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主創人員做客津雲演播間

專題 天津 民生 論壇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科技 游戲 視頻

  • 訪談視頻
  • 文字實錄
  • 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劇組主創做客津雲演播間
    倪祖銘:從劇本初期認真研讀 通過畫面表現『史詩品格』
    主創演員暢談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 唐國強點贊天津
    倪祖銘回憶拍攝花絮 毛澤東父子情感人至深
    唐國強講述實景拍攝細節 道具精細保證電視劇質量
    唐國強談如何塑造偉人形象 從細微感覺中捕捉特點
    唐國強談塑造毛澤東形象的心路歷程:深入分析 抓細節
    張春林講述拍攝趣聞 眾大腕西柏坡圍小桌吃飯
    劉勁談塑造周恩來形象:演了23年周總理 越演越難
    王伍福談塑造朱德形象:從微小動作表現人物形象
    倪祖銘寄語天津觀眾 願奉獻更多精彩主旋律電視劇
  • 主持人:津雲的各位網友大家好,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天津電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八一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的40集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熱播。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在觀眾當中掀起觀劇熱潮,大家紛紛表示這樣一部史詩電視劇是難得的好作品。今天,我們也非常有幸地邀請到電視劇日主要演員和創作人員。我們來認識一下:導演倪祖銘,歡迎您倪導!

    倪祖銘:你好,津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制片主任張春林,您好張老師。

    張春林:觀眾朋友大家好,津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津雲做客,真心地感謝大家關注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

    主持人:藝術監制、毛澤東的扮演者唐國強,您好唐老師。

    唐國強:津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唐國強。很高興能夠來到天津和大家見面,一起座談,祝大家身體健康。

    主持人:周恩來的扮演者劉勁,歡迎您劉老師。

    劉勁:津雲網友大家好,我是演員劉勁。今天我是帶妝來的,因為從拍攝現場趕到我們采訪現場,現在就是周恩來總理的形象了,給你們拜早年。

    主持人: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您好王老師。

    王伍福:津雲的網友們、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我們《換了人間》劇組來到津雲演播廳能和大家見面,順便問大家好。

    主持人:李克農的扮演者楊俊勇,歡迎您楊老師。

    楊俊勇:津雲的網友們大家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很感謝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廣播電視臺能夠投拍《換了人間》這部戲,使我們有機會來到天津與大家見面。

    主持人:首先我要代表廣大網友歡迎各位老師做客津雲。現在《換了人間》這部電視劇正在央視黃金時間熱播,我一集沒落,每天都在看,我們好多網友都說這部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國共和談、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戰役、佔領南京這樣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同時,我們看到也有很多專家學者對這部電視劇給出很高的評價。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就盛贊了這部電視劇是“史詩品格”。

    我想首先問一下倪導,面對這樣一部具有非常厚重歷史年代感的電視劇,您是如何把握這個主題呢?

    倪祖銘:首先作為導演,我覺得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大家說了是“史詩品格”,歷史厚重,主題深遠,那我覺得在劇本初始階段我們就得認真地研讀,就要考慮如何能夠用畫面的表達方式,把這樣一個主題厚重、史詩品格能夠通過故事的形式表現得更好。我作為這部戲的導演非常幸運,一是有好的劇本,有這樣一個厚重的主題,有這樣一個和當代觀眾有很多共鳴的劇本。

    另外,遇上了像唐國強老師、王伍福老師、楊俊勇老師等等這樣一批好演員來塑造這些領袖人物,來准確地表達這部史詩意義電視劇的內容。為什麼說是學習呢?因為自己本身來講這麼厚重的主題,有很多自己在創作上,或者在理解上,或者在體會上欠缺的地方。通過這種拍攝,通過和演員的合作,讓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高的認識。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有欠缺,沒有完全理解到,所以說還是有遺憾,我們總講“遺憾的藝術”。盡管廣大觀眾是非常喜歡這部戲,但是作為導演我在考慮如何能夠在下一部劇當中把它表現更好,能夠講得更清楚。

    主持人:這部電視劇現在正在央視熱播,我們天津的觀眾朋友到底是否喜歡這部戲呢?之前我們的記者已經做了一個采訪,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觀眾:看了《換了人間》這部電視劇,又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我們今天美好時代所做出的一切。忘記歷史意味背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不懈奮斗,在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做好自己應該做到的一切,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記者:大娘,您好,我們是津雲的記者,現在正在熱播一部叫《換了人間》的電視劇,您知道嗎?

    大娘:知道,我正在看,快請進。

    記者:您每天都在看嗎?

    大娘:我天天看這個電視劇,我特別愛看這個電視劇,就像過去一樣,好像我回到解放前後那個時候。我們應該熱愛和平,要好好工作,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因為電視劇表現的歷史年代也是我親自經歷過來的。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建國前後多不容易,毛主席領導我們建立了新中國,領導我們走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

    主持人:我們采訪了兩位觀眾,有青年人,還有老奶奶,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部電視劇,我們也非常高興,邀請到這部電視劇很多主創演員。我想請幾位老師先用簡短的話來說一說,在你們心目當中怎麼來看待這部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

    唐國強:《換了人間》從1949年寫到1954年,這些事情其實對當今有很多寫照,所以專家們也評論它站得高度很高,就是說能夠把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呈現出來在今天引起大家思考,這就是以前毛主席說的“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提出了“兩個務必”;習主席提出了“不忘初心”。這就是不忘初心,溫故而知新,我們看了過去是怎麼走過來的,毛主席做了些什麼;今天習主席帶領我們又在做什麼。我想這個大家會很有感觸。這些年來拍了很多重大題材的影視作品,這部戲能夠播出,引起這麼好的反響,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

    有一段時間娛樂氣氛過重,事物走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一定會物極必反,為什麼很多老百姓願意看《換了人間》?尤其是一些老同志他們願意看!他們感覺到了一些清新的東西,正能量的東西。所以我個人一直認為,天津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方面旗幟鮮明,而且給予了鼎力支持。在娛樂化節目充斥熒屏的情況下,天津能夠獨樹一幟,創作出一系列這樣的作品,這是我非常感動的,也就是說使命感、團隊精神和領導的扶植、遠見、題材的挖掘。有的片子可能播出時會一時很火,但是很快隨著時間推移它就消失了,有一些東西是永遠能夠存在下去,因為人們總要回頭看一眼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

    劉勁:拍慣了前面的戰場、硝煙、窯洞,就是像這種生活狀態,現在是到了北平,到了大城市,就是這一代開國領袖他們如何繼續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繼續帶領中華民族,按現在的話說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一脈相承。這個戲的節點,尤其是在十九大以後,習總書記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我覺得跟這個是一脈相承的。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也在關注《換了人間》,我還跟他們聊過。我說:“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說:“我看了《換了人間》以後,看了你們的《長征》《延安頌》《解放》,再看《換了人間》就覺得中國近代史到現代史這一塊,就把它連起來了。”尤其我們中國的發展速度這麼快,他們是享受到了,原來是這麼來的。我說:“你這個觀點倒是對的。我們《換了人間》這個節點就是承前啟後。”

    王伍福:因為這個革命歷史題材確實體現了不忘初心,牢記歷史,有很好的現實意義。我扮演朱總司令已經拍了將近40年了,每拍一部戲,我都牢記1984年朱老總的夫人對我的囑托和勉勵,說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要學習他們的品質,繼承發揚他們的光榮傳統。

    張春林:我給大家爆個料,因為我在制片部門,我們昨天(1月25日)的央視收視率達到了1.48,份額是4.59,大家就知道老百姓多喜歡這個劇了,專家肯定,百姓喜歡,你說這個劇是一個什麼樣的劇!我就總結一句話,這是一個在關鍵時刻推出的具有關鍵作用的好劇。

    主持人:好,說得好。倪導,我知道您在多次采訪當中都說過,《換了人間》這批演員是目前國內飾演特型演員領袖人物當中最優秀的。所以今天優秀的老師們都坐在這兒,我想您得給我們獨家爆料,我們在拍攝過程中有什麼特別難忘的事情?

    倪祖銘:就是在我拍毛岸英犧牲,這也是唐國強老師主演這場戲,主席一個人默默地看著那件曾經送給毛岸英的棉大衣暗自流淚。當他的小女兒李訥過來看他,說:“爸爸你怎麼了?”然後他說“岸英哥哥犧牲。”李訥跟主席有一段擁抱哭泣的戲,這一點很感人。後面是主席一個人看著這件大衣,把頭深深埋在這件大衣上,就是這種父子情深,父親思念兒子的感情,把毛澤東這種人性化的一面表現得非常淋漓盡致。

    我們在西柏坡拍戲的時候,總理給主席介紹了擁軍模范榮媽媽,主席看著她那雙布滿老繭的手,老人為解放軍一年縫制了一百多雙軍鞋,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前線,為革命犧牲了。這麼感人的一位老太太,主席摸著她的手說:“軍民團結如一家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我覺得是非常感人的。我說它感人還有一個拍攝情節。我們為了尋找這只手,導演部門走了60裡地專門去找。因為確實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難找到這麼一雙布滿老繭的手。我覺得那個時代領袖人物,他們真誠、真摯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那種感情,和人民雨水情深那種感情,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的黨員乾部應該呼喚,應該學習的。

    主持人:我知道,為了拍好這部戲,我們劇組是專門搭建了像豐澤園、菊香書屋等很重要的場景,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回到那個歷史,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片斷。

    唐老師您看,剛纔這個片段是在香山雙清別墅錄制完成的,在這樣一個實景當中對您塑造人物有怎樣的幫助?

    唐國強:在這個實景裡拍攝應該講更有一番感觸,不一樣,就像1999年我們真是上了天安門,那個拍攝上到天安門往下一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當然了,現在好多地方作為文物保護起來了,還有一些機密等等,我們搭景拍攝,但是也不影響播出效果,因為大家在制作上還是很精良的,包括椅子它應該是個什麼樣,用什麼樣的布,主席的床加長有多少,這都是經過了考證的。尤其是書架上的書,這次我比較感動,道具還不錯,弄來好多線裝書。細節上的把握是保證這個片子有質量的很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我知道唐老師您剛剛就說塑造毛主席這個人物20多年的時間,我們在這部戲並沒有看到神話的人物,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作為父親、丈夫的一面,很溫情。您在這部戲裡怎麼把握毛澤東的情感?一方面他一定有偉人的胸襟,另外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普通人,有很多細膩的情感。

    唐國強:毛主席不是神,他是人,人就有七情六欲,但他又是一代偉人,把這個辯證關系把握住了,那應該多從細節,從細微的感覺中捕捉。我就說這個場景的設計和肢體語言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些設計盡可能又不要跟觀眾完全都是一個水平。觀眾說:“你看他要哭了,他要往那兒了。”你能否做到意料之外,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這個戲就好看了。

    進城之前毛主席跟幾位領袖人物去洗了一個溫泉,坦誠相見,赤膊相見,這就立刻打消了過去關於“主席還能拍他洗澡嗎?”這種疑慮。怎麼不能呢?我說如果我們能夠想的更豐富一些,能夠把一些東西演得更自然一些,老百姓就會感到更可信,就在我們身邊。他這麼親切,這麼平易,甚至是帶有很強的平民意識。因為主席是農村出來的,打仗顛沛流離,他的這種生活習慣一定是很隨便的,我們就是說盡量要去尋找一些有表現力的表演方式。

    主持人:我們要聽聽觀眾怎麼說,我們再來看一段片子。

    觀眾:我們看了這部電視劇之後,感覺一下子給我們帶入了革命的年代,而且我們對劇中這些老戲骨精彩的表演非常欽佩。可以說他們把偉人光輝的形象表現得非常到位,而且特別有帶入感。像王伍福老師,還有唐國強老師等等這些老藝術家精彩的表演,演技非常精湛,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備受觀眾的好評。可見他們在人物的塑造上下了很大功夫,不僅是形似,而且神更似。

    主持人:其實之前我就看過幾位老師很多的節目,特別是王伍福老師,我看過您的節目,您之前還在尋找聲音像不像,表情像不像。但現在已經有了新的跨越是嗎?

    王伍福:最初是這樣,學講話,學方言,拿著錄音機一見著四川人把臺詞錄了,那是最初。現在想起來,朱德總司令他不是軀殼,而是活生生的人,連觀眾都說了主要是“神”,走向人物和領袖的內心世界去。

    主持人:所以我們的觀眾也能夠感受到,我就想到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各位老師讀了很多歷史書,把不同的形象刻畫得很好,我們再來看一個視頻片段。

    主持人:唐老師,在之前很多座談會當中,專家、學者對您的表演也表達了認可。專家說,您的表演“積累了幾十年的表演經驗,致力於用精彩的細節去揭示對比鮮明的文化人格,刻畫人物形象入木三分,形神兼備,人物塑造有層次,有新意,達到了毛主席形象塑造的新水平,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您說有將近20年的時間飾演毛澤東這個角色,剛剛我也問王老師,可能最初每一位藝術家在演出偉人的時候都是在追求聲音怎麼樣,形象怎麼樣,服裝怎麼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有一個沈淀,您給我們講講您塑造毛澤東主席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您覺得這個人物在您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唐國強:當我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我首先要分析自己哪些是我的弱項?因為當時古月同志已經演完了毛澤東主席,廣大人民都已經認可他了,非他莫屬。我作為一個後來者很難被接受,這是我第一個弱項。

    第二個,就是他們一開始全部用的家鄉話,家鄉話在那個年代對一些老同志來說,有一種親切感。因為主席剛剛逝世不久,有一種懷舊情緒,大家閉上眼睛只要聽到是湖南腔,那就認為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已經形成了一種欣賞習慣。而我要說普通話,也有人說我要說湖南話就更好了。我說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因為是藝術創作,我創作的是毛澤東的藝術形象,而不是原型,我也不可能是原型。現在的觀眾都在年輕化,他們更多要看這些領袖人物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們都有什麼性格特點,為人處事的方式,關注是這個。他不管你是不是湖南人還是四川人。任何一個藝術創作就要按照藝術創作的規律,這是必然的。

    但是我要說普通話,確實對人物的感覺上是有不同的。比如說主席說“我們十年的核心力量”,我只能說“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它是從人物的感覺上,因為主席說這個話有點文人氣。比如“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可是我們說普通話,它就不是一個味道。這些損失就要通過別的表演來彌補。

    第三個,古月他一演就是毛主席,而且觀眾很快就接受了他。我演了不少角色,包括奶油小生、諸葛亮、雍正……突然進入毛主席的形象,好多人一看唐國強,他得不斷地通過把你以前塑造的形象抹掉,纔能進入你創作毛澤東主席的思維裡。因為每個人有一個思維定式,這個很難。所以我感謝電視劇,一個電影我改變不了,但是一個電視劇40集,我通過20天的時間,觀眾今天不接受,明天不接受,10天以後就差不多了,這部戲不接受,下部戲怎麼樣?三弄兩弄你最後接受了。接受了也有接受的問題,我再演別的戲就麻煩了,所以對演員來說走向一個高峰,面臨就是一個峽谷,很艱難。

    作為我來說,確實也面臨這個選擇問題,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先把主席這個形象樹起來,因為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做這些工作,實際上是要宣傳偉大的領袖,宣傳這些領袖們,是能夠把他們的形象通過藝術的方式留下來。所以我覺得我的三個弱勢,我要找到解決的辦法,通過表演,通過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通過一些細微的細節,把握准了重復它,重復就是強調,觀眾會留下印象。

    但是這種重復又不是沒有目的的重復。比如說舉個例子,拍《開國領袖毛澤東》的時候,我設計一個細節穿著大棉褲,大棉襖上山拉了老總一把,上山抽了一口煙之後,腳底下一碾,往兜裡一揣進去開會去了。很多人問,“你怎麼能想到毛主席抽煙是這樣呢?”我說“為什麼不能這樣呢?”他說“那掐著為什麼還揣兜裡去?”我說“為什麼還不能揣兜裡?晚上可能還要卷大炮,那時候生活條件沒這麼好。”另外腳底下一碾是什麼?說明他這種平民意識。

    所以不能是籠統、概念化表現人物,一定要深入地分析,抓到了細節,怎麼去處理,這是關鍵。

    主持人:謝謝唐國強老師的分享。張老師,剛剛我們問了好多主演老師在刻畫人物時候的一些故事。您是制片主任,咱們再聊聊拍攝過程當中一些有趣的事。我聽說為了拍好這個片子,我們劇組跋山涉水去了好多地。我們來看看這個視頻。到了新疆、西藏、河北、江蘇、浙江、北京,還去了俄羅斯。

    唐國強:去了兩次。

    主持人:張老師您看到了這麼多地方,我們看到俄羅斯非常寒冷,有一些地方,像西藏海拔比較高,攝制組一定面臨很多問題,您也跟我們分享一下。

    張春林:比如說到了西柏坡,我們觀眾不認識唐老師、劉勁老師、王伍福老師。為什麼?那天在西柏坡拍戲的時候,我就站在那兒,天蒙蒙亮,那個時候天比較短,我們就開始放飯,劇組要吃飯了,吃完飯要拍夜戲。打開小桌子,唐國強老師、劉勁老師、王伍福老師跟導演坐在小桌上吃飯。因為西柏坡是個旅游景區,我們拍戲還不能影響人家旅游,所以有好多游客在旁邊走。就問“這是唐國強嗎?”“像,不是不是。”“這就是演周恩來的劉勁老師?”“不是,不可能在這兒吃飯。”當時在那個小院裡,就是剛纔那場戲。在觀眾眼裡認為這麼大的藝術家,這麼大腕不能在那兒吃飯。

    其他的地方就更有意思了,我們在冬季到俄羅斯取景拍攝的時候,室內特別暖和,工作人員可以有時間到屋裡休息一會兒。演員不行,得在外面大雪地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室外溫度接近-30℃。所以導演第一個喊“壞了,我得去衛生間。”

    倪祖銘:唐老師不停地跑廁所,我說“唐老師上廁所了。”第二天我就上廁所了。

    張春林:我問導演這怎麼回事?他說“可能是把腸子給凍壞了。”

    楊俊勇:我們在北京拍香山、拍頤和園、拍天壇能拍到那麼好的美景,所有的工作人員幾乎不睡覺的努力奮戰,這與大家共同努力分不開的。觀眾看戲的時候我們是光鮮的。可是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有我們的演員老師們,他們歲數都不小了,堅持早上4點多鍾就要出發了,而且山上很冷。

    倪祖銘只給我們兩三個小時,還得等著開門的時間,必須拍完馬上就得撤出來,包括所有的設備。我記得在天壇拍的時候刮大風。

    楊俊勇:那時候我們在天津那邊拍戲,只要這邊允許我們進去,我們隊伍連夜就往北京趕,演員不卸妝從現場拉上車就趕到北京。北京安頓好,睡幾個小時以後就起床,有好多化妝老師幾乎不睡了。

    主持人:所以倪導這就是團隊的力量,一定要有一支非常好的團隊,纔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所以我們還得看一下觀眾是怎麼說的。

    觀眾:看過這劇戲以後,我們覺得特別感動與自豪,在青年學生當中也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尤其是老戲骨他們的真實演繹,讓觀眾覺得激動、震撼人心。

    觀眾:在劇裡劉勁老師表演的周總理非常傳神,而且他是通過真實的歷史細節,把周總理的形象給完善了起來。像以前總理在年輕人的心裡可能只是非常偉大的剪影。但這部電視劇的表演讓我們感受到,總理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勇有謀的人民好總理的形象。

    主持人:劉勁老師,我跟您說個秘密,我們采了好多女觀眾,當然這只是我們用到的其中一條(視頻),其實您在劇中英俊瀟灑,成熟穩重的形象圈了好多女粉兒。

    劉勁:你說的是唐老師吧?(謙虛)

    主持人:劉勁老師,我也是在很多節目當中聽到您談到“初心”,我想在這裡您也給我們講講,您創作周恩來總理這個形象的心路歷程好嗎?

    劉勁:因為我愛這個人物,研讀了很多他的資料,包括回憶錄,身邊人的講述,畫冊、影像資料,做了很多很多功課。設計了很多,就挖掘埋在人物內心的東西,設計了很多細節。在人物設計上想方設法讓他真實、鮮活。這裡邊走了很多彎路。比如有時候總理的形象是含在裡頭,沒有那麼外在,沒有把很多東西展示出來,我就很矛盾,我演得很難受。2000年以後,我甚至覺得我都已經演不動了,不知道怎麼演。你老是這樣重復說那個臺詞,老是一副表情,任何總理內心的東西你也不讓它展示出來。

    劇本沒有告訴你總理這個時候應該怎麼發火?他應該怎麼去動感情?沒有,全靠你去挖,我想了很多很多的辦法。總理身邊的秘書就回憶,他說總理在晚年的時候,有一次在人民大會堂開會,突然總理衝他發脾氣,而且火發得很大。他說:“我就很自責,總理本來身體就不好,那麼辛苦,工作量那麼大,我怎麼會惹總理生這麼大的氣?這樣對他身體不好,是我工作沒做好。”他就特別內疚,一宿沒睡。這件事讓他苦惱好幾天。他說:“有一天總理跟我在一起,突然跟我說‘我跟你賠禮道歉。那一天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我跟你發火了,那不是衝你,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你們是我身邊的人,你們最了解我,我這是遷怒啊。’”

    我一聽,總理他有他內在的東西,他全是壓在裡頭的,但是他通過這種遷怒的方式,把他內心的壓抑給宣泄出來了。

    後來我們在拍《長征》的時候有一場戲,葉劍英跑來報告說:“周副主席,陳毅同志在前線負重傷。”其中一個過場戲,劇本上周恩來一回身說“一定要把陳毅同志接回瑞金來治療。”他們是戰友啊,那麼高一個將領。我就沒那麼處理,我就背著身,葉劍英一報,我壓著一回身衝著葉劍英就喊,“一定要把陳毅同志接回瑞金來治療。”像這種戲裡外化的東西慢慢就找到了,這個是周恩來的一種釋放,最准確的表現他內在情感和細節的一種方式。因為情感的東西是最能夠打動人的,它也最能夠和觀眾交流。

    我演了23年周總理了,越演越難,這是我的心裡話。你越了解他,越覺得他身上具備的東西、覆蓋的東西需要你去挖掘的東西太多太多。所以後來我說,既然這樣,要傳承好周恩來的精神,就是要把他的形象塑造好,這也許是歷史的使命,這也是一種緣分落在我身上了,我就把任務完成好。我一輩子,下了一個決心,做好一件事,就是把總理的形象塑造好。

    主持人:確實在您的談話當中,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您對總理這個人物的熱愛。王老師,這兩年咱們天津連續推出了多部史詩電視劇,像《解放》《辛亥革命》《尋路》到現在播放的《換了人間》。作為一個天津籍的演員,對於天津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創作上呈現的跨越式發展,您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王伍福:首先我感到很榮幸,很驕傲,因為我是天津人。市裡非常重視電視藝術,拍了這麼多部,而且反響都很好,收視率都很高。作為天津人我感到很光榮。塑造領袖,說實在不是一天兩天的,是要付出長久的努力。因為領袖在觀眾的心目中太高大了,我沒法接近,但是慢慢細細揣摩起來,怎麼去演。

    比如剛纔唐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也是我在拍攝現場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毛主席上坡拽老總一把,老總在五位書記裡是兄長,他們之間像兄弟一樣。不要往領袖上演,我是總司令,他是偉大領袖,我們得拉著,不用。就剛纔我說的這個動作。微小的動作,觀眾看起來最親切,這是最生活的一個動作。領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朱德總司令是元帥又是士兵;他是領袖又是平民;他是戰場的戰將,又是煤油燈前的詩人。我們應該從細微的生活細節去揣摩人物,劇本上不可能去寫的,演員就這樣去演,抓住一些細節體現。觀眾看了領袖會覺得非常親切。

    主持人:謝謝王老師的分享。倪導您看我們今天聊天過程當中,幾位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剛剛我們制片主任也說了《換了人間》收視情況非常好,觀眾很喜歡。我想在我們今天節目即將結束的時候,對我們廣大喜歡這部戲的觀眾朋友們說點什麼好嗎?

    倪祖銘:希望觀眾能夠繼續喜歡,繼續支持我們這部電視劇。我在這兒爆個料,後面的戲更好看,確實是這樣。我們天津近十年在主旋律題材,在紅色題材創作上確實在全國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我也想我自己如果將來還能繼續拍戲,我一定繼續拍好這種類型的電視劇,為觀眾奉獻更多、更好、更生動的反映我們國家大事件、大人物這樣的電視劇。謝謝。

    主持人:謝謝倪導,同時也謝謝幾位老師,今天跟我們一起分享了很多《換了人間》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我們真的是沒聽過癮,也沒聽夠。我們到劇裡去看吧,也讓我們看到這部主旋律作品創作的不凡實力。在這裡我們依然要感謝我們網友們的守候,再次感謝大家的收看,也歡迎您下載津雲客戶端,瀏覽更多的資訊,朋友們再見。

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2月10日央視重播

  日前,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結束。自從1月8日該劇播出開始,就不斷有觀眾表示這部史詩電視劇非常好看、耐看。應廣大觀眾的要求,該劇將於2月10日晚上22點31分,在央視八套重播……[詳細]
 
 
史詩劇《換了人間》實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新超越

  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近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收官,但關於電視劇的熱議依然不斷。目前,該劇在天津衛視和天視影視頻道播出,近期將在都市頻道和國際頻道播出。[詳細]
 
 
《換了人間》收官後熱度不減 有所超越有所創新

  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2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首輪播出收官落幕,但這部劇的關注度依然在持續。目前,該劇在天津衛視和天視影視頻道播出,近期將在都市頻道和國際頻道播出。[詳細]
 
 
史詩劇《換了人間》具有深厚的時代主題和歷史精神

  大型史詩電視劇《換了人間》近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收官,該劇在播出期間,收視不斷走高,並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與熱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表示《換了人間》是一篇共產黨人不忘初心、...[詳細]
 
 
更多
 
 
津雲融媒體報道

Copyright (C) 2000-2018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