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邕劇傳承經典 唱響邕州神韻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雷嘉興 編輯:付勇鈞 2019-02-07 11:39:59

內容提要:群眾在戲棚裡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邕劇演出、稚嫩的少女向邕劇名伶拜師學藝……在廣西南寧的新會書院裡,一張張老舊的黑白照片訴說著邕劇百年來的故事。

群眾在戲棚裡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邕劇演出、稚嫩的少女向邕劇名伶拜師學藝……在廣西南寧的新會書院裡,一張張老舊的黑白照片訴說著邕劇百年來的故事。

邕劇是廣西地方劇種之一,因活動中心在古邕州(南寧的古稱)一帶,且用邕州官話演唱,故被稱為“邕劇”。2008年,邕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邕劇與其他劇種的區別主要在於表演形式、音樂唱腔和武功特技上。“邕劇以文武戲見長,表演風格大開大合,線條粗獷有力,淳朴雄壯,在戲臺上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槍對練。”邕劇表演者、國家二級演員何惠臨說。

“我從小就看邕劇,當時看邕劇就跟現在年輕人追電視劇一樣。”今年72歲的戲迷陳佩雄回憶起小時候看邕劇時的場景,臉上洋溢著興奮,對邕劇演出贊不絕口,說起當時的名伶們還如數家珍。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邕劇廣泛流傳於廣西、廣東、貴州等地,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相當受歡迎。而到了7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邕劇逐漸衰落,邕劇團也消亡了。“邕劇很多唱腔、排場都因此失傳。”何惠臨感嘆道。

進入21世紀,為了使邕劇得到傳承與發展,當地文化部門啟動了邕劇保護搶救計劃,發掘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並錄制了《殺四門》《大亂金殿》等幾十個傳統邕劇,邕劇團也得以恢復。

在保護的同時也注重創新。“傳統邕劇節奏比較慢。”何惠臨說,現在新創作的邕劇情節更加鮮明緊湊,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邕劇團也致力於多挖掘現代人的生活題材,讓觀眾對邕劇產生共鳴,吸引更多的觀眾。”如今,《龍象塔奇緣》《開泰新聲》等一批新編邕劇劇目廣受觀眾歡迎。

一些已退休的老藝人和戲劇發燒友也自發地組織邕劇業餘劇團排演邕劇,活躍在城市和農村的舞臺。邕劇這一民間劇種重新煥發了生機和光彩。

為了更好地宣傳弘揚邕劇文化,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還開展了“戲曲進高校”活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邕劇。“邕劇是一種文化,需要不斷地傳承下去。”今年16歲的陳海珠就讀於廣西藝術學院,正在參觀學習邕劇的她表示對邕劇十分感興趣。

“我們還舉辦了邕劇培訓班,邀請廣東、湖南、海南等地的戲曲骨乾來學習邕劇,這也是邕劇發揚傳承的一個項目。”何惠臨說道。

不僅活躍於國內舞臺,邕州神韻還唱響在國門之外。如今南寧市邕劇團足跡已經遍布美國、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回憶起這些年來在國外表演的經歷,何惠臨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在國外演出的時候幾乎場場滿座,觀眾們就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

   原標題:南寧:邕劇傳承經典 唱響邕州神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