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書記既抓大事,又重細節』——習近平在正定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共中央黨校網站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18-03-07 08:50:38

內容提要:我一生當中,遇到的領導很多,習書記在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從中央國家機關下來,從首都北京下來,來到我們小縣城,來到最接地氣、最貼近群眾的地方,也是來到最能夠和中國的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的地方,這是需要勇氣的,需要意志的。

采訪對象:劉成君,1950年生。1984年到正定縣委辦公室工作。2010年從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崗位上退休。

采 訪 組:本報記者 邱然 陳思 黃珊

采訪日期:2017年4月17日

采訪地點:正定縣劉成君家中

采訪組:劉成君同志,您好!您1984年調到正定縣委辦公室工作,請您講講當時主要的工作內容。

劉成君:1984年,我調到縣委辦公室資料組當乾事、資料員。起草文件、寫講話稿是我們工作的一項內容,還有就是寫給地委的簡報、信息等。習書記經常給我們資料組的人員講材料。

我們工作的方式是這樣的。如果起草一個習書記在乾部會上的講話,習書記就跟我們一起聊,把他的思想、思路談一談,幾個要點都談得清清楚楚,我們用筆記本記錄下來,這叫“講材料”。接下來,我們“趁熱”就把領導談的內容進行消化,第一時間寫出稿子來,這叫“寫材料”。之後再由資料組組長和辦公室主任,同習書記在一塊梳理和研究稿子的內容,進行增刪和修改,這叫“改材料”。經過這三個階段,一份講話纔算是完成。習書記在開乾部會的時候,就以這個稿子為基礎來講話。當然,實際講話的時候,習書記幾乎都要隨時脫稿,進行很多補充和發揮。

采訪組:大家都說習近平同志是個親切、平易近人的領導乾部。您的體會是怎樣的?

劉成君:習書記確實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好乾部。那個時候人手不夠,資料任務多,工作很忙,所以我們工作人員當時都在機關住,白天一堆日常事務,全靠晚上加班寫材料。我和張銀耀一個辦公室,就在習書記隔壁。習書記和大家一樣也是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

每天,習書記都在食堂和大伙一樣排隊吃飯。吃完晚飯,習書記就到辦公室去看看電視新聞。看完新聞,他有時候就直接回辦公室加班了,有時候也會叫我們一起去散散步。

我們只是一般工作人員,習書記對待我們像兄弟、朋友一樣。早上我們誰起得早,誰就叫其他人起來,有時候我起得早,就把隔壁門一敲:“習書記,走!咱們鍛煉去!”有時候他起得早,就來敲我的門:“成君,咱們散步去!”我們散步之後,一起回來吃飯、上班。

習書記這個人很平易近人。我剛到縣委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我愛人去縣委找我,她在樓道裡碰見習書記,她當時不認識他,就向他打聽我在哪個辦公室。習書記說了我在哪間屋,看我愛人還有點含含糊糊,乾脆就一直帶著她到我辦公室來了。

習書記走了之後,我跟我愛人說:“你知道這是誰嗎?這是咱們的縣委書記。”

我愛人大吃一驚,她說:“哎呀?!真不知道,他還親自帶我過來。”

采訪組:據您的了解,習近平同志當時工作中都有哪些特點?

劉成君:習書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注重調查研究。他經常騎自行車下鄉,隨時發現問題。習書記經常帶著資料室主任王志敏和其他一些同志下去調研,我也跟他去調研過。有一次,我陪他去西南街,他和基層乾部開座談會,座談如何讓老百姓致富、如何發展、如何改變面貌,我就跟著他記錄一些情況。

下面的乾部都喜歡聽習書記講話。他講話乾脆利落,要講的內容特別明確,而且講得很實,讓人聽著不枯燥。他的講話,能夠給人們一些啟示,讓人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坦率地說,長期以來,正定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習書記是從中央來的,他站得高,看得遠,知道的東西多,眼界寬,見識廣。他開啟了正定解放思想的大門,促進了正定乾部的思想轉變,由此推動了正定的發展。回過頭來看,他在正定3年多時間,對正定的改變和提昇是很顯著的。

那時候,縣委有個《正定快報》,就是他提議辦的。刊物不定期,有了內容就發,有時候一天發一期,有時候幾天發一期。報紙主要刊登全縣的大事、領導活動、新的動態等,讓全縣人民能隨時了解正定的情況。縣委、人大、政府、政協都有這個報紙,每個領導也都有一份。

報紙這種媒體,後來承載了很多娛樂的功能,但在過去,它更多的是一種學習工具,而且是與時事、要聞、最新政策連接最緊密的一種學習工具。

有一次,習書記正在屋裡看報紙,有位普通工作人員從他門口過,跟他打個招呼,說:“習書記,你沒事了?”習書記笑笑說:“我學習呢,這是很重要的事呀!”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在正定推動修繕大佛寺、興建榮國府等工作,請問您是否還了解他當年在正定為保護文物古跡和振興文化事業所做的其他一些工作?

劉成君:有的。在習書記倡導下,我們興建了常山影劇院。正定縣原來只有電影院,沒有影劇院,常山影劇院是我們第一個縣級影劇院。劇院的名字還是習書記找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林默涵給題的字。影劇院的設施很好,功能很齊全,可以看電影,也可以唱戲,還可以開大會。有了常山影劇院之後,我們經常請外地的劇團來唱戲,豐富正定人民的文化生活,也為傳播傳統藝術盡一點力。

習書記乾工作,大事要抓,細節也要抓,宏觀上有大的謀略,微觀上也很注意細節。

有一次,習書記和我一起散步,發現了一塊石碑,外面有個柵欄攔著,但是因為柵欄縫隙比較大,小孩都能鑽過去玩。習書記仔細看了這塊石碑,發現這是唐代遺留下來的文物。他立即指示辦公室,把這塊石碑保護起來。後來,我們相關部門在這塊石碑上面蓋上了一個亭子,防止它被風吹日曬,把它保護起來了。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1985年離開正定後,您與他還有聯系嗎?

劉成君:習書記離開正定以後,過年還給我們辦公室的人寄掛歷。那時候時興掛歷,習書記過年的時候給王志敏寄來一大包,由他來給每個人分一本。最後由王志敏統一回復,向習書記表達感謝。習書記走到那麼高的位置,多少年一直都沒有忘記我們這些曾經在他身邊工作過的普通工作人員,這真讓我們感動,因為做到這樣真不容易。

1993年,習書記回正定來看望了大家。王志敏通知了我,我就去見他了,還和很多同志陪他在大佛寺轉了轉。那天,習書記穿著一件皮夾克,還是那麼親切,那麼平易近人。那次,我和習書記還一起合了影。

1995年,我在縣委辦公室當副主任,到福州去考察。到的那天晚上,我給習書記寫了封信:“習書記,我知道您很忙,如果有時間,我們幾位同志想和您見一面。”很快,習書記就和我們4個人見面了,見面很親切,談得很好。他對我說,他很想念正定人民,也讓我回去給同志們帶好。他還與我們4個人合了影。

我一生當中,遇到的領導很多,習書記在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從中央國家機關下來,從首都北京下來,來到我們小縣城,來到最接地氣、最貼近群眾的地方,也是來到最能夠和中國的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的地方,這是需要勇氣的,需要意志的。

後來,我也了解到他作為知青下鄉的一些經歷。正是這些和老百姓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奠定了他心中為民、親民、愛民的情懷,奠定了他治國理政的根基。

   原標題:『習書記既抓大事,又重細節』——習近平在正定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