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沈欣 李文運 董伯岩 李清 編輯:侯靜 2018-07-18 08:38:05

內容提要:昨日召開的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會上,4位同志作了發言。本報予以摘要刊發。

  編者按

  天津北方網訊: 昨日召開的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會上,4位同志作了發言。本報予以摘要刊發。

  勇於擔當主動作為

  以深厚的“三農”情懷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市農委主任 沈欣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明確指出深化扶貧協作既是政治任務,更是政治責任,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政治使命。市農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多層全覆蓋、有限與無限相結合”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專人負責對口幫扶工作,班子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主動與受援地對接,到實地考察調研,根據受援地實際需求,制定幫扶工作方案,與市財政局共同研究農業幫扶政策,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產業、科技、人纔三位一體幫扶,促進受援地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帶動了當地貧困農牧民脫貧增收。

  一是堅持需求和優勢相結合,提高精准幫扶效果。以市場需求和當地實際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精准發展產品特色明顯、帶動農民增收有效的優勢產業。先後組織4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分別赴承德、和田、昌都等地實地考察對接。針對當地自然環境資源,推動天津奧群牧業、天津食品集團在承德市啟動實施百萬只優質肉羊產業扶貧項目。針對承德地區傳統種植優勢,推動天津多興莊園有限公司在承德市建立1200畝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帶動當地300戶農民增收。針對當地特色產業基礎,在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建立了大棗、核桃、葡萄生產基地,預計2018年帶動當地1358戶建檔立卡戶脫貧。

  二是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提高受援地內生發展動力。把農業科技幫扶作為當地產業發展的驅動力量,幫助承德市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建設“承德市農林科學院”,加掛“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承德分院”牌子,天津農科院13名專家被聘為首批研究員。市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天津奧群牧業有限公司與西藏昌都市結成技術合作對子,為當地蔬菜、畜牧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支持。把提高裝備水平作為提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積極幫扶青海黃南州設施農業發展,計劃投資110萬元在黃南尖紮農業產業園建設現代化智能溫室。

  三是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加快受援地人纔振興步伐。組織市農科院20多位專家赴承德市開展黃瓜、食用菌、苹果、肉牛、蔬菜等技術培訓和科技下鄉趕集活動,培訓農民1000餘人。在天津舉辦幫扶黃南州動物防疫和現代畜牧業科技推廣培訓班,培訓黃南州農牧業和基層動物防疫技術骨乾20餘人。年初,組織我市農業技術專家赴新疆和田地區東三縣開展春季農業技術培訓,培訓農牧民107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94戶。5月份與承德市簽訂農業培訓合作協議,計劃年內培訓農民企業家、致富帶頭人、技術人員等500人次以上。

  下一步,市農委將按照我市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三年行動計劃,全面貫徹落實本次會議要求,將我市農業發展特色優勢與受援地區需要相結合,從產業、科技、人纔三個方面昇級加力,從項目、政策、市場三個方面抓好對接,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和工作力度,紮實推進扶貧協作工作,為全市對口幫扶工作作出新的貢獻。

  真情援疆始於心 精准幫扶踐於行

  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 李文運

  天津援疆前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按照“多層全覆蓋”“昇級加力”“有限與無限相結合”“盡全力在對口支援工作上繼續加大力度”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帶好隊伍嚴管理

  始終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建立目標、任務、責任、措施“四個清單”;狠抓隊伍建設,完善24項制度管事管人;從嚴從實規范援疆乾部工作和生活,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二、實現項目建設“四個百分之百”

  2017年實施援疆項目48個,投入援疆資金4.73億元。實現項目資金到位率、投資完成率、開工率和竣工驗收率100%。2018年計劃投資7.7億元,安排援疆項目52個,制定“1+6”實施方案,助力和田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三、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實現新突破

  去年以來共引進企業34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天津食品集團建成策勒縣核心種羊場和於田縣肉羊擴繁場,打造肉羊全產業鏈。天士力集團推動當地大芸產業提質增效。建成策勒產城融合示范區,組織成立19個省市中首個援疆企業商會,吸納會員企業47家。

  四、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幫扶大格局

  市領導帶頭結親推進五個層面的“結對子”工作;強化區縣、部門、街鎮三級幫扶體系,落實規劃外幫扶資金3168萬元;號召天津105家愛心企業和個人捐資830萬元,與553個貧困家庭結對認親;今年市有關部門和對口區新增捐款1000萬元,新增結對幫扶2000戶,前指組建20個小分隊幫扶貧困村;2017年11月民豐縣率先脫貧。

  五、打造教育援疆強基扶智新品牌

  選派首批300名高校大學生到東三縣實習支教,形成教育援疆“天津模式”,新增150名援疆教師和21名小學校長今年下半年全部到位;結對幫扶和田職業學院建設,8月份竣工並正式招生;建成策勒一小、於田民漢雙語實驗學校;培訓當地教師2200名,資助2083名和田籍貧困大學生。

  六、開拓“組團式”醫療援疆新局面

  選派“組團式”醫療隊隊長擔任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院長,天津11家醫院同地區人民醫院11個科室簽訂“院包科”協議,建設四個診療中心,落實首席專家制,40項新技術填補了當地醫療空白。

  七、開通旅游專列直飛航線促團結

  於田縣天津旅游小鎮項目順利實施;開行“津和號”旅游專列和旅游包機,宣傳和田、拉動消費;開通天航、南航兩條直飛航線,方便10萬人次交流互訪;組織參展“津洽會”、開展“津和交流季”等活動,兩地交流熱絡兩旺。

  八、精准對接打造農產品供銷產業鏈

  在津設立26個農產品直營店和超市專區專櫃,建立農產品銷售長效機制。廣泛發動後方力量開展愛心幫扶,舉辦和田農產品推介會,幫扶東三縣銷售農產品近2萬噸。

  援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後方各級領導和各單位的關心支持。我謹代表第九批全體援疆乾部向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後,天津援疆前指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堅持有限無限相結合,昇級加力做好幫扶,盡心盡責抓好落實,為助推和田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在對口支援西藏的事業中

  奉獻青春、昇華自我

  市第八批援藏乾部、昌都市藏醫院院長 董伯岩

  從1994年開始,天津市衛生系統先後選派8批援藏醫療工作隊踏上雪域高原,為當地衛生事業發展奉獻智慧和汗水。

  扶貧先扶志(智),在對口支援工作中,援藏乾部自身首先要樹立條件差不是乾不了事、乾不成事的理由的認識與越是艱苦越向前的信心。由於基礎薄弱、醫務人員匱乏,再加上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西藏醫療條件十分有限,當地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尤為突出。作為地區人民醫院的業務院長與當地乾部職工心目中的醫療專家,疑難雜癥、急危重癥病人自然會匯聚到我這裡。是以缺少設備藥品等必備的條件動員患者轉往內地為借口,還是利用當地現有條件,想方設法救治每一位患者,不僅考驗一名醫生的專業水平,更是在考驗援藏乾部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

  為了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建立ICU、開展重癥醫學十分迫切。在前方指揮部領導的支持下,2014年,我帶領天津援藏醫生創建了昌都第一家ICU、重癥監護室,有效提昇了當地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和醫院工作水平。當時沒有花一分錢投資,未添一臺新設備,只是將醫院內能用得上的儀器集中了起來,修復了兩臺上級贈送的呼吸機。

  2016年從第八批援藏工作開始,天津醫療隊對口支援昌都市藏醫院工作。兩年來,我們牢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囑托,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工作,藏醫院在原基礎上新建立增加了藏西醫結合急診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手術麻醉科等5個臨床專業科室,檢驗、放射、超聲診斷、輸血科等4個輔助檢查科室,開放床位從原先180張的基礎上增加至252張。開展新技術工作30餘項,教會藏族醫生獨立完成手術500餘例,2017門診量,較上年增長37%,住院病人與業務收入增長70%。為留下一直永不走的醫療隊,在院內開設醫護人員夜校,教授當地人員西醫基礎知識。帶領本地醫護人員申報藏醫藥科研課題14項,爭取到科研經費110萬元,改變了醫院科研工作的落後局面也增添了發展後勁。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三江”藏醫藥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五省藏區和國內的藏醫藥界同行參會,擴大了藏醫藥的影響力,提昇了醫院學術水平。制定和完善了醫院管理各項制度,現代醫院管理體系逐漸建立。推動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工作在西藏民族醫藥領域開展落實。

  為改變當地基層與基礎醫療工作的落後面貌,解決偏遠地區農牧民看病難的問題,我們以創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建立了昌都“助產士培訓學校”,探索適合當地客觀情況的“互聯網+醫療”方式,利用藏醫院和天津援藏醫療隊專業技術資源開設“民族團結遠程醫院”,指導和培養鄉村醫生為老百姓看病,藏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專家的醫療服務。

  通過兩年的對口援助,昌都藏醫院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幅度提昇,醫院職工感受到了醫院的變化和發展,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醫院形象發生了轉變。援藏醫療隊利用節假日,深入農牧區義務巡診,為百姓送醫送藥,多次免費救治危重病人的行動更是發揮了維護西藏穩定,促進民族團結,讓藏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積極作用。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我們第八批全體援藏乾部決心深入貫徹有關對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本次會議精神,牢記使命擔當,密切團結各族乾部職工,精准幫扶,履行天津職責,盡好天津角色,把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天津人民的深情厚誼與乾事創業的精神留給西藏人民。

  牢記使命擔當作為

  堅決打贏精准扶貧攻堅戰

  西青區委書記 李清

  西青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昇級加力、多層全覆蓋、有限無限相結合”的要求,始終將落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視為崇高的政治使命和光榮的政治任務,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完善對口幫扶體系

  從組織、項目、投入等三個方面不斷強化幫扶體系。一是健全組織體系,成立了區、街鎮、村三級幫扶體系,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隊赴受援地考察17次,其他層面29次,召開幫扶聯席會議16次,交流對接受援地實際需求。二是完善項目體系,形成了以1個區級攜手奔小康框架協議為龍頭、N個子項目幫扶協議為補充的“1+N”項目幫扶體系。三是建立投入體系,構建了以區財政為主導、以街鎮財政為補充、村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資金幫扶體系,累計投入資金1.33億元。

  二、精准聚焦產業合作,不斷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始終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以產業幫扶為龍頭,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對象,強化雙方合作,引導區內企業到受援地投資建廠,實施產業幫扶項目,僅2017年就落實產業幫扶資金2450萬元,實施農業園區、馬鈴薯基地、生豬養殖場等12個產業幫扶項目。在產業項目帶動下,三個受援地共有3360個貧困戶、9300名貧困人口實現了精准脫貧,特別是河北平泉市率先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成為脫貧戰線上的標兵。西青區政府被甘肅省評為先進幫扶單位,被承德市推薦為唯一的先進典型上報河北省。

  三、深入推進人纔交流與勞務協作,不斷提昇自主脫貧能力

  向受援地派遣11名掛職乾部、5名醫務人員、39名教師,接受受援地10名乾部掛職鍛煉,幫助受援地更新發展理念,提昇脫貧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多次組織部門和企業赴當地開展勞務培訓、人纔招聘等活動,僅2017年10月就組織26名企業家、60家企業赴甘肅麥積區舉辦勞務洽談會,提供近5000個就業崗位,幫助21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成就業意向,實現了一次性就業脫貧。

  四、全面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推進攜手奔小康行動

  利用一切資源,廣泛發動力量,著力解決受援地群眾的所盼、所急、所需問題。一是區、街鎮、村三級分別與受援地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二是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等專項活動,累計發動企業捐款384萬元,精准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生活困難。三是聚焦民生領域,改造當地飲水、道路、住房等基礎設施,實施了甘泉片區農村飲水改造提昇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22個自然村、2745戶、近12000人的飲水問題。四是推進消費扶貧,動員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乾部,自願認購新疆於田滯銷大棗198.5噸,資金397萬元,極大地緩解了當地農民的燃眉之急。五是創新扶貧方式,區政府出資300萬元,在全市率先搭建了對口幫扶地區優質農產品展銷綠色通道,目前已銷售農產品367萬元,輻射帶動受援地2300戶農戶脫貧。

  今後,西青區將以此次推動會為契機,牢記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津雲新聞編輯侯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