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忙碌了13年 終於等到這一天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大洋網 作者: 編輯:鄭津 2018-10-24 15:55:43

內容提要: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對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來說,時間定格在這一天,『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林鳴難掩內心激動。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對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來說,時間定格在這一天,“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林鳴難掩內心激動。

  林鳴所主導的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節點工程,也是決定整個港珠澳大橋能否順利貫通的關鍵工程,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腳踏在東人工島這塊灑下無數心血和汗水的土地上,林鳴說:“真的不捨得離開。”

  “為了這個工程忙了十三年,一直忙到最後一天。今天一大早我還派了100多人在工程現場查看檢修。”林鳴笑著說,實際上,整個工程從開工到開通一天都沒有停止過。

  林鳴負責的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節點工程——島隧工程,也是整個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而無論是“島”還是“隧”,作為橋梁專家的林鳴在接手港珠澳大橋前都沒有接觸過,可以說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硬生生把他“逼”成了島隧工程的世界級高手。

  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島”和“隧”的建設,沒有一項讓林鳴輕松過關。林鳴談到,當時橫在面前的第一道大難關就是:離岸人工島的建設。要在大海上建兩個人工島為海中隧道和橋梁的轉換銜接提供“轉換器”。

  當時世界上可行的技術方案是:按照傳統拋石填海的方法去建成兩個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不過,這樣不僅工期長,而且必然會造成水路交通堵塞。

  此外,還需要開挖800萬立方米的海底淤泥,有統計顯示挖掘量相當於堆砌三座胡夫金字塔。並且,極大的開挖量還會破壞生活在這片水域的中華白海豚的家園。

  面對種種弊端,林鳴想到一個“快速成島”的方法:將一組巨型鋼圓筒直接插入並固定在海床上,然後再填砂形成人工島。

  “這些巨型鋼圓筒的截面面積相當於一個籃球場,高度相當於18層樓,體量類似於一架A380空中客車。”林鳴記得當時這一想法引來許多反對和質疑,把這樣一組龐然大物,制作、運輸並固定到設計位置,能做到嗎?林鳴笑道:“事實證明:堅持就是勝利。”於是我們看到,被國外專家預計要兩三年工期纔能完成的人工島,被林鳴的團隊用短短七個月時間就完成了。

  外海沈管技術創下工程奇跡

  建“海底隧道”遇到的問題,常常險象環生。其中最驚險的一環是:外海沈管隧道的修建。現在建成的港珠澳大橋沈管隧道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沈管隧道。但在當時,外海沈管隧道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幾家公司手裡。

  剛開始,林鳴也曾嘗試尋求外部的力量。他興致勃勃地帶著工程師到國外去考察學習技術,結果被對方狠狠潑了一盆冷水,最後不僅技術沒學成,還浪費了時間精力。之後,他也考慮去“買技術”,結果不僅需要十多億元的諮詢費,還要延誤一年的工期。

  既然“走投無路”,不如自力更生。

  林鳴說到這裡又有些自豪地笑道:在港珠澳大橋深埋沈管隧道技術被他們突破後,當時開出天價諮詢費的公司又特意邀請他去做交流,還在公司昇起了中國國旗。

  在外海沈管隧道的修建過程中,最難的是外海沈管的安裝,要從工廠把這個重達80000噸的沈管用船運到施工地點,然後再精准沈放到指定位置,並與前面的沈管對接。“每一次都需要幾百人共同的力量。”

  每一節沈管都很難做到一次安裝成功,“命最苦”的是第15節沈管(E15),不得不經歷兩次被拖回工廠,第三次浮運之後,纔順利完成了安裝。

  在安裝最關鍵的時刻,林鳴還曾因勞累過度,鼻腔大出血,四天內實施了兩次全麻手術。

  【對話】

  事業需要更多的堅持

  記者: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你作為建設者有什麼感受?

  林鳴: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對這座大橋充滿了感情。人生能夠乾這樣一個工程值了。我們有上千萬建設者,能看到這樣一個工程成功完成,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記者:我們知道這些年來工程遇到過無數的困難,最終都“化險為夷”,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在堅持?

  林鳴: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這個精神的內涵博大精深,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城市化建設的高潮當中,特別需要這種精神。不僅是這座橋,還有改革的“橋”,都需要我們“開路架橋”,戰勝一切困難。

  要去挑戰難度更高的技術

  記者:回顧這些年最艱難的時刻,有什麼新的感受?

  林鳴:現在覺得我們當年的堅持是很值得的。不管那時碰到多大的壓力,現在所有人都贊成我們的堅持。包括過去支持和不支持的力量。我們現在需要一種為了一個事業、理想以及崇高目標去堅持的精神,否則的話,目標就無法達到,會打折扣。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精神是一筆寶貴財富。我們的事業需要更多的堅持,纔能達到預想的高度。

  記者:港珠澳大橋已經通車了,您的工作任務大約什麼時候結束?

  林鳴:我一直忙到現在,忙了十三年,一直忙到最後一天。總想把它做得更完美,總是不斷給自己找問題在做。

  昨天我們還在總結,每天平均有一百個人在工程現場。大家都捨不得,很多人都忍不住掉眼淚,都恨不得再乾一兩年。我就鼓舞大家:大橋建好了,都能用了,你們“退場”不是應該高興嗎?結果大家還是含著眼淚吃了一頓晚飯。

  事業需要投入感情,有感情纔能做出好的事業。

  記者:大橋後續質量怎麼保障?

  林鳴:我們昨天開會成立了一個保修班子,這班人會一直留在現場為大橋服務。合同規定這兩年我們會做一些保修工作,合同期結束後我們也會隨叫隨到,讓大橋保持最好的狀態。

  記者:您曾經說過自己“一輩子不走老路”,下一步准備做什麼?

  林鳴:接下來主要是培養年輕人,教他們做“懸浮隧道”,去挑戰世界上更困難的工程,將來會運用到更寬的峽灣、跨越更深的水域。這比港珠澳大橋的技術難度更高,目前世界上非常關注,中國也不能落後。

  我上次在《朗讀者》上也講到了:我喜歡出發。雖然我喜歡旅行,但現在先工作吧,要“打起背包再出發”。

[1]  [2]  下一頁  尾頁
   原標題:【中國夢·踐行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