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不少市民可能都在本市文藝會演中看過一出情景劇《聯心網》,該劇講述了志願者的愛心幫扶故事,這些故事全都來自南開區體育中心街寧樂裡社區。近年來,寧樂裡社區黨委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服務為民為宗旨,不斷提昇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社區黨建品牌越擦越亮、越叫越響。
『我們社區坐落在水上公園東路沿線,由12個自然小區組成,居民特別多。』寧樂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蔡志亮告訴記者,『早期大家融入社區的積極性不高,社區搞活動,得挨家挨戶去請人。』
這樣的狀況,近年來有了很大改變。隨著社區黨委成立,黨委下設了10個黨支部,276名在冊黨員在社區參與組織活動,194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以黨建引領,社區開始呈現共駐、共建、共贏的新格局。
『社區黨委立足社區實際,從居民需求出發,先後成立了寧樂風采黨員志願者服務聯盟、相伴成長教育聯盟、公共衛生服務聯盟、商業服務聯盟、寧樂風采文藝聯盟等13個社區服務聯盟,與80餘家單位、企業簽訂志願服務協議。』蔡志亮說,『此舉讓愛心企業、愛心機構、愛心人士為居民提供的服務更加精准,形成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活動共搞、實事共辦的社區新風尚。』
寧樂裡社區黨委堅持問題導向,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我們強化網格黨建兜底管理,把轄區單位、沿街商鋪、菜市場、物業公司、文化團隊等劃入黨建網格內,深入開展網格員大走訪大調研「敲門」活動,向居民群眾問需求計,敲開的是家門,打開的是「心門」。』蔡志亮說,『基層黨建不斷加強,還提高了社區的民事民議民決水平。社區基建、文化樓門建設、便民設施添置等一批服務居民的民生項目相繼落地,基層黨建凝聚民心,形成了合力。』(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