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同志把人民看得很重,人民也把他看得很重』——習近平在正定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邱然 陳思 黃珊 編輯:鄭津 2018-02-07 10:02:00

內容提要:采訪組:趙德潤同志,您1984年采訪習近平同志的報道《正定翻身記》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也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在《人民日報》出現。可以說,這篇報道具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趙德潤:改革開放初期,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帶領人民改寫了『高產窮縣』的歷史,我有幸見證並記錄了這段歷史。

  采訪對象:趙德潤,1946年生。擔任新華社記者期間,曾采訪習近平同志寫成通訊《正定翻身記》,發表在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上。2009年退休。

  采 訪 組:本報記者 邱然 陳思 黃珊

  采訪日期:2017年3月23日

  采訪地點:中央黨校電視臺演播室

  采訪組:趙德潤同志,您1984年采訪習近平同志的報道《正定翻身記》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也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在《人民日報》出現。可以說,這篇報道具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

  趙德潤:改革開放初期,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帶領人民改寫了“高產窮縣”的歷史,我有幸見證並記錄了這段歷史。我一直不知道這篇報道是“第一次”。十八大之後,《人民日報》推出一個重點報道——《七常委與〈人民日報〉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個報道把每一位常委第一次被《人民日報》報道和署名文章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情況做了梳理。我後來得知,發表在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二版的通訊《正定翻身記》,是習近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而習近平同志署名文章《中青年乾部要尊老》同年12月7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1984年這一年,習近平同志兩次上《人民日報》,這也正是他在正定乾得風生水起的一年。

  采訪組:1984年您到正定采訪,是上級派給您的任務嗎?

  趙德潤:不是。一般說來,記者采寫文章,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正定翻身記》這一篇不是“規定動作”,不是誰派的任務,而是我的“自選動作”。

  1984年,我在新華社河北分社工作。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村的經濟模式也正處於變革和爭議的初期。石家莊地區是我國北方的糧食高產區,而正定縣特別突出,是河北省第一個糧食畝產“過黃河”“跨長江”的縣,也是有名的“高產窮縣”。糧食產量很高,老百姓卻很貧困,甚至吃不飽肚子。實際上,整個石家莊地區都是這樣的情況,只是正定更具代表性。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當時農村經濟受“以糧為綱”的束縛。那個時候,新華社發過《從“極左”的影響下解放出來》等文章,主要報道衝破“左”的思想束縛,給農民更多自主權,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這些報道有些是我參與的,有些是分社其他記者寫的,在當時比較有影響。人們由此更加了解“以糧為綱”的禁錮,導致農村多種經營發展不起來、群眾生活貧困等問題。例如,有很多地方不允許農民種棉花和瓜果蔬菜,為了保持“糧食高產縣”的桂冠,糧食種植面積說什麼也不能降下來;甚至有些地方,農民自己種了瓜,大隊乾部還要給犁掉,重新種上糧食。有一篇文章《毀瓜的風波說明了什麼?》,專門批評了這件事。

  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轉化變遷、新舊思想交鋒、領導乾部和人民群眾的意識亟待轉變的時代,我自己對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就一直尋找農村變革的典型。有一次,我參加河北省委一個會議,時任石家莊市委書記賈然同志向我介紹了正定縣的變化,說來了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思想解放,工作乾得不錯,很快改變了正定縣的面貌。會後,我專門收集了正定縣的相關材料,發現這個縣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和工副業生產,群眾收入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卻沒有掉下來。也就是說,這個典型的“高產窮縣”保持了高產,同時也摘掉了“窮縣”的帽子,發展工副業對糧食產量並沒有產生不利影響。我眼前一亮,決定抽時間到正定一探究竟。於是,通過正定縣通訊組長高培琦與習近平同志約好時間,就直接跑到正定去了。

  采訪組:您到正定的這次采訪,是第一次見到習近平同志吧?初次見面,他給您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趙德潤:那天是1984年4月17日,正定離石家莊很近,路上沒用多少時間,我很快就到了縣裡,見到了習近平同志。我們第一次見面談話時間不長,習近平同志介紹了正定“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和城鄉經濟發展概況,他建議我先下去看一看。正定所有的鄉鎮、村莊、農戶隨便看,想看哪裡就看哪裡,好的差的都看看。看的過程中,可以隨機找人談話,了解真實情況,回來再細談。

  第一次見到習近平同志,他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那年31歲,身材修長,年輕老成,講話不緊不慢,有板有眼。我采訪過很多縣委書記,而他的那種從容、自信和坦率,卻讓我刮目相看。相當多的地方對上級考察和記者采訪,多半都是捂著差的,給你看好的;留著劣的,給你說優的;領你去看的,大都是精心挑選的。上級滿不滿意,關系重大,自不必說了。新聞記者的報道影響廣泛,寫出來的東西,同樣也關系著乾部的政績和前途。習近平同志讓我自己去看,隨便看,隨便找人談,足見他對整個正定縣的發展有充分的自信,而且不避諱存在的問題。

  當時,正定縣委只有一部草綠色的吉普車,習近平同志就把這部車派給我了,讓高培琦陪我采訪調研,當天我們就下去了。一連3天,我們跑了正定城鄉很多地方,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典型。在鄉鎮、企業、學校和農民庭院裡,廣泛接觸鄉村乾部和從事不同職業的普通百姓。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原標題:『近平同志把人民看得很重,人民也把他看得很重』——習近平在正定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