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信息被冒用 個人所得稅APP上點『申訴』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每日新報 作者:郭曉瑩 編輯:張瑜 2019-01-11 11:16:29

內容提要:新個人所得稅法於2019年1月1日在我國全面實施,廣大市民為減稅政策而感到喜悅的同時,也有一些市民反映,在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時,發現『任職受僱信息』中出現自己從未任職的單位。

  天津北方網訊:新個人所得稅法於2019年1月1日在我國全面實施,廣大市民為減稅政策而感到喜悅的同時,也有一些市民反映,在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時,發現“任職受僱信息”中出現自己從未任職的單位。針對這些現象和其他疑問,記者采訪了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稅務局。

  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稅務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是您的身份信息被冒用了。一方面您只要申訴就不會增加您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稅務部門將對冒用單位或個人的涉稅違法問題依法進行處理。

  在此,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稅務局相關人士對新個人所得稅法進行權威解析。

  問:近日,有部分納稅人反映,在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時,發現“任職受僱信息”中出現自己從未任職的單位信息。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答: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是您的身份信息被冒用了。一方面您可以在APP上點擊該單位名稱,並通過右上角的“申訴”按鍵發起“申訴”,此時,不會影響您辦理涉稅事項,也不會增加您的稅收負擔。另一方面,稅務部門將盡快核實處理您的涉稅信息冒用問題,如情況屬實,稅務部門將對冒用單位或個人的涉稅違法問題依法進行處理。

  對信息冒用產生的非涉稅糾紛或法律責任,您可向相關部門反映,各級稅務部門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共同維護好您的合法權益。

  問:對單位員工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作為財務人員,是否需要逐項核實信息後纔能辦理扣除?

  答:不需要。根據有關規定,納稅人自己對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因此,作為扣繳單位的財務人員,不需要逐項進行核實。如果有員工填報信息不完整的情形,那麼可以補正或重新填報。

  問:專項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就可以享受,有的納稅人不確定本人房貸是否符合扣除條件。擔心如果報送專項扣除信息,萬一不符合會影響本人信用。如果不報送,又享受不到個稅改革紅利,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答:如果納稅人對本人或配偶的房貸是否符合條件還不太確定,可以抓緊查閱合同或者諮詢有關部門,盡快確定是否符合條件。如果確實在單位發工資前來不及報送,也沒關系,可以在相關事項確定後,再填報扣除信息。對2019年1月1日之後符合條件應當享受而未享受的扣除,可在您向單位報送相關信息後的年內剩餘月份補充享受;也可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通過向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報時享受扣除。

  問:什麼是綜合所得?

  答:2019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稅制將居民個人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進行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過程中,暫不可以扣除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申報時扣除。

  問:如何辦理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答: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最關鍵的是要准確完整地填報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只要按照稅務機關制發的制式表格,把相關必須的信息填完整、填准確,提交給單位或稅務機關,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一般就沒有問題了。目前信息表格的獲取,有以下三種形式或方法。

  紙質表格。您可以就近到任何一個辦稅服務廳或者單位負責為您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部門去領取,也可以登錄稅務總局或天津市稅務局官網,下載表格自行打印。

  電子模板。主要通過單位向您發放,單位可通過扣繳端軟件,導出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電子模板供大家填寫,您也可以登錄門戶網站自行下載。

  遠程辦稅端。稅務機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發布遠程辦稅端,主要包括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手機 APP“個人所得稅”和天津市電子稅務局網站。

  如果您未能及時報送專項附加扣除等信息,也可在以後月份補報,由單位在當年剩餘月份發放工資時補扣,不影響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