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人工智能在做什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周琳 編輯:李彤 2019-02-06 20:00:47

內容提要:新春佳節,當千門萬戶團圓喜慶之際,上海依然有『AI服務官』在辛勤地上著班。人工智能在春節時依然打造著魔都的安全『結界』,讓我們在上海市徐匯區這一人工智能應用的集中區看看吧。

新春佳節,當千門萬戶團圓喜慶之際,上海依然有“AI服務官”在辛勤地上著班。人工智能在春節時依然打造著魔都的安全“結界”,讓我們在上海市徐匯區這一人工智能應用的集中區看看吧。

——24小時“服務官”

在上海徐匯行政服務中心的自助服務大廳,人工智能服務官“徐小智”全天候在線,等待假期前來辦事的群眾和企業負責人。它不僅會智能問答和引導,還是個活地圖,會在屏幕上顯示辦事的路線。

自2018年11月正式開始自助服務至今3個多月來,非工作時間徐匯的智能自助服務大廳已經辦結了2400多件事,主要集中在招退工業務、社保證明記錄打印、一窗通開設企業服務等流程相對比較清晰的事項。春節期間,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繼續提供服務,包括港澳卡式出入證的簽注,都可以在機器上自助完成。

前臺是“智能”,後臺其實是增加了人工的配備。為了確保24小時服務大廳的正常運作,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增加了後臺的值守人員,全天候在線,可以直接呼叫人工服務。春節前,中心和涉及業務的所有委辦局部門進行了業務培訓,確保24小時服務不下線,後臺能做及時處理,為每一位群眾、每一個企業提供不間斷的支持。

——全職“保安”

在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智慧社區田林十二村,人工智能如同24小時的“守護者”,不間斷地收集信息並反饋,讓居戶生活更安全。

田林街道社區平安辦公室副主任王寅超告訴記者,歲末年初是租戶退租重租的高峰期,如今有了智慧門禁系統,登記起來更方便了,安全保障度更高。春節前後,各類入室盜竊案件多發,門禁上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消防是春節保障的重中之重。煙感、電弧、消防栓水壓監測等所有相關的消防感知數據,24小時會匯總到智慧微型消防站平臺上,一旦出現預警,工作人員就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在這裡的智慧無人非機動車庫,電動車如果充電超時,會自動斷電,避免出現過載短路等引發爆燃現象。

智能感知滲透入生活細節,讓“繡花針”式管理無處不在,24小時不停歇地守護著生活。消防栓被裝上了電子監控系統,自動監控水壓變化;獨居老人家中安裝了煙感報警器,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會自動報警;窨井蓋、電表都連上網絡,出現水位超標或漏電等情況,會自動通知後臺……

“春節前後車位空出來不少,利用這個空當,我們對小區間無名道路的停車位管理進行合理規劃,計劃年內全面昇級改造,安裝地磁。屆時,所有的車位信息,也會同步上傳到社區網格化的‘神經元’系統中。”王寅超說,未來通道擁堵情況、車位空餘也一目了然。

“全區內4000多個攝像頭在網格化屏幕上24小時輪巡;智能傳感器在小區內,第一時間感知、第一時間處置。”上海市徐匯區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盧義耀說,春節期間網絡化管理常態化運行,保持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管理,城市安全管理24小時不打烊。

——智能“風控官”

“春節消費”歷來是國民消費的重頭戲,網購年貨、春節旅行等越來越普遍。這些場景不僅是銀行開展業務爭奪的重點,也少不了技術輸出者的身影。因為無論是發卡機構,還是消費者本人,都需要面對互聯網時代網絡消費的新問題,比如信用卡額度的給定、薅羊毛行為、賬號被盜用、群體欺詐、客服壓力等。

解決這些問題的背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成為人工智能科創公司發揮自身價值和優勢的重要場景。

氪信科技創始人朱明傑告訴記者,人工智能可以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知識圖譜等技術應用於各類金融場景,如非結構化特征提取、行為模式特征分析、基於知識圖譜與圖網絡挖掘的反欺詐和資金交易安全、智能客服質檢、基於催收語音文本的貸後催收預測等。春節期間,面對國民消費的小高峰,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助力金融機構強化風險控制和提昇經營效率,為廣大消費者打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體驗。

   原標題:當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人工智能在做什麼?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