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聯合村:紅色基地綠色發展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霍艷華 編輯:曲璐琳 2019-04-30 08:24:00

內容提要:日前,《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報道記者來到了薊州區官莊鎮聯合村,這裡作為有著革命傳統的紅色教育基地,黨史文化資源豐富,如今,作為京津的後花園,聯合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報道記者來到了薊州區官莊鎮聯合村,這裡作為有著革命傳統的紅色教育基地,黨史文化資源豐富,如今,作為京津的後花園,聯合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說起聯合村過往的歷史,龍成文的話攔都攔不住。這裡曾經是冀東抗日根據地唯一一個沒有被日軍佔領的地區,一代名將包森曾在這裡留下過戰斗的印記,聯合村全村73名黨員乾部群眾為抗戰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著名的蓮花峰七壯士為了掩護部隊撤離,彈盡糧絕跳崖犧牲於此,而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抗日游擊隊“盤山班”更是穿梭在這裡的群山密林之中。

  從靠山吃山到農家院興起

  改革開放之後,聯合村的村民們靠山吃山,做起了開山采石的生意。“薊州區很早以前就是建材基地,石頭是抗鹽鹼的花崗岩,山坯土也是很好的建築材料,那時候最多有500多家粉石廠。”曾在薊州區企業經濟委員會上班的龍成文告訴記者。盡管村民們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開山帶來的問題顯而易見。“到處塵土飛揚啊,山光禿禿的,就跟長了‘大褥瘡’一樣。”龍成文說。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薊州區鎮村對中重度污染企業采取了關停並轉,聯合村五六百口以此為生的人傻了眼。當時,村裡號召搞旅游,雖說有一部分補貼,但是誰也沒有弄過,往裡面投入,村民們心裡都沒個底。

  那時候,村裡的李長河和孟憲軍因為以前拉過石料,會開車,就弄了個面包車接送游客上下山。有一次,有個游客下山晚了,就在李長河家裡住了一夜。“別說空調電視了,連衛生間都沒有,就住小平房裡,飯也簡單,晚上啥娛樂也沒有,就剩看星星了,沒想到客人感覺很新鮮,而且吃住加一起纔要了二三十塊錢,客人覺得很便宜。”龍成文說。

  這樣一來,1999年,聯合村出現了一兩家農家院,雖然不是全區最早的,但是依靠盤山旅游資源,2000年到2003年,聯合村已經有五六十戶人家開辦起了農家院,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現在,聯合村有140戶農家院,床位數達到6000多張。 

  農村大姐變身服務員

  2007年,看到了農家樂旅游的發展態勢,已經調到薊州區養殖辦公室工作的龍成文也回村開起了農家院。

  “我比較好學,喜歡歷史,乾隆皇帝與盤山相關的1702首詩我會背50首。”不僅如此,龍成文還把盤山的歷史、聯合村的歷史弄成講解詞,專門練習,依靠著勤奮,龍成文的農家院辦得紅紅火火。2012年村兩委換屆,龍成文當選為村乾部,專門負責發展旅游。

  “都是農村出來的老大姐、大嬸子搞農家院,客人來了站著都不知道手咋放,更別說禮儀、服務了。”於是,他們就去大賓館學習,請來禮儀老師,教授儀容儀表;請來廚師教做菜,讓吃的也上點檔次;導游龍成文親自上手,講歷史、講故事,讓聯合村的服務水平不斷提昇。“衝著客人也得打扮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人好看了,讓客人感覺你這飯菜也是香的。”

  光農家院變得有“賓館的享受”不行,聯合村還修了道路,裝上了太陽能的路燈,每年20萬—30萬元整治村容村貌。今年,聯合村實現了垃圾袋裝化,投資兩千多萬元新建的污水處理設備也將投入使用,可使全村的污水處理達到二級水平,處理後的水,可以澆地、養魚。

  如今,依靠發展旅游,聯合村以農家院帶動果園和特養,全部解決了村裡剩餘勞動力,忙的時候還要到外面僱人,村裡人均收入也水漲船高,2018年達到將近三萬元。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聯合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鄰裡之間和睦相處,有個磕磕碰碰的也都是你讓著我、我讓著你。 

  挖掘紅色資源創出自身特色

  現在,薊州區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各鎮村的乾部們為了發展旅游也是絞盡腦汁,看著周邊兄弟村莊各具特色地發展旅游業,聯合村也感到壓力倍增。

  如何讓旅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這個問題擺在了聯合村兩委班子面前。一方面,由於建設較早,聯合村的農家院沒有統一的規劃,設施設備也是水平不一。另一方面,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游客前來,旅游內容的豐富也非常關鍵。

  “要讓大家把房子拆了,重新統一規劃,不現實。我們建設了一些精品民宿,讓我們村高中低檔農家院都有,滿足不同游客需求。”龍成文說。而對於另一個豐富旅游內容的課題,聯合村找到了自己獨特的旅游資源,那就是紅色旅游。“現在薊州區打造‘一村一品’,我們有12個紅色遺址,包括蓮花峰七壯士跳崖遺址、冀東大暴動預備會遺址、冀東軍區野戰醫院、冀東軍區乾部培訓基地、冀東軍區報社遺址、李子光包森養傷洞遺址、兵糧洞等,這些紅色教育資源是別的村沒有的,我們就做好這方面的文章。”龍成文說。

  盡管起初有些疑慮,但聯合村紅色教育基地最終建了起來,全面展示了聯合村的歷史和革命故事。2017年4月5日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目前已經接待了參觀團體380餘個,散客3萬餘人次,龍成文就帶著徒弟們義務講解。

  以紅色教育帶動農家院發展,聯合村走出了一條發展新路,人流不斷的紅色教育基地,吸引了盤山烈士陵園前來與聯合村合作,一條參觀烈士陵園、在聯合村接受體驗教育的2—3日行程已經逐漸成熟。(津雲新聞編輯曲璐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