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的『前生今世』:由來兩千年宋代已流行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李彤 2018-02-21 16:05:00

內容提要:說到春聯,很多人會想起一首詩,那就是北宋王安石的《春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個桃符,指的就是春聯。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說到春聯,很多人會想起一首詩,那就是北宋王安石的《春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個桃符,指的就是春聯。

從這首詩不難看出,北宋時過年貼春聯就已經很流行了。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北方中原地區就有過年時,在門前懸掛“桃符”的風俗。據《後漢書》記載,桃符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一開始上面畫的是兩位門神,他們的本領就是“降鬼”,那時候古人希望用桃符來闢邪。

很多人認為,第一個把桃符昇級成春聯的人,是五代時期的蜀後主孟昶,孟昶在桃符上搞了一次創新,讓學者在桃符上寫字,“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基本和現在的春聯沒兩樣了。不過,上個世紀,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了12副唐人春聯,一下使得春聯的面世時間又提前了。12幅對聯中的第一幅是這樣寫的: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意思是說立春後陽光灑向人間,萬物重獲新生。這幅春聯寫於唐開元十一年,比孟昶的題聯早了240年。

無論是唐人的春聯還是孟昶的春聯,都給後世春聯的寫法定了兩個規矩:1、字數不限,但上下聯字數要相同;2、對仗要工整。

到了明朝,人們開始用“春聯”一詞來區分過年時貼的門對子和普通的楹聯。朱元璋曾頒旨要求,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上,迎接新春。帝王的倡議,讓春聯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另外,貼春聯還有很多講究,首先貼的時間有講究。有的地方是“二十八,貼花花”,也有的地方是“二十九,貼倒酉”,這個倒酉指的就是春聯。

其次,摘春聯的時間也有說法,有的地方是要掛一整年,舊的春聯要等來年貼新的春聯時纔能摘掉,也有的地方是過完元宵節或者出了年,也就是“二月二,龍抬頭”以後就可以摘掉。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