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平:港珠澳大橋交付通車 心情就像嫁女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胡萌偉 編輯:曲璐琳 2018-10-24 09:12:38

內容提要: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從設計到建成歷時14年……在建設過程中,天津建設者承擔了最多、最難的工作。其中,駐津央企中交一航局是唯一全面參與橋、島、隧三大核心工程建設的局級單位。在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之際,本報記者對駐守項目現場8年的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質量總監、中交一航局首席技術專家劉亞平進行了專訪。
劉亞平在港珠澳大橋施工現場
天津建設者在進行沈管浮運安裝作業 圖片由中交一航局提供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從設計到建成歷時14年……在建設過程中,天津建設者承擔了最多、最難的工作。其中,駐津央企中交一航局是唯一全面參與橋、島、隧三大核心工程建設的局級單位。在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之際,本報記者對駐守項目現場8年的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質量總監、中交一航局首席技術專家劉亞平進行了專訪。 

  交付通車,心情就像嫁女兒

  眼前的劉亞平50多歲,因為參加某學術研討會,一改往日工裝、安全帽的形象,身著一身西裝。“港珠澳大橋於今年2月6日完成交工驗收。交工的時候,可以說該做的基本都做好了。”劉亞平說,“從那時起,我們一方面等待宣布通車時間,另一方面把之前工程中沒做得特別到位的細節再‘找補’一下,一直忙到現在。”

  “之前我們做工程,那時沒什麼可說的,只要把活兒做好就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女兒’要‘出嫁’了,心情很復雜。不光我一個人把這個項目當作自己的孩子,所有參建者都這樣。”劉亞平說,很希望工程可以順利地交付,畢竟大橋只有真正運營起來纔會產生效益;但另一方面,也很留戀,會回憶起做工程時付出的汗水和辛苦,以後會找機會回來看看。

  “女兒”出嫁了,有什麼話想對“她”說?

  “相比對‘她’說,我更想對社會說:這個工程真的做得很好、很不錯。”劉亞平說。

  此前廣東地區臺風過境,監測數據顯示風力最高達16級。一些人質疑大橋能不能承受得住,事實證明,沒問題。

  施工艱難,真是吃盡了苦頭

  E15管節安裝是施工過程中不能不提的一件事,曾先後遭遇基床突淤、邊坡滑塌兩次險情。“第一次安裝沒有成功,我們就在想到底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在技術和質量控制上肯定沒問題。”2015年春節,200多人的隊伍沒放假。

  “第二次我們又去安裝,還是沒有成功。那真是人最難受的時候。總說天道酬勤,我們就想不通為什麼乾不成。”劉亞平回憶說,“當時施工現場很多人都哭了,感覺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

  兩次安裝遇阻,均是因為淤泥。經過長達4個月的跟蹤研究,終於發現淤泥的來源與上游采沙有關。經過政府協調後,問題終於得以解決,但每次想起當初被迫回拖沈管的場景,都感慨萬千。

  “再舉個例子,在沈管安裝前,要先做基床整平。基床約8000平方米,我們要用碎石給它鋪成一個絕對平整的斜坡面。”盡管有自主研發、造價2.2億元的整平船來幫忙,但在長年不斷運轉磨損之下,整平船的一些部件也達到使用壽命,出現個別小問題。“有時候工期越緊,我們越忙,設備也越容易出問題,有一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這條船具有唯一性,一旦出現故障,為了搶抓安裝窗口,搶修人員得連軸轉,尤其是管理設備機務的人,真是吃盡了苦頭。”

  “我女兒2009年到中山大學讀醫學,前兩年基礎課在珠海校區念。我2010年11月來到珠海的施工現場。她學醫比較辛苦,我的工作也忙,有時兩個人忙起來可能就把對方忘了,過後纔想起來,哦,我得去看看女兒!”劉亞平笑道。

  精益求精,對技術追求極致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超級工程,中交集團承建了約七成的任務,其中,來自天津的中交一航局是中交集團中承擔工程量最大的施工單位。而在港珠澳大橋的整個施工工程中,中交一航局乾的活兒也是最難的。

  劉亞平說,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常常可以看見家鄉的名字。“整平船是天津的,兩條沈管安裝船也是天津的,船身上寫有‘天津’二字。”不僅如此,整平船和安裝船的船身上也寫有船只的名字,分別為“津平”“津安”。

  劉亞平百感交集地說,很多游人到了港珠澳大橋,會說這裡真漂亮,在這裡拍照真好看。可像他一樣的建設者更多地會記起沈管隧道的表面是什麼樣子,結構的裡面是什麼樣子,再向裡面10米、20米又是什麼樣子……“在哪個地方吃了什麼苦頭,碰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都一清二楚。”

  “每兩節沈管的接頭處有一道縫,比如你上高架橋,汽車經過接縫的地方經常會‘咯?’一下吧?但在港珠澳大橋的隧道開車特平穩,為了不‘咯?’,我們精益求精,單這條幾厘米的縫就做了幾個月的試驗。‘咯?’一下看似正常,但你總‘咯?’,人家以後的活兒就不交給你了。”最朴素的語言,是天津建設者對技術的最極致追求。

  問及業主和中交集團對天津建設者的評價,劉亞平說:“你想想為什麼人家會把最難乾的活兒交給我們就知道了……”

  “每次從珠海坐飛機回來,我都會選擇右側靠窗的位置,因為天氣好的時候,飛機起飛就能看見我們的港珠澳大橋。”

  “我們天津人,除了建設天津,也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世界。”

  ……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