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 謳歌民族精神的不朽經典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員 王靜 日報張曉陽 編輯:劉穎 2018-11-29 08:16:59

內容提要:一個雨後的上午,記者來到我市著名收藏家常兆新先生家中。在溫馨的音畫客廳,常先生小心翼翼地從收藏架中取出一張老唱片,輕輕地放在唱機上。隨著唱針緩緩地滑過音軌,鏗鏘有力的『黃河船夫曲』、如泣如訴的『黃河怨』等歌曲穿過紫銅色的喇叭縈回於耳,一種經歷了血與火考驗的不屈氣息剎那間撲面而來,一種忽而磅礡有力,忽而深沈宛轉的民族精神令人不由心情激動,感慨萬千。

  天津北方網訊:一個雨後的上午,記者來到我市著名收藏家常兆新先生家中。在溫馨的音畫客廳,常先生小心翼翼地從收藏架中取出一張老唱片,輕輕地放在唱機上。隨著唱針緩緩地滑過音軌,鏗鏘有力的『黃河船夫曲』、如泣如訴的『黃河怨』等歌曲穿過紫銅色的喇叭縈回於耳,一種經歷了血與火考驗的不屈氣息剎那間撲面而來,一種忽而磅礡有力,忽而深沈宛轉的民族精神令人不由心情激動,感慨萬千。

  『由光未然(原名張光年)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誕生於抗戰時期,全曲分為八個樂章。首次公演是1939年在陝北延安公學大禮堂,演出後便引起巨大反響,迅速傳唱於長城內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傳承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黃河大合唱》被列為首批唱片入選曲目之一。我們現在聽到的這個版本,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原聲。』常先生解釋道。

  1944年,曾經在天津生活過的著名記者愛潑斯坦突破封鎖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在這裡,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第一次聽到了激越昂揚的《黃河大合唱》,並為之深深打動。同年,愛潑斯坦與翻譯家葉君健合作將《黃河大合唱》的歌詞譯成英文。賴於愛潑斯坦的多方奔走,《黃河大合唱》漸為國際友人所熟知。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挑起內戰,進步的天津青年學生為爭取光明與進步,高唱著《黃河大合唱》走上街頭,吹響了『反飢餓、反內戰』運動的號角。據南開大學校史館老師介紹,南開大學建校八十周年之際,譚致先生曾撰寫過當年演唱《黃河大合唱》的回憶文章。據譚致回憶:『1947年5月,南開大學星海合唱團(簡稱南星合唱團)首次在北院(六裡臺南開大學男生宿捨)公演《黃河大合唱》,當時會場的屋外窗前、門口擠滿了幾層人。』

  此後不久,南星合唱團不顧國民黨當局的威脅和破壞,帶著《黃河大合唱》奔走於市內各大學校進行演出。附近工廠的工人們也聞訊趕來,南開中學、耀華中學的同學們甚至悄悄紛至合唱團索要《黃河大合唱》歌譜。『風在吼、馬在叫』『烏雲啊,遮滿天!波濤啊,高如山!』『怒吼吧,黃河!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向著全世界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啊!』雄渾壯麗的《黃河大合唱》再一次將津門學子和市民的心緊貼在一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河大合唱》享譽津門。在那個激昂奮進的年代,《黃河大合唱》走進各大校園,與琅琅讀書聲交織成催人奮進的樂章;走進繁忙的生產車間,與轟鳴的機器聲譜寫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篇章。

  自《黃河大合唱》首次在津公演以來,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從吹響民族團結抗戰的號角,到敲響追求光明與進步的反內戰戰鼓,再到揚起建設新中國的風帆,《黃河大合唱》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彌久醇香。人們從中感受到的不僅是如同黃河般中國歷史的悠遠與深沈,更有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曾動情地說過:『我們不僅是唱聲,更是唱情。我們不該忘記和平的來之不易,不該忘記中國人的信心和勇氣,這種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傳遞下去。』(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