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過年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現場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 作者:熊明 編輯:付勇鈞 2019-02-07 11:35:10

內容提要:公元2019年2月5日,是農歷乙亥(豬)新年——春節。春節,在民間又稱年節、新年、大年、新歲等等,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漢字文化圈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公元2019年2月5日,是農歷乙亥(豬)新年——春節。春節,在民間又稱年節、新年、大年、新歲等等,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漢字文化圈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俗稱大年初一,是春節慶祝活動的高潮,但人們的『過年』活動卻早就開始了。傳統春節一般從臘月初八的『臘祭』開始,這一天按照傳統年俗,臘祭之外,最重要的慶祝就是吃臘八粥。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象征著正式拉開了一系列春節傳統慶祝活動的序幕。臘八之後,便進入了過年時間,年味也會越來越濃郁。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然後是大年三十除夕、正月初一元日……正月十五元宵。各種特有的過年活動一個一個接一個:送灶神、除塵、貼春聯、掛年畫、守歲、燃爆竹、接灶神、拜年、逛廟會、鬧花燈……

習近平總書記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傳統節日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現並傳承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追求。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通過傳統節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無疑是最好的途徑。春節起源於上古殷商時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具有全民性、群眾性的特點,且包涵著許多傳承幾千年的古老文化傳統,凝聚著優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也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最生動的現場。

一、過年團圓:和睦家庭,濃郁親情。春節是闔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千百年來,每到春節,離家在外的游子,無論路途有多遙遠、多艱難,都會在除夕前趕回老家。除夕夜,全家人歡聚一堂,吃『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舊年與新年交年的時刻,一家人還要燃放煙花爆竹,辭舊歲、迎新年,並恭敬地在堂屋上焚香致禮,敬天地、祭祖宗,晚輩依次給家中尊長拜年、賀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新年問候。特別是那一頓『團年飯』,都是爸爸、媽媽的拿手菜,年糕、餃子、元宵、春卷,都是我們熟悉的味道。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洱海邊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說:『看到你們的生活,我頗為羡慕,捨不得離開。』總書記『羡慕』的、提倡的,正是我們民族傳統中的深厚的家庭觀念、和睦的家庭、濃郁的親情。總書記還說:『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朴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家庭與家中的親人,也是鄉愁最深的根源。可以說,過年是營造大力宣傳與弘揚傳統家庭觀念、人倫美德最好的情境的最佳時候。

二、新年拜年:和諧鄰裡,濃郁鄉情。從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這一天開始,按照傳統過年習俗,人們開始拜年,除了親人之間,鄰裡鄉親、朋友之間,也要相互拜年。人們穿過熟悉的巷陌,在一家家熟悉的門前停下來,一句簡單的問候、祝福,卻拉近了鄰裡關系、朋友關系。習近平總書記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新年裡人們相互之間一句簡單的問候、祝福,就是那濃濃的鄉土味道,就是那讓人永銘於心的鄉愁。在新時代的鄉村、社區建設中,我們應該注意保留原有特色,讓尋常巷陌,始終保留著我們自小就熟悉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以春節為契機,促進和諧鄰裡,濃郁鄉親,促進醇美人際關系的建立。同時,吸引在他鄉工作生活的人們,回到家鄉、建設家鄉。同時,也借傳統節日,提昇鄉村文化建設,在各方面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三、新春廟會、燈會:文化中國,提昇文明。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各民族都有逛廟會、鬧花燈的年俗活動。這種年俗活動,最具文化性和民族性。比如正月十五的鬧花燈活動,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描繪了南宋時元宵節人們觀賞花燈的盛況。花燈的制作、鬧花燈中的燈謎游戲以及其它各種活動,都蘊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比如花燈燈謎,就有關於漢字的結構、聲韻等知識,還有詩詞的格律、典故等知識,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和現場。2005年中宣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明確了利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方向和路徑。2018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春節傳統民俗活動中,就有大量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有大量的『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我們要把它們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並加以弘揚,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豐厚滋養。

   原標題:讓過年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現場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