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我是黃土地的兒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 作者: 編輯:鄭津 2018-09-24 08:49:00

內容提要:9月23日是我國首個農民豐收節,這也是首個在國家層面專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金秋時節慶豐收,是表達對收獲的喜悅,更是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崇高禮贊。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地位就決定了農民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厚的『農民情結』,他稱自己是『黃土地的兒子』,還曾在多個場合談到自己在陝北梁家河度過的7年農民時光。

  今天(9月23日)是我國首個農民豐收節,這也是首個在國家層面專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金秋時節慶豐收,是表達對收獲的喜悅,更是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崇高禮贊。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地位就決定了農民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厚的“農民情結”,他稱自己是“黃土地的兒子”,還曾在多個場合談到自己在陝北梁家河度過的7年農民時光。


△1973年,習近平和延川縣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榕生(右一)在延川。

  1969年冬天,16歲的習近平和其他兩萬多名知青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列車,開始了在陝北高原7年的知青生涯。這七年,也是習近平一生中難忘的時光。

  最壯的勞動力

  一年365天除了生病沒歇著

  在梁家河的七年裡,習近平種地、拉煤、打壩、挑糞……和陝北的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來自城市的他不僅很快過了“勞動關”,還成了“最壯的勞動力”。

  2004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接受延安電視臺專訪,回憶起了在延安插隊時的經歷:“剛剛參加勞動的小女孩,十五六歲,我們當時也十五六歲,拿跟我們一樣的工分,我們覺得簡直是一種歧視,實際上是自己沒本事。但是這一年下來我就乾得沒黑沒白,風裡雨裡我們都在窯洞裡鍘草,牲口圈裡鍘草,然後一樣一樣地學。當然這些,一年過去了以後全掌握了,體力也上來了。後來就評成十分,十分還是裡邊最壯的勞動力。”

  2003年,習近平接受央視《東方之子》專訪時,回憶了那段歲月:“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幾乎沒有歇著。下雨刮風在窯洞裡鍘草,晚上跟著看牲口,還要去放羊,什麼活都乾。”

  最肯乾的社員

  冬天光腳鏟冰打壩

  1974年1月,20歲出頭的習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重擔。他一上任,就帶領鄉親們打壩造田、興建沼氣,使梁家河的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梁家河所在的延川縣常旱,習近平帶領鄉親們發展生產,淤地造田,攔河打壩,為村裡留下了至今都肥沃的耕地。據當地村民介紹,原來是旱地,他打了兩口井後,把旱地變成了水地。再緊接著就是改變地理條件,從溝上開始,前後打了五個大壩,打壩造田。

  那時候正值冬天,習近平剛當上支部書記,就領著社員到寨子渠打壩。天氣異常寒冷,河渠裡冰塊厚。不處理掉冰塊,壩基就不會穩,春天冰雪一消,壩就會塌。於是,習近平動員大家下渠挖冰塊。當時寒風刺骨,社員們沒有一個敢動。習近平第一個走進冰水裡,往外搬冰碴。在央視新聞原創微視頻《初心·梁家河篇》中,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陽回憶:“習近平二話不說,挽著褲腿、光著腳就下去鏟冰。”

  習近平的行動也帶動了社員們,大家都脫掉棉襖乾了起來。  


△習近平擔任梁家河村支書期間,帶領社員打壩淤地造良田。這些壩地至今仍是村裡最好的耕地。來源:華商網

  最有眼光的“專業戶”

  建起陝西第一池沼氣

  做了大隊支部書記以後的習近平,一直想找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有一天他翻到《人民日報》,當時頭版有一條消息就是四川省很多地方實行了沼氣化。看到這個消息,習近平很興奮,覺得沼氣是個好東西。想到村裡人冬天缺煤少柴的問題,拉煤又辛苦,他下定決心要搞沼氣。

  幾天後,他請了假自費跑去四川綿陽考察沼氣池建造。那時延安沒通火車,習近平坐了兩天汽車到西安,然後又坐火車輾轉到四川。

  回村後,他給鄉親們講沼氣的好處,然而鄉親們不懂這個東西,聽得雲山霧繞。他決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氣池,讓事實來說服村民。2004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接受延安電視臺專訪時回憶說:“第一口池子是頗費功夫,一直看到沼氣池兩邊的水位在漲,但是就不見氣出。很奇怪怎麼回事,最後的原因找到了,就是那個導氣管堵塞了,最後一捅開,濺得我滿臉是糞,但那個氣就呼呼往上冒,我們馬上就接起管子來,我們的沼氣灶上就冒出一尺高的火焰來。”梁家河的這口沼氣池,成了陝西省有史以來的第一口沼氣池。

  後來,在習近平的督導下,梁家河村從全省“第一池”變成了全省“沼氣第一村”,全村住戶百分之七十以上都用上了沼氣。當村民們用上沼氣燒飯照明時,都誇這個後生“有知識、點子多”。到1975年,習近平領著村民建起了幾十口沼氣池,基本上解決了村民燒飯、照明的問題。

  30年後的2005年3月,已是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淳安縣考察時,參觀了當地的農村沼氣池。他說:“我曾經是建沼氣的‘專業戶’。” 

  最貼心的支部書記

  用摩托為村民換農機

  1975年7月,鄉親們推薦習近平參加延安地區先進知青代表大會。這個會上,習近平作為先進個人受到了獎勵和表揚,給他的獎勵是一輛摩托車。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陽回憶說,當時,習近平是梁家河大隊的黨支部書記,他原本可以要這個摩托車,方便自己出行。但他考慮的是整個梁家河村,習近平覺得摩托車對村裡用處不大,於是他就到農機公司,換成了手扶拖拉機,還帶回了一個磨面機和粉碎機。


△1975年7月15日,中共延安地委召開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學大寨先進代表會,習近平等14名北京知青作為先進個人受到通報表揚

  習近平的“農民情結”

  來自農民、理解農民、造福農民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習近平總書記這種濃厚的“農民情結”,讓億萬農民感到一種關懷、一種溫暖、一種幸福。

  也正是他曾經從最基層乾起,與最基層的農民朝夕相處過,纔有了對農民的深層理解和深厚感情。在陝北,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河北正定,他實現了改善農民生活的承諾;在福建,他跑遍鄉村身體力行推行“四下基層”制度……


△1983年8月9日,時任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到田間地頭查看棉花生產情況

  走上國家領導人崗位後,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到田間地頭看收成、到農戶家中看伙食,坐在炕頭和農民拉家常,關心困難群眾,推進扶貧工作……40多年來,他一直不忘來路,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2016年4月,習近平來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察看小麥長勢
   原標題:『我是黃土地的兒子』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