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自信具有更堅實基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朱萬曙 編輯:付勇鈞 2019-01-11 10:18:44

內容提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遞代積累,正是其內在的文化精神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實踐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纔能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那麼,如何纔能真正樹立文化自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纔能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要讓每個中國人都對中華文化有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將文化自信厚植於每個人的心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遞代積累,正是其內在的文化精神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實踐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纔能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那麼,如何纔能真正樹立文化自信?

首先,要知曉文化。中國地大物博,各區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蘊。樹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曉自身的文化家底為基礎。現在,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家底還知之不深。舉一個例子來說,許多人從課本和老師那裡知道了安徽省全椒縣有個吳敬梓,卻不知道全椒縣還有個薛時雨。吳敬梓因為創作了《儒林外史》而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但薛時雨的作品因為沒有進入課本和課堂而不為人知。薛時雨既是一位官員,還是一位詩人,寫了不少詩詞,有《藤花館詩刪》留存於世。類似薛時雨這樣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留存的作品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盤點。事實上,還有很多文化內容,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都需要我們去認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曉中華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我們的文化自信纔會更有底氣。

其次,要挖掘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我們關於中華文化的知識系統,只是建立在已經發現、知曉的文化遺產基礎之上的,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未被發現。比如,甲骨文和簡帛作為重要文化遺產,雖然已經發現和收集了不少,但還有埋在地下、尚未被發掘的。現在,我們對思想史的認識主要依據的是歷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間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規族訓,它們呈現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也需要我們去深入挖掘。2008年,雲南就發現了彝族文字的舊抄本《董永記》,將其翻譯成漢語後發現,它在情節上與漢語唱本有一定區別,對於研究彝族孝的倫理具有一定意義。類似的文化遺產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華文化的豐富性纔能得到充分彰顯,我們纔能更具文化自信。

最後,要研究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和方針,也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徑。當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視對本地區傳統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叢書、全集等。但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研究還是不夠。又如,對於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和簡帛,需要對其文字進行深入解讀。清華簡被發現之後,不少學者都在持續不斷地識讀其文字,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還有一些更難的文字需要識讀。可見,樹立文化自信,需要沈下心來研究我們的文化。只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之後,纔能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樹立文化自信。

   原標題:讓文化自信具有更堅實基礎(大家手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