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這些年來,小穿芳峪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變得越來越美,農家院經常爆滿,村民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薊州區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村民閆海濤說,小穿芳峪從窮村弱村逐漸變成強村,得益於黨支部的領導帶頭作用。
距薊州城區十餘公裡的小穿芳峪村,北依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南眺翠屏湖,區位優勢明顯。然而,村裡因為交通閉塞,村民只能靠天吃飯,生活一度貧困。2012年,穿芳峪村的兩個『能人』——長期在外承包園林綠化工程的孟凡全、王建東分別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他們立下軍令狀:『一定要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村莊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乾部和群眾一起擼起袖子加油乾,從基礎設施建設開始,修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建生活污水處理廠。實施小河套治理工程,清垃圾,修堤岸,建護欄,打造出『小橋流水』景觀。
『在村莊發展初始階段,村集體缺少發展經費,黨員乾部就自掏腰包,墊資189萬元搞建設,先後實施街道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和排污、供熱等十多項工程。建設農家院,黨員乾部帶頭示范,由村集體協調貸款,解決群眾發展資金不足問題。』孟凡全告訴記者,要讓群眾信得過,首先得自身過硬。村黨支部建立完善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治理機制,堅持乾部包排聯戶,每天值班,為群眾全程代辦服務,群眾動嘴,乾部跑腿。此外,嚴格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從去年起區委把每月20日定為黨員學習日,把每季度最後一周定為黨員活動周,每家黨員戶的門前都掛有牌子,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小穿芳峪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開辦農家院,實現了共同致富。該村先後獲得2014年全國休閑農業示范村、2015年全國美麗宜居村莊、2016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AAA景區稱號,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8400元提高到2017年的3.07萬元。(津雲新聞編輯侯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