成本,提高品質,讓阜平大棗系列產品成為這裡的支柱產業。

  阜平縣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旅游資源豐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牽線搭橋,請來天津師范大學的專家,為當地規劃設計了阜平三道嶺原生態度假村。周邦紅告訴『津雲』新聞記者:『度假村不僅改善了當地村民的居住環境,而且旅游人數日漸增多,旅游收入效益顯現,同時帶動了周邊村莊旅游業的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天津高新區本著『精准扶貧』的思路,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結合阜平的實際,制定精准的幫扶項目,引導當地群眾開掘富源,不斷提昇當地的『造血功能』,村民收入大大提高。『原來人均收入不足三千元,現在人均收入近萬元。』周邦紅說。

  在這一樁樁、一件件幫扶項目落實的過程中,在與高新區領導乾部和高新區歐美同學會的企業家們交流中,阜平當地乾部群眾的思想也在發生轉變。用周邦紅的話說:『等靠要的思想少了,主動致富的多了;靠著牆根兒曬太陽的少了,在當地企業打工的多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扶貧攻堅的路上,作為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天津高新區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拉手不發達地區,攜手同奔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津雲』新聞記者段瑋 通訊員張海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