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漢學:探尋中國發展的歷史和文化因素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19-05-21 12:50:28

內容提要:『我看到了中國詩歌不可思議的發展活力,它的人物、事件和話題,都表現出一種繁榮、豐富的狀態。我還注意到,近幾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新關注詩歌。』馮·柯雷教授對本報記者說。

2019年4月10日,一位讀者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書店裡閱讀有關中國美學的書籍。  本報記者 方瑩馨攝

2019年3月2日,波蘭2019年中國集市活動在波蘭華沙民俗博物館舉行。該活動由華沙民俗博物館和華沙大學中文系聯合舉辦。圖為波蘭青少年在學習書法。  本報記者 於 洋攝

“我看到了中國詩歌不可思議的發展活力”

——訪荷蘭萊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馮·柯雷

本報赴荷蘭特派記者  鄭  彬

“我看到了中國詩歌不可思議的發展活力,它的人物、事件和話題,都表現出一種繁榮、豐富的狀態。我還注意到,近幾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新關注詩歌。”馮·柯雷教授對本報記者說。

柯雷教授在荷蘭萊頓大學人文學院地區研究系中國研究專業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當代詩歌以及文化社會學、文化翻譯等領域。從《詩經》到現代詩,他都非常熟悉。

1986年,柯雷參加了一個中荷之間的交換生項目,在北京大學進修一年。“要學習和了解中國詩歌,只有一個愉快的辦法,就是在中國尋找關於詩歌的話語,探尋詩歌背後生動的人和故事。”柯雷坦言。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當代詩歌發展迅速,新的詩人、新的體例層出不窮。當今中國,從出版到研究,從校園到社會,從媒體到大眾,都能找到詩歌的位置。中國的青少年正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重拾對詩歌的興趣,這對中國詩歌文化的傳承來說至關重要。”

在柯雷看來,無論是早期的《詩經》、漢樂府詩,還是後來的唐詩宋詞,都在世界文學史上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點。“一流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你會希望不斷重讀它們。它不僅為中國詩歌建立起一個體系和標准,更將詩的基因種植在中國文化的最深處,使詩歌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他認為,中國古典詩歌為世界詩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果你熟悉英美早期的現代主義意象派詩歌,了解埃茲拉·龐德等歐美詩人的作品,就能看到,其中借鑒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意象來傳達詩意的方式。”

柯雷認為,從文本角度看,中國古典詩歌與現當代詩歌表現形式不同,但從詩歌的話語和意境上能看到兩者之間的傳承關系,“一些當代詩歌是古典詩歌精神在當下的回響”。柯雷說,在繼承的同時,中國當代詩歌更多融入對人性的深刻解讀與思考,在精神層面擴展了詩歌的深度,而且題材趨向豐富。同時,中國當代詩歌也受到西方詩歌的影響,“詩歌始終是一種流動的狀態。古典與當代、中國與西方,都在時間和空間中傳遞表達,相互影響。”

當前,不少中國詩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這有助於世界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的多樣性。柯雷認為,西方讀者喜愛閱讀中國當代小說,希望借此了解中國當下的社會,體現了小說的“資料功能”和對時代的“記錄功能”。而閱讀中國詩歌更能“感知美好動人的瞬間,享受語言的韻律之美”。

柯雷每次來中國,都會搜集民間詩文,結識新的詩人。“我希望能以新的觀察視角,將中國詩歌的獨特魅力和背後的審美情趣介紹給更多西方讀者。”柯雷說。

“多從中國哲學思想中汲取營養”

——訪德國弗萊堡大學漢學系終身教授勝雅律

本報赴瑞士特派記者  方瑩馨

“中國哲學是踏踏實實面對這個世界的哲學。”瑞士籍漢學家、德國弗萊堡大學漢學系終身教授哈羅·馮·森格爾(中文名勝雅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坐在記者面前的勝雅律,已入古稀之年卻依然精神矍鑠,謙遜儒雅。他樂於並堅持全程用中文交流,“仁義禮智信”“不戰而屈人之兵”“四海之內皆兄弟”……勝雅律在各種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之間自如切換,講述起來滔滔不絕。

1963年的夏天,勝雅律在父母的朋友家裡翻到一本《中文會話語法》。那是他第一次見到漢字。從此,勝雅律就對漢語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在瑞士蘇黎世大學上學期間自學中文,並寫出了瑞士第一篇有關中國古代法律的博士論文。1975年秋,他作為公派留學生到北京大學進修了兩年。回到瑞士後,勝雅律繼續從事與中國哲學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如今,勝雅律著作等身,依然筆耕不輟,積極參與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努力在歐洲傳播漢學和中國文化。

上世紀70年代,勝雅律剛開始接觸老莊思想時,總覺得讀不懂老子的《道德經》。但在反復多次閱讀之後,他找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共通之處,發現“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想不僅是中國的,也可以為全世界所借鑒”。

為了展現這種文化的共通性,勝雅律撰寫了一系列相關著作:1988年,他推出介紹“三十六計”的專著《智謀》,該書先後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是第一本專門向西方介紹“三十六計”的書;2011年,他翻譯的德文版《孫子兵法》出版;2017年,新書《瑞士之道》問世,該書以《道德經》中的經典名言結合西方思想觀點,闡述了瑞士歷史上的治國理念如何與《道德經》中的思想不謀而合……瑞士漢學家卡勞迪亞·威爾茲評價稱,《瑞士之道》是“給蝸牛的房子送去新鮮空氣”,告訴瑞士人“要跳出自己的視野,多從中國哲學思想中汲取營養”。

“孔子留下的文化遺產中包含著豐富的精神食糧。”在勝雅律看來,“見賢思齊”“人無遠慮,必有近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些流傳千年的思想理念,其精神價值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對當下亦有可借鑒之處。

“比如在西方,一些人在學習非西方文化時不夠認真全面,對非西方文化缺乏設身處地的體驗。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體現出中國開放的哲學思想注重自身修為的培養,也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勝雅律說。

勝雅律說,從“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中能看出,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制定長遠目標和計劃,“這是中國的謀略智慧的一部分,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

“更好地從閱讀中了解中國”

——訪德國波恩大學教授、翻譯家馬海默

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強

波恩大學教授馬克·赫爾曼(中文名馬海默)是德國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劉慈欣等中國作家的作品。前不久,他受邀前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參觀。與20年前去過的藏區相比,馬海默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蔥蔥。那裡的藏族、羌族、漢族等不同民族交融而居,和諧相處,同時保留著各自建築、服飾和飲食的特點。

“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越多,對中國了解越深,就越難簡單概括出中國是什麼樣子。”馬海默說。現在當別人問他對中國文學是什麼看法時,他會回問一句:“你指的是哪一類文學?”

馬海默對中國文學作品的涉獵之廣,從他的翻譯作品名錄可窺一斑:從嚴肅文學到通俗小說,從現代詩歌到漫畫作品,甚至中國國內一些鮮有知名度的作家的作品,他都翻譯過。

馬海默解釋說,和有些譯者專注於特定領域不同,他更願意接觸不同的作者和題材。這既是他了解中國的方式,也使他能嘗試各種不同的文學風格和類型,成為翻譯“多面手”。

在他看來,翻譯是一門交流的藝術。作為譯者既要關照原文,也要考慮德文表達習慣,要能在兩種語言和文化體系之間自由切換。忠實於原文但又要有二度創作的意識。這種過程對馬海默來說既是痛苦也是享受。他在翻譯時,會盡力避免自己的個人色彩,但也不會完全照搬原文,而是深切體會原作者風格各異的語言,再用相應的德文去還原敘事,力圖讓德語讀者能夠體會其中的妙處。

馬海默舉例說,很多中國作家在小說裡會使用雙關語來表達幽默。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譯,德國讀者不一定能理解。“我會從德語中找出一個與之對應的雙關語,也許它與中文雙關語的原文用詞完全不同,但德國讀者能夠體會到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就要求譯者有足夠的德文寫作功底。”馬海默是德語文學專業出身,這為其做好翻譯工作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

“道家文化對我的影響很深刻。”馬海默說,老子的《道德經》是他最喜歡的書之一。“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為了對德國文學建立起不同的理解,當時,我強烈地想要學習一種完全不同於歐洲國家語言的語言,所以我選擇了漢語。”

“閱讀和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越多,我就越感受到,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在相處時,應當互相尊重,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對方。”馬海默希望德國讀者能“更好地從閱讀中了解中國”。

“讓意大利讀者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訪意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漢學家傅雪蓮

本報記者  暨佩娟  王雲松

“你說啥子哩”“好吃得要命”“沒得”……近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一個高等教育展上,意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漢學家西爾維亞·波齊(中文名傅雪蓮)不時秀出的幾句地道中國地方話,引發全場笑聲一片。

1995年,從小喜愛文學、熱愛漢字的傅雪蓮來到四川大學學習中文。很多中國朋友和傅雪蓮第一次見面,都會拉著她的手,“像親戚一樣熱情”。“不用多說話,我們就感覺到彼此的熱忱,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中國。”傅雪蓮坦言。

中國的多元文化讓傅雪蓮對世界充滿更多好奇。意大利的中餐多以浙江菜為主。傅雪蓮來到中國後發現,中國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北京的烤鴨、四川的麻辣燙、昆明的過橋米線各具風味。“如果不去中國,你就不知道中國是多麼美麗的國家。”傅雪蓮進一步解釋說,近年來不少中國作家來到意大利舉行讀者見面會活動。意大利讀者在與他們的接觸中感覺到,中國人開朗熱情而有親和力,“希望更多意大利人能到中國去,親身感受這個國家的不凡魅力”。

傅雪蓮從1999年開始從事文學翻譯。當時,中國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意大利文之後,在意大利的銷量並不大。如今,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上昇,中國文化在意大利越來越受到關注。不久前,傅雪蓮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翻譯成意大利文出版,還計劃把第七十四屆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的《北京折疊》也翻譯出來。“意大利讀者喜歡科幻文學。翻譯這些中國科幻文學作品,我相信可以激發起意大利民眾對中國文學更濃厚的興趣。”傅雪蓮說。

在比可卡大學,傅雪蓮教授翻譯、中文語法、中國語言、中國文化等課程。學生們都知道,要通過這幾門課的考試,精讀一兩本中國作家的作品是“必選動作”。傅雪蓮說:“有趣的是,學生們看了第一部中國文學作品之後,就忍不住接著看第二部、第三部。”

傅雪蓮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交流互鑒更加密切了。更多意大利出版社對出版中國文化書籍表現出興趣,書店裡出現更多中國作家的作品,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文化活動也日益豐富。

文化如水,浸潤著民眾的心田。傅雪蓮告訴記者,如今,米蘭皮科羅劇院經常有京劇、越劇表演,很多當地人欣然買票觀看。“文化是促進各國民眾溝通的一座堅實橋梁。我會繼續把更多中國作家的作品翻譯成意大利文,讓意大利讀者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進而看到中國的真實模樣。”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