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政策,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著力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
一、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醫院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取消了藥品加成和耗材加成,積極控制藥佔比和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持續降低藥品比例,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按照有關政策進行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實現了平穩過渡。推進醫聯體建設和分級診療工作,加強京津冀醫療合作,成為首批京津冀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醫療機構。
提昇學科醫療水平,充分發揮三級綜合醫院的救治能力,特別是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能力。2017年1-12月,我院接診門診病人200.5萬人次,住院病人5.6 萬人次,完成手術4.4萬例(包含手術室外各種手術);接診急診病人16.8萬人次,急診搶救病人7248人次、搶救成功率96%;積極發揮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作用,接診急性胸痛患者、卒中患者和危重孕產婦3000餘人。2018年1-4月接診門診病人61.09萬人次,住院病人1.79萬人次,完成手術1.52萬例。
努力建設高素質人纔隊伍。2017年組織評選出我院首批優秀中青年人纔前往國內外優秀學科單位研修學習。加強高層次人纔培養,2人獲得首批天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人入選“131”創新型人纔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引進臨床急需的高層次人纔,首次自主公開招聘錄用新職工。截止2018年4月,我院有職工 2421人,其中高級職稱450人,博士177人,碩士621人,人事部“百千萬”人纔、天津市授銜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高層次人纔53人,人纔梯隊結構合理。
教學取得新進步。2017年新遴選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23名,完成天津醫科大學、南開大學等醫學院校理論授課2121課時,接收實習生1063人,指導在院研究生371人,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規范化培訓223人。成為天津醫科大學“十三五綜投”建設項目研究生校外創新實踐基地,臨床實訓中心新增715萬元技能實訓教具。
科研取得新成果。2017年,我院與南開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南開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生物樣本庫獲批成為“全國生物樣本標准技術委員會器官移植生物樣本標准工作組”組長單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加入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盟,成為“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耳聾一級預防項目合作單位’。堅持中西醫並重,我院成為本市唯一入選的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2017年獲批各級課題13項,科研經費177.5萬元;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項,認定科研成果36項;發表科研論436篇(其中SCI收錄93篇)。
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兩個文明齊抓共管,堅持“一崗雙責”,切實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為醫院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開展“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加強憲法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的學習與貫徹落實,各項工作依法依規進行。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遵守“三重一大” 議事規則和程序,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院長辦公會、黨委會或專業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集體討論決定,涉及職工利益事項提交職工代表討論。重新修訂了職代會制度,職工提案黨委會討論立項解決。完善溝通渠道,及時解決職工信訪問題。增加院務公開、黨務公開方式,豐富公開內容,需要患者和職工知曉的事項已全部公開。
加強巡視“回頭看”整改推動,開展了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持之以恆執行八項規定,謹防“四風”反彈,認真落實“九不准”要求。領導班子團結協作,作風民主。領導乾部勤政廉政,以身作則。關心職工的生活,各項政策性加薪、補助及時到位,職工收入隨醫院發展同步增長,職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領導乾部年度民主測評滿意度高,乾群關系融洽和諧,無職工集體上訪行為。近兩年,我院無違法亂紀行為,無違反財經紀律和物價政策行為,無負面報道。
三、積極承擔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獲得各界好評
2017年我院承擔了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世界智能大賽、中國企業家論壇等大型會議的醫療保障工作,圓滿完成了保障任務。
承擔了“3.31”火車南站交通事故、“4.19”博愛制藥爆炸等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傷員救治36起,開通綠色通道170 次,收治患者200餘人次。舉全院之力積極應對冬春季兒科、發熱門診流感高峰,增派醫護人員、保安及物業保潔人員支援,協調保障抗病毒藥品的供應,盡力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派出醫務人員分別對非州剛果布與加蓬國家、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甘肅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與古浪縣人民醫院,以及本市東麗區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派超聲科醫師參加了西藏昌都地區包蟲病篩查工作;派出相關人員赴本市寶坻區史各莊鎮困難村——張賈莊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培訓外院進修醫生158人,完成外院會診1130次。我院的技術幫扶獲得各級政府和醫院的肯定與好評,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的醫療人纔“組團式”援疆工作中表現突出受到國家衛生計生委表揚。
四、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昇患者滿意度
為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看病就醫熱點難點問題,我院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昇患者就醫感受百日行動。推進日間手術開展,心髒科、肝膽外科全年開展日間手術182例。增加臨床路徑管理覆蓋面,臨床路徑病種數達到219種。探索單病種付費模式,眼科實施了白內障單病種付費,骨科實施了髖膝關節置換和腰椎間盤融合術的單病種付費。
開展智慧門診建設,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支持下,2017年“金醫寶”APP正式在我院上線運行,在本市率先實現了醫保實時線上支付。開通手機預約病案復印服務,推進電子處方外購,引進國內最新的室內定位導航技術,幫助患者精准實現找人、 找地、找車的智能化導航。建立門診預約轉診服務中心,實現導診、轉診、醫保諮詢、醫保蓋章、門診諮詢等一站式服務。持續優化門診流程,增加預約診療服務,完善門診自助服務。成立便民門診,各科室增設便民號。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被國家衛生計生委評為“優質護理服務突出表現醫院”。在具備條件的科室開展了無陪伴和包餐服務。
全院開展了第五屆“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突出崗位特色,注重全員參與。堅持把“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與評選 “好醫生、好護士、好醫院”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練兵比武,提昇了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積極開展健康科普知識宣教和義診服務。2017年以來我院67位專家被天津市衛生計生委聘為“天津市健康教育巡講專家”,在醫院內和各社區、企事業單位、學校開展醫學健康科普講座114次,義診69次,制作健康教育微視頻40節,電視廣播健康專欄專題報道6次,讓廣大群眾提高疾病預防能力。加強出院隨訪工作,及時發現不足進行整改。2017年隨訪住院患者46200人、門診患者60349人,住院患者滿意度98.46%,門診患者滿意度94.35%。
五、推進無紅包醫院和平安醫院建設,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
5月份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計生委黨委嚴厲整肅行業作風中期推動會工作部署,我院嚴厲肅整行業作風,建章立制,建立領導小組,制定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醫藥生產企業代表接待暫行辦法》,加強用藥管理和醫藥代表管理。對我院醫藥購銷領域進行了專項治理,立即行動,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堅決杜絕收受“紅包”、“回扣”問題。
高度重視綜合治理工作,黨委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建立三級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建立工作臺賬。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感和紅線意識,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全面梳理和修訂安全生產工作制度、流程,完善制度建設,確保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發生。
加快推進位於西青區侯臺風景區東南側的新址擴建項目建設,盡快改善我院就醫床位緊張、門診擁擠狀況。推進醫院的綠化美化工作,各項服務設施完好、便利,就醫標識醒目,門診和住院病房24小時有保潔,醫療廢物處理規范、污水達標。加強控煙管理,加強醫托、號販子清理,為患者就醫營造良好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