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國防行】他們改不了天,但把地換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18-09-23 17:24:00

這是一張新疆戈壁灘的航拍圖

見不到一個人

也見不到一棵樹

這個地方還有個說法叫“三到頭”

用來形容條件的極端艱苦

路到頭

水到頭

電到頭

而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執勤二中隊

恰好就駐紮在這樣的地方

如果只是堅守

你或許會敬佩

而堅守中又有了創造

這就讓人震驚了

二中隊的幾代官兵經過不懈的努力

對這片土地進行了史詩級的改造

就是史詩級

真的有那麼誇張?

看圖

這片土地最初是這樣的

除了幾顆頑強的駱駝刺

再難尋覓生命的蹤跡

而現在的營區是這樣的

葡萄成蔭

楊樹鑽天

十畝江南

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來到這裡

記者感覺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給土地“換土”

為什麼要換土呢

據二中隊搬遷到這裡以後的

第一任中隊長羅興國介紹

這裡的土可不是普通的土

這種土叫膠板土

用來做磚很好

用來種東西就不行了

因為這種土根本不滲水

記者特地去營區外頭的戈壁灘做了實驗

中隊最初駐紮到這裡時

面對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也是頭疼的

但天生樂觀積極的態度讓他們決定

改善營區環境

中隊的榮譽室有三件“傳家寶”

泥桶、泥鏟、坎土鏝

這是當年官兵作業的主要工具

沒有任何機械化設備

一切全靠人工

一鍬一鍬地把膠板土挖開

再破開下面的鹽鹼地

向下深挖至少1.5米

換上20公裡外運來的熟土和河沙

這個鋪土也有講究

底層鋪稻草

然後一層沙土一層熟土逐層往上

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壓鹼、保水

這樣的土用來種植最好

是一次次死了再種種了再死

嘗試出來的配比結果

這個過程是

5年左右

中隊菜地樹林的雛形就這樣

一鍬一鍬給挖了出來

種上了第一批樹苗

灑上了第一把菜籽

通過不斷地摸索

植物的成活率越來越高

這片大漠戈壁出現了第一抹綠色

第一批活下來的樹苗已經變得粗壯,較細的是近些年種植的。

羅興國說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是他們當時的心態

以隊為家、勤儉持家

和諧建家、齊心興家

以為換土成功

就可以開心的栽樹種菜了?

太天真

看到嗎?

這一棵白楊樹已經開始枯萎了

據接任羅興國的何建國講述

換來的土是有使用年限的

樹苗剛栽下去靠著自身的養分

能活幾個月

之後開始吸收土裡的養分

等土裡的養分吸收完了

或是周圍的鹼分慢慢滲透過來

樹就會枯萎

雖然現在深挖了排鹼渠

有很多的方法措施可以讓樹活久一點

但是大自然還是會時不時提醒你

這裡是戈壁

任何綠色都是奢侈

所以

換土並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工作

而是一項持續發展的事業

可以這麼說

如果沒有人工維持

這片土地會立刻回到荒漠化狀態

又經過很多很多代官兵的努力

現在的營區已經徹底換了模樣

中隊排長黃楷林說

第一次來中隊

走了十幾裡路都是戈壁灘

忽然一轉彎看到一片綠色

心情一下就好了

感覺很溫馨

現在的營區綠意盎然

豇豆

大棗

朝天椒

西紅柿

還有大冬瓜

等等等等

種類齊全品種豐富

中隊吃的菜基本都從自己的菜地裡取材

冬天就把菜儲存在菜窖裡

或是晾成菜乾

或是醃制成咸菜

當然

營區裡還多了它們

兔子

鴿子

中隊有這樣一句話

只有荒涼的大漠

沒有荒涼的人生

何建國說

以大漠為家

就要

以隊為家、勤儉持家

和諧建家、齊心興家

這是隊訓

也是家訓

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任何地方也都可以成為舞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