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祝年】新年到,這些『老理兒』可不能忘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安在線 作者: 編輯:李彤 2019-02-07 16:55:13

內容提要:過年了,當很多年輕人回家團圓的時候,長輩們每每要將這些『老家規』一講再講,有的年輕人覺得,這都是過去的『老理兒』,對長輩的『耳提面命』還會嫌嘮叨,不耐煩,有的年輕人甚至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

站不倚門、話不高聲;全家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搛菜時不能在碗裡挑挑揀揀;吃飯時坐有坐相,不要捧著碗到處亂跑……過年了,當很多年輕人回家團圓的時候,長輩們每每要將這些“老家規”一講再講,有的年輕人覺得,這都是過去的“老理兒”,對長輩的“耳提面命”還會嫌嘮叨,不耐煩,有的年輕人甚至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其實,這些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充滿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它所蘊含的文明禮儀之光,絲毫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褪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老理兒”,與其說是規矩,不如說是一種美德,更是中華文明的精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光大。我們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文明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進步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涵十分豐富。“禮”在社會生活中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交際有禮等等。生活處處皆禮儀,春節更是如此。“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許動”是敬老,更是孝順,“搛菜時不能挑挑揀揀”是尊重,更是為他人著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讓一個人挺拔自信,有良好風貌,“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出門要說一聲。”既是尊重長輩,也是理解長輩的牽掛。

這些“禮”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博學通達的君子懂得如何去權衡度量,根據世事變化,把禮儀風俗傳承下去。記載古時風操,用來傳示子孫,本身也是有風操的體現,更是一種好家風、嚴家教的傳承。也正是這樣經久不息的傳承,纔讓我們看到了中華燦爛的禮儀文化。如今,雖然我們不必效仿古人記載的古時風操,以傳示子孫,但我們可以學習禮儀規范,傳承禮儀文化,做到言談舉止得體,形體儀表優雅,以此教育和引導好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中,我們應知曉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明白一個不學禮、不懂禮的人就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因此,我們首先應注意在家庭中言傳身教。“己正而後能正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生動、最實際的教育。如果想讓孩子禮貌待人,父母就要帶頭規范自己的行為,起到表率作用,讓他們通過耳濡目染,形成禮貌待人的好品德。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好禮儀也是好家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訴我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春節是萬家團圓的美好時光,父母應充分利用這一時機,提醒孩子注意禮貌,給孩子示范,使孩子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理解文明、禮貌、熱情的真正含義。同時在與孩子溝通、交流中,讓孩子懂得禮節,尊重長輩,懂得老規矩亦是好家風,更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精神財富。

   原標題:【網絡祝年】新年到,這些『老理兒』可不能忘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