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期,一位因車禍重度頸髓損傷而癱瘓的60歲女性患者xxx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西青醫院骨一科王健醫生聯合麻醉科等多科室齊心協力、克服難題收治該患者,並及時為其完成脊髓手術,使她剛剛術後肌力已由0級恢復到了3級,美好正常生活之門已向她打開。
10月20日,下夜班休息在家的西青醫院骨一科王健醫生接到了一位患者家屬的求助電話。王健詳細了解情況,纔知事情緣由。原來這位60歲女性患者,在9月28日發生了車禍,造成嚴重的頸髓損傷,出現了四肢癱瘓,肌力為0級,當時住進了附近的醫院進行治療。患者受傷後病情很重,一度出現了尿崩癥,一直住在ICU,最近這些情況纔有所好轉。近日所住醫院脊柱外科考慮行手術治療其癱瘓,但是該院的麻醉科認為該患者病情太重,給不了麻醉,所以無法手術。患者家屬打聽到天津市西青醫院的脊柱外科和麻醉科技術水平不錯,於是輾轉找到了骨一科主治醫師王健,打算最終再嘗試一下。
得知家屬的難處後,王健醫生想,該患者只有完成脊髓手術纔有可能恢復肢體功能,纔能給這個家庭帶來希望。但他又考慮此手術需要醫院多科室協助,因而也沒有貿然決定。王健醫生先要求患方提供檢查檢驗結果,並答應其與麻醉科協商後再給予答復。
毫不遲疑,王健醫生馬上聯系麻醉科王飛醫生,看是否具備麻醉條件。王飛醫生接過檢查單仔細分析了病情後,認為該患者存在糖尿病,低蛋白血癥,尿崩癥,低鈉血癥,貧血,但這些還可以克服,最影響麻醉的是該患者存在甲減,且指標非常低,麻醉確實存在相當大的風險,極容易發生術中或術後的器官衰竭。但是王飛醫生也發現該甲功指標是受傷後幾天的,也不排除重大損傷後一過性甲減,現在是傷後20多天,也存在甲功恢復可能。王健醫生將情況告知了患者家屬,建議盡快復查甲功。
10月22日下午4點,在開院中層會的王健醫生收到了患者消息,復查甲功回報為正常,王健醫生當機立斷,囑患者馬上辦理轉入院手續。會後,最忙碌的時刻到來了,王健醫生考慮盡快手術纔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的功能,手術時間最好定於第二天。
他先聯系了麻醉科李躍祥主任,將患者的情況和檢查結果向李主任做了匯報,李主任考慮麻醉確實存在風險,但是如果小心謹慎,還是可以克服的,馬上開了綠燈,並安排了麻醉經驗非常豐富的孫瑩、崔斌斌兩位醫生保駕護航;他又聯系手術室史磊護士長,按規定手術應在術前一天上午10點前排好,但史護士長了解情況後決定特事特辦,並安排了技術熟練的安穎、於宏潔兩位護士負責手術器械和巡回;同時王健還聯系了供應室的趙玉香護士長,希望能在轉天早晨為手術器械消毒。因為按要求,手術器械需要提前一天消毒和做生物監測。但是趙玉香護士長爽快答應了,趙護士長臨時決定加班加點,當天晚上就把器械消毒完畢,保證手術能按時進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手術的順利。
當萬事具備時,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該患者的手術如期開始,術中也曾經出現了一過性的低血壓和低鈉,但都被麻醉醫師輕松的解決了。骨一科醫生們手術技術嫻熟,科室團隊熟練的配合,使這個頸後路單開門椎管成型術一個小時即告成功結束,患者安返病房。
在骨一科醫護的精心照顧下,患者迅速恢復,術後第二天就拔除了胃管,恢復了正常飲食,尿崩癥、低鈉血癥基本恢復,低蛋白血癥好轉指日可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最可喜的是,術後患者肢體力量和功能恢復非常好,從原來的肌力0級、感覺消失,術後3天上肢力量就恢復到了3級,精細動作也在逐漸恢復好轉;下肢感覺好轉,觸覺恢復,肌力也有顯著增加。患者及家屬20多天來終於有了笑容,患者家屬愉快地說:“感謝西青醫院大夫,我們一家人終於看到希望了”。
西青醫院骨一科不負期望,使患者獲得新生活的喜悅。近幾年,骨一科在王可良主任帶領下,在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外科,足踝外科等方面進行了細化,並根據自身特點共同發展。脊柱外科學組目前以主治醫生王健為主,對各種脊柱疾病進行全面診治。醫院不久將會購置骨科機器人系統和超聲骨刀動力系統,脊柱外科作為西青醫院老牌優勢科室,也必將煥發出新的活力。(津雲新聞編輯呂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