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寧河老藝人的執著 讓非遺在年節裡傳承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18-02-09 18:18:00

內容提要:日前,天津市委網信辦組織全市網絡媒體開展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采訪活動,最後一站回歸傳統民間藝術,走進寧河區,走進東豐臺木版年畫和剪紙的非遺文化中。

日前,天津市委網信辦組織全市網絡媒體開展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采訪活動,最後一站回歸傳統民間藝術,走進寧河區,走進東豐臺木版年畫和剪紙的非遺文化中。

苗莊鎮市集

在前往此行主要目的地寧河區豐臺鎮途中,巧遇寧河區苗莊鎮年前市集,鎮上一條長街兩側擺滿了年貨攤位,簇擁著趕集的村民。春節將至,除了年貨食物是村民采買最多的東西,年畫、吊錢兒、窗花這些傳統年俗物件兒,在傳統年味兒更濃的鄉間,仍舊是家家戶戶最要緊的年貨。

東豐臺木版年畫

寧河區實際上仍有不少傳統民俗藝術保留至今,這裡面就包括被列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東豐臺木版年畫和寧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的東豐臺剪紙。它們都出自寧河區東北部的豐臺鎮,這裡與北京的豐臺區遙遙相對,舊時為便於區分人們稱此作“東豐臺”。馮驥纔在他的文章《東豐臺年畫》中寫到,豐臺鎮地處海河水系下游,近臨渤海灣,是天賜的魚米之鄉,在漫長歷史進程中,積累了深厚的農耕文化,年畫、剪紙、草編、面塑等都是此地百姓喜聞樂見又精通擅長的民間藝術,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東豐臺木版年畫。

年畫傳承人董靜

年畫傳承人董靜展示收藏的東豐臺老年畫

年畫傳承人董靜收藏的家族賬本

“以前人們把東豐臺年畫歸並在楊柳青年畫體系裡,但實際上我們的畫風和楊柳青年畫有很大差別。”東豐臺年畫非遺傳承人、年逾七旬的董靜介紹說,東豐臺木版年畫的起源與北方平水系統坊刻密切相關,工藝上采用木版套印與手工彩繪結合的手法,與楊柳青年畫相比,在顏色上用彩濃麗、鮮艷,構圖也比較誇張,風格更為粗獷,版式獨特。出自董靜老爺子之手的年畫,都是純手工“制造”。

東豐臺年畫制作過程展示

東豐臺年畫制作過程展示

“東豐臺年畫從明末出現,到清代中期興盛,最盛時期全鎮的年畫作坊多達五十多家。東豐臺年畫由盛轉衰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到了七十年代,已經鮮有人制作。”董靜老爺子在東豐臺年畫的傳承上一直做著努力,由於家族經營年畫老店“義盛做”,他收藏了百多幅百年老年畫,自己制作了年畫畫版,在刻、印、畫等方面全面掌握東豐臺年畫的藝術傳統,近年來更是繪制了具有創新概念的新年畫,如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7年天津全運會為主題的作品。

年畫傳承人董靜的孫女繪制年畫

年畫傳承人董靜的家人繪制年畫

老爺子收有9個弟子,孫女、侄女也都跟著他學習繪制年畫,如今手藝最好的兩位徒弟已經可以獨立參加全國性展覽了。“只要願意學的,我就願意教,現在機器制作代替手工制作,手工藝人沒法依靠制作年畫養家糊口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從事到這個行業中來。但是,我還是希望盡我綿薄之力,讓東豐臺年畫傳承下去。”這希望在董靜老爺子13歲孫女的畫筆中,正一點點被描摹的清晰起來。

東豐臺年畫非遺傳承人董靜作品

豐臺剪紙主要以吊錢為主,在當地稱作掛錢、長仙或津文,精細類叫門纔,粗獷類叫隔幾兒,還一類叫大聯兒,由吉祥文字和傳統銅錢、萬字花紋組成。內容有:吉星高照、五福臨門、連年有餘、富貴滿堂、招財進寶、福壽安康、四季平安、萬事如意等,形式由單一色發展為五色一套,是人們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東豐臺剪紙非遺傳承人劉士存作品

除了年畫,剪紙也是豐臺鎮頗重頭的民間藝術形式,寧河剪紙最早就出現在豐臺古鎮。從明清至解放初期,豐臺商賈雲集,手工業發達,家家刻剪紙、染紅紙,世代傳承,剪紙是眾多家庭主要經濟來源。

東豐臺剪紙非遺傳承人劉士存作品

東豐臺剪紙非遺傳承人劉士存作品

東豐臺剪紙非遺傳承人劉士存說,天津的剪刻紙注重寫實,講求人物比例勻稱,線和面的銜接過渡柔和,並借鑒和吸收年畫、瓷器、木雕等藝術中的圖案設計方法,以求得飽滿豐盈的藝術效果。其中除少數藝人保留傳統手工剪法外,多數已從民間普通剪紙發展到了藝術創作的階段,並且大多已不用剪,而是用刻的方法。刻時,先將熏好的圖稿與所刻的紙用紙捻將四角固定,再用不同的刻刀將圖稿上熏黑的部位一一刻去,這幅刻紙作品就完成了。

劉士存在制作剪紙

劉士存在制作剪紙

劉士存在制作剪紙

豐臺剪紙取材廣泛、花樣繁多,有吉祥圖案、花草鳥獸、瓜果魚蟲、家禽家畜、戲曲人物、民俗故事等,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折疊剪紙、單色剪紙、分色剪紙、襯色剪紙、立體剪紙等,剪紙大多出於鄉村藝人之手,由於他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做題材,對物象觀察,全以淳朴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粗獷、簡潔、質朴,線條挺拔、流暢的特點。這些作品構圖飽滿、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貼近現實生產和生活,又折射出勤勞、善良、質朴的民風。“現在機器生產的吊錢兒、剪紙慢慢取代了手工雕刻,因為成本低、售價低,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乾這個了,出外打工賺錢更快更容易。”淳朴的劉士存用最簡單的語言道出了非遺傳承上的困境,他說,想要傳承就要改變、要用新的科技,比如電腦制版等,他的兒子就在這方面有新的嘗試,利用電腦繪制時尚圖案後,再采用豐臺剪紙工藝進行手工制作。“挺受歡迎的。”劉士存說,“可是電腦設計制圖和人手工繪制是不一樣的,純手工的圖案刻出來,越看越耐看,活靈活現,有生命力。”(津雲新聞記者 史瀟瀟 攝影 李萌)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