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達沃斯》專訪王玉婧:人工智能時代 人類終身學習應成常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侯靜 2018-09-16 15:47:00

內容提要: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其必將成為企業,產業,城市未來的核心競爭力。AI不僅僅是自動駕駛,高級機械手,智能機器人等設備,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編者按: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將於9月18日至20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圍繞這個主題,專家組提出了12個議題,聚焦全球價值鏈重構、大數據運用、人工智能等多領域。那麼12項議題是如何確定的?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津雲新媒體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主辦城市網站開設《對話達沃斯》視頻訪談欄目,邀請“出題”的專家們做客津雲中央廚房,為廣大網友介紹當下世界、中國以及天津的發展新形勢,聊聊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主持人:眾所周知,達沃斯論壇的議題具有前瞻性,您研究的議題是“邁向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變革”,請您先簡單介紹下這個議題的大概內容。

  王玉婧:我們課題小組承擔的這個議題,主要圍繞著3個方面,第一部分主要說明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城市社會生活、提昇生活質量、推動社會進步。以AI技術+大數據的個性化醫療、智慧交通、人機互動教育、智慧養老和智能化家居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發展,給城市生活帶來深遠影響。第二部分是AI時代下的社會治理的問題。如人工智能衝擊社會治理基礎:如何保證信息安全和保護個人隱私;如何保護社會就業;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由現實轉向虛擬,人際關系淡薄,從而給社會網絡和社會組織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第三部分從建立國家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保障體系以及開展AI社會治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闡述了AI背景下社會治理的行動選擇。

津雲新媒體專訪天津商業大學教授王玉婧

  主持人:您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在創新型社會管理中發揮什麼作用,給百姓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王玉婧:世界智能大會今年5月16日至18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天津市民通過觀展,想必也體驗了一些人工智能技術。首先,人工智能在社會管理的應用,可能會很快的鋪開。人工智能和城市管理有機結合,打造智慧城市,比如AI+安防,在窨井蓋安裝了RFID電子標簽,隨時監測窨井蓋和河道排污口排水情況,當有窨井蓋傾斜移位、河道口晴天排污、水位滿溢等情況,後臺會自動報警;AI+交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調交通信號燈,根據實時數據,調控調配公共資源,還有火車或飛機,刷臉進站登機;AI+公共安全:人臉識別系統,抓罪犯,還有推動人工智能和各個行業的結合等等。在社會服務方面,比如通過人工智能解決兒童走失的問題;再如,很多大城市,包括天津,面臨優質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的問題,出現了天價學區房等問題,如果未來能在教育行業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通過智能教育機器人來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方案,這彌補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還有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共享單車,這些都與社會管理,社會服務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如果能大范圍使用人工智能來推動社會服務的開展,不僅可以優化資源利用,節約社會成本,而且在效率、准確率方面也可以得到大幅提昇,以定制的方式滿足多元化社會的個性化需求,全面提昇發展質量。

  主持人:根據津雲中央廚房大數據的統計分析,人工智能是這兩年媒體非常關注的熱門話題。發展人工智能不僅存在技術或應用問題,更存在顛覆社會性、倫理性甚至人性的跨領域問題,這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在今年7月在天津召開的雷克大會上,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出臺了《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道德倫理宣言》,希望通過道德倫理約束,幫助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您認為現在人工智能發展遇到哪些道德倫理問題亟待解決?

  王玉婧:大概有四方面問題需要引起大家關注。一是隱私懮慮。當天網工程用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對准每一名社會成員時,當海量的數據信息成為經濟交易的對象時,人們最擔心的可能就是個人隱私泄露問題。二是責任與安全。霍金、施密特等之前都警告過人工智能可能威脅人類生存。如果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誰來承擔責任?三是機器人權利。自主智能機器人到底在法律上是什麼?自然人?法人?動物?物?我們可以虐待、折磨或者殺死機器人嗎?歐盟已經在考慮要不要賦予智能機器人“電子人”的法律人格,具有權利義務並對其行為負責。這個問題未來值得更多探討。此外,越來越多的教育類、護理類、服務類的機器人在看護孩子、老人和病人,這些交互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需要得到進一步研究。四是倫理困境。比如,在來不及剎車的情況下,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往前開就會把三個闖紅燈的人撞死,但如果轉向就會碰到障礙物使車上的五個人死亡。此時,車輛應當如何選擇?在面對類似電車困境的問題時,這種衝突在人類社會都是沒有解決的,在自動化的場景下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總之,如何避免AI對於信息的濫用,如何使人類避免生硬的AI應用對於溫馨和情感的侵蝕,這些都是AI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人類應該主動利用人工智能,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支配,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與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的協調統一。

  主持人: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評估和管控能力”。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對社會治理的優化,應該在哪些領域開展工作?具體落實到天津我們應該怎麼做?

  王玉婧:借助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政府可以合理的界定其角色定位,圍繞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熱點問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具體有三方面:

  第一,實現設施信息化。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加裝定位、狀態管理設備,配合電子標簽、無線傳輸等技術,實現公共設施狀態雲管理,可大大降低巡檢成本,提高故障處理效率。通過AI技術,搭建城市線上可視管理。在危險、偏僻等特殊場景中的公安、消防、安檢及其他應用中,實現監控、無人機、機器人替代。

  第二,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高效智能政務平臺。建立社會成員與社會事務的統一的動態數據庫,整合各種政府與社會資源,提供更為優質、便捷、高效的社會服務,同時建立起與社會成員的信息反饋體系,了解社會成員的訴求,提前發現社會問題,全面提昇政府的綜合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變傳統、被動、定性與分散化的社會治理模式為現代、主動、量化、系統化的社會網格化治理體系。

  第三,以人工智能作為發力點,提昇產業競爭力。推進人工智能與多部門的產業融合發展,在工業協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方面實現人力替代。推動特定場景無人駕駛試點,無人機電力巡檢、VR、AR等設備在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工業機構、娛樂服務機構的使用。

  主持人:人工智能在很多領域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的身邊,那麼人工智能的發展會不會造成大規模失業是人們擔懮的焦點,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玉婧:我認為,AI代替高危繁重勞動,簡單重復勞動,尤其表現在制造業,比如一些流水線的機械手作業,倉庫的機器人等,在服務業,比如無人超市,銀行的自助櫃員機,甚至美國加州在2017年已經研制並投入使用自己做漢堡的機器人,在餐廳提供服務。

  由於AI的高度自動化和科技化,確實會使一些行業,喪失就業機會,減少就業比例,但是當前機器人技術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完全代替人類的程度,即使是美國的亞馬遜倉庫應用了機器人,仍然需要工人進行分揀和包裝。

  再如,電腦,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專業人員,例如記者、股票分析師,甚至律師和醫生,做一些分析工作,但電腦主要還是讓專業人員變得更有效率,而不是直接取代專業人員。智能機器人畢竟不是人類,缺乏人類萬千變化的情感,以及面對面溝通時候的各種非語言溝通要素,微表情等等。

  從長遠來看,即使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未來仍會有許多與創新有關的工作機會。尤其與文化、人文素養、靈魂境界、審美、情感等相關的領域,人類永遠都要比機器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原創與獨特性,因此在創意領域,手工制造領域,有大量的就業空間。而且AI替代人類的工作,釋放了休閑時間,將刺激旅游、教育、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

天津商業大學教授王玉婧

  主持人: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人工智能的發展既提供了更多便利,也存在一些威脅和挑戰,例如安全性、個人隱私等等,您覺得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迎接人工智能時代?

  王玉婧: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其必將成為企業,產業,城市未來的核心競爭力。AI不僅僅是自動駕駛,高級機械手,智能機器人等設備,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比如我們開車使用的導航,使用手機時指紋解鎖,可以進行語音搜索,再比如支付寶進行刷臉付款等等,都在“潤物細無聲”地彌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確實,前面談到的AI引發的倫理與社會問題,包括:失業問題、隱私問題、安全問題等,此外,人工智能機器對任務的解讀可能會出現偏差,可能會對人身、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完全信賴人工智能的做法在短期內未必可取。這些都值得人們的警惕和擔懮。

  因此,對於AI,要用樂觀開放的態度去看待他。首先,認清趨勢,任何技術只要能提高人類資源利用率,高效配置社會資源或者增強生產力都應該大力提倡。其次聚焦趨勢,關注未來與AI有關的產業,第三,順應趨勢,讓終身學習成為常態,去探索未知,將不可控變為可控,揭開智能的本質,去利用去控制它為人類服務,而不是擔心自己會被滅絕。人工智能只是輔助現代社會發展的工具,制AI而非受制於AI,纔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津雲新聞記者姜曉龍攝影)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