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豐收節:農作物中的中華文化『密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18-09-23 19:27:25

內容提要:自古以來,五谷豐登寄寓著人們對農業豐收與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祈願。文明進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都可以成為打開某個區域文明演進之門的鑰匙。

【光小明的文藝茶座·聲評】

核心導讀:自古以來,五谷豐登寄寓著人們對農業豐收與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祈願。文明進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都可以成為打開某個區域文明演進之門的鑰匙。粟、黍、麥、豆、稻或麻,遺址中殘留的農作物不僅讓我們了解先民吃什麼、穿什麼,甚至能從中解讀出某些文明興衰的密碼。不同的農作物種植對這些地區的古文化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農業起源發展的歷程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等特點有哪些共通之處?日前,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

趙志軍:我們知道,包括良渚文化在內的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系統後來都衰落了,而黃河中游地區的中原古代文化系統則愈加強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以往考古學界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但毫無疑問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特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現今社會,單品種農作物種植是一種先進的農業種植制度,但是在農業生產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卻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特別是在遇到專門針對它的自然災害,如天災、瘟病、蟲害等時,其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對整個區域的農業生產可能造成全面摧毀。例如,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發展水平之高讓人驚嘆,但到距今4500年前後卻突然衰亡;又如,西遼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曾經非常輝煌,但大概在距今3600年前後也突然衰亡。其原因可能比較復雜,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一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西北地區和西遼河流域地區的農業生產都是以單品種農作物種植為特點,這很有可能是造成這些地區古代文化突然衰亡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是,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則是多品種農作物種植,即同時種植生產條件需求不同的多種農作物,比如水田和旱田、秋收作物和夏收作物等,由此采取相應的生產方式如混作、套作、連作等。這樣能夠充分利用區域內各種不同的自然條件,提高農業生產的產量,提高土地使用率,例如在低窪濕地種植水田作物水稻,在乾旱的高地種植旱地作物小米,或者在同一塊田地內種植秋收作物和夏收作物;也可以有效應對各種災害,還能為引進新農作物品種提供新的人工生態環境。黃河中游地區的多品種種植農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為中華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穩定的物質基礎。

中國的農業起源是分成了不同源流的,其中一個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稻作農業起源,另外在北方沿黃河流域存在一個旱作農業起源區域。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特點表現為“谷豕是饗”,即以種植粟和黍為代表的旱作農業和以飼養豬為代表的家畜飼養業;以長江流域為重心的南方地區則表現為“飯稻羹魚”,即以種植水稻為主的稻作農業,以漁獵為獲取動物資源的主要方式。考古發現證實,早在仰韶文化時期水稻已經開始北傳到黃河中游地區,自龍山時代起,水稻開始在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普遍種植,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商代早期。

小麥的傳播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它起源於西亞,傳入我國初期種植並不順利,存在水土不服、飲食習慣等障礙,但先民創造出一整套新的種植技術和加工方法,使得小麥得以廣泛地普及開來,就整個中國北方地區而言,小麥代替小米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可以看作是一場伴隨中華文明形成的農業革命。此後中外之間的農業交流愈益緊密,比如漢代經西域傳入葡萄、苜蓿、核桃等,明朝玉米、番薯、馬鈴薯、西紅柿等的傳入,對人口增加和經濟社會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都說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中華大地各主要文化區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和深入,同時中華文明在形成過程中也開放性地吸收了外來的先進文化因素,取長補短,與時俱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