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津沽大地 豐收飄香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何會文 王音 杜洋洋 編輯:侯靜 2018-09-25 08:15:12

內容提要:紅燈高懸,柴扉開敞。伴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地處薊州州河西岸的上倉鎮程家莊村新建成的民俗文化館於中秋節期間正式開門迎客。一場由村集體籌辦的主題為『農民·農藝·鄉愁』的大型農耕民俗實物展覽吸引了周圍鄉村的農民和下鄉旅游的市民紛紛慕名前來參觀。

中秋佳節期間,農業休閑游紅紅火火。西青區大寺鎮金三農休閑農業園區內,觀光、垂釣、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

  豐收年裡話民俗

  天津北方網訊:紅燈高懸,柴扉開敞。伴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地處薊州州河西岸的上倉鎮程家莊村新建成的民俗文化館於中秋節期間正式開門迎客。一場由村集體籌辦的主題為“農民·農藝·鄉愁”的大型農耕民俗實物展覽吸引了周圍鄉村的農民和下鄉旅游的市民紛紛慕名前來參觀。

  由青磚瓦房組成的回字形大院裡,游客熙熙攘攘。作為展室的一排排房屋中間全部打通,游人可以毫無障礙地行走在兩側陳列的陳舊的農村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等家什間,仿佛在逝去的農耕時光中穿行。從鍘草的鍘刀到專門運土的獨輪車,從趕牲口用的套夾子到收拾谷物用的大耙子,從燒水做飯用的風箱到農家土炕鋪的炕席。五花八門,大大小小,應有盡有。

  “爸爸,你看這寫著‘扇車’名字的木頭箱子是乾什麼用的?”小女孩問。

  “噢,這個嘛?應該是乾農活的工具吧。但是具體怎麼用,我也說不好。”年輕的父親回答。

  身邊一位農民大伯插話說,“孩子,這個東西是老輩人清選糧食用的工具。你看這裡有個搖把手,用人力驅動,木箱裡風車就會產生風,將谷物中的穎殼、灰糠及癟粒等吹出機外,就把糠秕與谷物分開了。”農民大伯的話立刻引來周邊幾位小朋友的興趣,紛紛指著地上的各類物件,好奇地問這問那。農民大伯樂呵呵地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們一一講解起來。

  “這次展覽收集的農村過去使用的生活、生產用品大約有上千件,有的是周邊村民捐贈的,也有的是專門下鄉收購來的。所有陳列的薊州民間用品全是實物,都是改革開放以前的,有的甚至達上百年歷史了。”村黨支部書記吳佐順說,如果再不收集,將來可能滅失殆盡再以找不到了。

  原來,程家莊村和其他的平原村一樣,以前也是種植大田為主業,村民收入微薄。近年來,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發展旅游產業,打造集自然觀賞園、果品采摘園、田園農耕園、情趣游樂園“四園”為一體的“北方江南”景區,建設兒童娛樂園,開設“燕子李三”紀念館等,目前村集體年收入達到了500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5萬元,列入全國文明村鎮。

  “村民現在住的是樓房,燒的是燃氣,用的是自來水。種地有拖拉機,運輸有汽車。對一些村裡‘90後’‘00後’的年輕人和小孩子來說,雖說是在農村長大的,可許多老器具像木質車輪子馬車,如不是擺在展室裡,恐怕他們這輩子都沒見識過實物。”吳佐順說,“收集這些老物件給百姓看,就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鄉愁,不能忘本,促進鄉村振興。”

  市民張小姐感慨地說,“民俗館裡展出的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個個覺得陌生。其實,這都是過去農家生活離不開的日常用品。看完展覽,極大地豐富了我對祖國農耕民俗文化的認識,也強烈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和進步。真的不虛此行!”

  八旬“種地達人”的種地經

  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對於俯首耕種的農民來說,豐收的喜悅抵得過一年的辛苦。今秋,北辰區雙口鎮的81歲老人顧文生迎來了紅薯大豐收。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樣刨紅薯、賣紅薯,心裡卻想著比平時多刨一些,回去給街坊鄰居多嘗嘗。“過節了,我心裡高興。咱農民有了自己的節日,往後農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顧文生說。

  早上8點,顧文生騎著三輪摩托車,跟在一卡車紅薯後面,來到市場上固定的攤位前。卡車剛一停穩,老人利落地湊上前開始卸紅薯。前後卸了四五十箱,雖然有鄰居幫忙,但老人仍然堅持親力親為。“今天刨了2000多斤,中午前就能賣完。我這山芋好吃,沙土地、不給藥、不扣地膜,就那麼露天長著。好多人從我這訂山芋,北京的、河北的都有慕名來的。”老人一邊卸貨,一邊跟記者聊著自己的“種地經”。雖年過八旬,但顧文生行動敏捷、精神抖擻,聊起天來思路清晰、風趣健談。

  有這樣的好身體,顧文生說全是因為自己愛種地,把務農當成最好的養生鍛煉。兒女都有了正式工作,生活富裕、沒有後顧之懮的老人原本可以在家“享清福”。可是當了一輩子農民,顧文生的心始終離不開土地。無論寒暑,每天清晨4點半下地乾農活。除了自己承包的地,他又花7年時間開墾了10多畝荒地。花生、紅薯、菜豆角……不同的農作物,顧文生年年換著種。但不管種什麼,他種出來的東西在市場上都很暢銷,回頭客絡繹不絕。

  “種地是門大學問。北京農業交易會我年年都去,到那一看,全是新技術、新品種,可開了眼界。”顧文生以耕種為樂,時時不忘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什麼樣的種子好?哪裡的肥料技術強?哪家的營養液配得精?顧文生打開電視便鎖定農業頻道,平日裡最關注的就是農業資訊。都說活到老、學到老,顧文生這股愛學習、愛琢磨的勁頭,讓周圍的年輕人佩服。孫輩們都親切地稱爺爺是“種地達人”。

  采訪不多時,紅薯攤前已經聚集了不少顧客。“老爺子種的山芋甜,瓤紅皮薄,蒸熟了一剝,皮兒就下來了,家裡老人孩子都愛吃。”一位回頭客連連稱贊,又買了一整箱。“今年雨水調和,我這山芋算是大豐收了。估計能收個4萬多斤,賺4萬多塊錢吧,比去年翻了一倍,這一年就算沒白忙活。”顧文生笑著說。

  “棗”讓村民富起來

  秋色將靜海區小高莊的脆棗染紅了,也讓這個小村子熱鬧了起來。

  昨天一大早,棗農們就把裝好箱的脆棗搬上三輪車往棗林外面運,來自石家莊、邯鄲、南京等地的批發商來到田間地頭收購,四五輛大貨車停在道邊兒,議價、過秤、付錢。“過節了,市場需求量大,今天我們開來了兩輛大貨車,每輛車都得裝2000公斤。”來自河北省滄州市的收購戶徐宏宇對記者說。

  “這是我們新嫁接的冬棗,皮薄、肉厚、核小、口感甘甜,在別處可吃不著這個味兒。”51歲的棗農胡如茂隨手從箱子裡抓起一把棗讓記者嘗鮮。

  走進棗林,只見樹上的紅棗壓彎枝頭,樹下的棗農喜上眉梢。大家正忙著摘棗、收棗、裝箱。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光冬棗的單項收入,每畝地就達到1萬多元。”望著樹上一串串壓滿枝頭的冬棗,68歲的胡如軍眉開眼笑。他說,這兩年,他看到冬棗種植的巨大前景,就把原來的10畝棗樹逐步改種了冬棗。今年8月初,果子還未成熟,客商就訂購了5畝,一共賣了將近7萬元。

  果子不愁賣,胡如軍打心眼裡高興。這讓曾一度因“豐產不豐收”而打算棄種的他,重新燃起了以棗致富的希望。

  小高莊的脆棗種植已有40年歷史,棗農們一直種植圓鈴棗,天然的沙土地使在這裡種出的棗又脆又甜。然而,好棗賣不出好價格也一直是小高莊人的困擾。“圓鈴棗的保鮮期非常短,從樹上摘下來最多保鮮7天,而且沒法入冷庫,一遇低溫就變質,所以沒法往遠處銷。”

  如何守住好地以棗致富?小高莊的辦法一是農超對接、電商銷售,大力發展參觀采摘;二是,將脆棗與冬棗嫁接,進行品種改良。

  跟隨著村委會成員胡振泉,記者來到了小高莊去年建起的“百畝冬棗示范區”,記者看到,5個節能溫室已全部投入使用,不遠處還栽植了200畝露天冬棗。胡振泉告訴記者,通過這個項目的示范帶動,全村90%以上棗農都在合作社技術人員指導下,對自家棗樹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品種轉化,並獲得收益。

  畝均效益大幅提高,棗農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圓鈴棗每公斤賣4塊錢,新嫁接的冬棗每公斤能賣到15塊錢,這樣算下來,一畝地能多收入五六千元。”“今年家裡新添置了小轎車,還翻新了房子,這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棗農們腰包鼓了起來,也讓村黨支部書記邵夢圓信心滿滿。“今年,全村700畝圓鈴棗和冬棗產量總共可達120萬公斤,據估算,棗農戶均收入達3萬餘元。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改良300畝冬棗,確保村民增收致富,讓村民的好日子像棗一樣甜。”(津雲新聞編輯侯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