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3月1日施行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曲璐琳 2019-03-02 08:22:30

內容提要: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已於昨天正式施行。條例有哪些特點和亮點?在京津冀協同治污方面作了哪些規定?如何抓好條例的貫徹實施?日前,記者采訪了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對條例進行詳細解讀。

  濱海新區貝殼堤生態保護區

  箱桶作業垃圾清運電動車不但節省了環衛工人的體力,而且在箱體上配備箱蓋後防止垃圾撒漏和揚塵的揮發

  京津冀區域城市積極開展區域應急聯動,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嚴厲打擊違法排放行為

  機械化清掃車確保市容市貌衛生整潔

  至2018年9月底,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為重點,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61座222臺6621蒸噸

  本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天津北方網訊: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已於昨天正式施行。條例有哪些特點和亮點?在京津冀協同治污方面作了哪些規定?如何抓好條例的貫徹實施?日前,記者采訪了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對條例進行詳細解讀。

  條例特點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概念和內容

  “概括條例的特點,可以總結為新、全、嚴、同四個字。”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王澤慶表示。

  首先是題目和理念“新”。為適應整體、系統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新要求,將條例名稱確定為“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體現了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和內容。這在全國各省級地方立法中還是首次。理念新,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理念體現在法規之中。

  “全”即除了傳統環保立法中關於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的規定,條例還增加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等新的內容,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條例專設第三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規定了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基本制度和綜合措施。

  “嚴”即實行最嚴格的治理措施和實行最嚴厲的法律制裁。例如,第三條明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城市”。第七十九條根據實際情況,創制性地對未經批准貯存危險廢物的行為設定了處罰,彌補了制度空白,也體現了對危險廢物的從嚴管理要求。

  “同”即制定《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是京津冀立法協同項目。為進一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條例專設第六章“區域污染協同防治”,圍繞我市與北京市、河北省及周邊地區加強區域污染協同防治,規定了五方面工作機制,推動區域污染聯防聯控。

  條例亮點

  “三線一單”是硬約束 不得變通突破 降低標准

  條例摘要:

  第四條  本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規劃編制、項目建設、執法監管中,不得變通突破、降低標准。

  第三十五條  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准入標准,實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制度,禁止新建、擴建高污染項目。

  解讀:

  近年來,我市在生態環境保護立法方面持續發力,出臺了《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關於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的決定》《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關於加強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的決定》等法規。王澤慶說:“當前,我市生態環保和污染防治工作已進入攻堅期,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綜合性的地方性法規,《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制定,進一步完善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制度體系,將對其他生態環保單項法規起到統領作用。”

  市生態環境局法制處處長蔡文彬介紹,2018年,我市全面啟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完成全國首批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陸海總面積佔全市的9.91%,涉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河濱岸帶和地質遺跡—貝殼堤生態保護紅線等5種類型,涵蓋全市禁止開發區、各類保護地和生態服務功能極重要區,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今後我們將組織開展培訓,對全市負有生態環境監管職責的部門,尤其是一線生態環境執法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准確理解和掌握具體規定,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嚴格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不得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

  原始監測記錄應當至少保存三年

  條例摘要:

  第五十一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對監測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准確性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或者其委托的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和污染防治設施維護運營的機構,不得有下列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社會公開自動監測數據和人工監測數據,並建立監測數據檔案,原始監測記錄應當至少保存三年。

  解讀:

  “為積極貫徹落實條例,市生態環境監測主管部門今年將重點開展兩方面工作。”市生態環境局監測處處長張文具介紹,一方面是加強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和污染防治設施維護運營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有效防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實、准確。實施《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嚴肅查處人為乾預、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出具虛假監測報告行為。“今年將隨機抽查政府生態環境監測機構5—10家,隨機抽查不少於40%的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開展市級環境空氣和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點運維質量的專項檢查,隨機抽取比例為50%。”

  依據條例規定,對於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和污染防治設施維護運營的機構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出具虛假監測報告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移送相關資質認定部門撤銷其資質認定證書。

  “另一方面加強對重點排污單位履行治污主體責任的監管,嚴禁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推動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在線自動監測。”張文具說,今年將開展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專項檢查,推動重點排污單位依法安裝、聯網、驗收自動監測設備,推動重點排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和公開環境監測信息。

  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公民有權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條例摘要:

  第三十九條  賓館、商場、餐飲、洗浴等服務性企業應當采用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產品,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第四十條  市和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組織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和回收利用,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第六十五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生態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生態環境保護的權利,有權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按照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解讀:

  生態文明建設是全市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條例制定過程中,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集中民智、凝聚共識,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用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2018年,大氣、水環境質量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全市PM2.5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1%;重污染天數10天,同比減少13天;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40%,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比例降至25%,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切實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蔡文彬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宣傳力度,組織開展針對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公眾的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展全方位宣傳,營造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提昇區域聯防聯控法律地位

  形成污染協同防治合力

  條例摘要:

  第六十八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會同北京市、河北省及周邊省級人民政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及時通報重污染天氣、環境污染事故等預警和應急響應的有關信息,並可根據需要,商請有關省市人民政府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第七十條  本市應當加強與北京市、河北省及周邊地區的污染防治科研合作,組織開展環境污染成因、溯源和污染防治政策、標准、措施等重大問題的聯合科研,開展區域性、流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研究,推進節能減排、污染排放、產業准入和退出等方面環境標准的統一。

  第七十一條  鼓勵和支持本市與北京市、河北省接壤的相關區,與北京市、河北省相關地區建立定期會商、聯動執法、信息共享等機制,聯合排查與處置跨區域、跨流域的重點污染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或者突發環境事件。

  解讀:

  “應急協同、科研協同、接壤地區協同。”蔡文彬介紹,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將近年來好的經驗做法納入法規,條例對區域污染協同防治作出了規定,建立了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應急聯動機制,健全了跨區域、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同時,加強污染防治科研合作,鼓勵和支持我市與北京市、河北省接壤的相關區,與北京市、河北省相關地區聯合排查與處置跨區域、跨流域的重點污染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或者突發環境事件。

  市環境行政執法總隊支隊長李濮說,依據條例中聯動執法的相關規定,將拓展京津冀執法聯動深度、廣度, 進一步貫徹落實《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召開執法聯席會議,深化區域污染協同防治;組織京津冀聯動執法專項行動,形成合力,確保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期間暨第七屆特奧會期間的環境質量;強化生態環境與公檢法司部門聯動,形成打擊環境污染犯罪的合力。

  按日連續處罰額度上不封頂

  極大提高違法成本

  條例摘要:

  第八十二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

  (二)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的行為。

  存在按日連續處罰情形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約談排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並將約談情況向社會公開。

  解讀:

  “法規的一大亮點是明確了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王澤慶表示,條例對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相關責任人依法給予處分;規定按日連續處罰,且罰款額度上不封頂,將極大提高違法成本,有效遏制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對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等四種嚴重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予以拘留。

  “條例的出臺對於規范我市生態環保執法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橕,是全市環境執法隊伍的一件大事。”李濮說,法規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為貫徹落實好條例,2019年將突出兩方面執法重點:一是全力推進重點任務,結合條例的實施,組織開展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等專項執法行動。二是重拳打擊嚴重違法行為,用好用足條例賦予的按日連續處罰、停產限產、移送拘留等手段,對弄虛作假、偷排偷放、超標超總量排污等惡劣違法行為重拳出擊。

  相關新聞

  土壤、機動車等

  專項法規將出臺

  王澤慶介紹,2019年,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緊緊圍繞中央和市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各項要求,在生態文明領域立法方面持續發力,擬制定“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天津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等專項法規。制定這兩部法規,有利於將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明確的關於土壤、機動車等領域污染防治基本要求進一步具體化,完善生態環保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度,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護航美麗津城。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建設,保護好土壤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要求各地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講話要求,“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2018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土壤污染防治法》,已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據。制定“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有利於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國家“土十條”,落實和銜接國家法律,銜接《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相關規定,完善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制度,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尾氣排放,已成為我市乃至京津冀區域的一項重要的大氣污染源。制定“天津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是進一步依法治理大氣污染、推動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實際需要,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際行動。

  我市近年制定修訂

  生態文明領域法規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2015年1月30日通過

  2017年12月22日第一次修正

  2018年9月29日第二次修正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

  2016年1月29日通過

  2017年12月22日第一次修正

  2018年11月21日第二次修正

  《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

  2016年7月29日通過

  《關於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的決定》

  2017年1月20日通過

  《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

  2017年11月28日通過

  《關於加強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的決定》

  2018年5月28日通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