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來的『編外書記』牢記使命『守』汶川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江毅 袁秋岳 編輯:劉穎 2019-07-01 13:59:28

內容提要:川縣映秀鎮漁子溪村,這座從11年前那場哀慟全國的大地震中滿滿恢復寧靜的小山村,總會因一個北方『大個子』的到來而熱鬧非凡。

  天津北方網訊: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村,這座從11年前那場哀慟全國的大地震中滿滿恢復寧靜的小山村,總會因一個北方“大個子”的到來而熱鬧非凡。

  他是鄒凌,這裡的孩子們都親切地喚54歲的他為“鄒爺爺”。11年來,正是他和他的愛心團隊傾情陪伴,將這座山村的傷痛漸漸撫平,和這裡的每個人成為“親人”。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身為黨員、退伍軍人、時任天津泰達藍盾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的鄒凌帶領6位退伍軍人,瞞著家人,帶著物資奔赴震中。為給偏遠山區的受災群眾送去食物,鄒凌的小分隊每人都背著沈重物資,許多地方連路都沒有了,大家只能手足並用地爬行。在餘震落石不斷的山間,鄒凌總是衝在最前面,連續奮戰20多個日夜。終於有一天,鄒凌暈倒在炎炎烈日下。

  他暈倒的地方,正是漁子溪村的山坡下。“可能這就是我和這個村子的緣分吧。”鄒凌感慨。許多受災群眾一開始並不知道鄒凌是誰,只知道是一個一口天津話、胸前戴著黨徽的大個子,說話慢條斯理,做事毫不含糊。

  這個緣分一結就是11年,而且還將長期結下去。“鄒總一來就是11年。一開始缺物資的時候捐物資,後來缺項目的時候跑項目,最重要的是給大家重振了信心!”曾在映秀鎮災後重建期間任職的村乾部歐旨勇十分感慨。

  村民蔣遠群和丈夫李家福在地震中失去了一雙兒女,原本是村裡出了名勤勞的兩口子完全絕望了。“他對我們家特別關心,經常開導鼓勵我們向前看。”蔣遠群已經不記得鄒凌多少次找她和丈夫談心,但可以肯定的是,鄒凌陪伴他們度過了最艱難的時間。

  如今,夫妻倆已經有了一個9歲的兒子,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是他讓我們這一家重新看到希望。現在每次見到他,我們都特別高興,覺得像見到了自己的家人。”

  漁子溪村黨支部書記馬道輝說,這幾年鄒凌在村裡投資了許多項目。總投資400萬的棲溪山景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已經建好營業,為村裡提供了15個就業崗位。計劃投資500萬的礦泉水廠目前已開始建設施工。除此之外,村上7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都有免費營養餐,鄒凌還要投資300萬元從山下映秀鎮莞香廣場修一座300米長的電動扶梯到村裡,方便村民出行和拉動旅游。

  盡管是一位民營企業家,但鄒凌早在十幾年前就主動在企業建立了黨支部,並且十餘年來一直以村企黨支部聯建的形式,幫助漁子溪村災後重建。

  “11年來盡是他們來,太辛苦了,就是為了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好、黨好!”54歲的漁子溪村婦女黃武聯說。

  但是鄒凌卻並不覺得苦:看著好人一天天過上好日子,我在這裡找到了內心的踏實。我們戴著黨徽做好事,老百姓不僅是說我們愛心團隊好,我個人好,更是說國家好、共產黨好,這是我作為一個黨員最自豪的事。

  2018年漁子溪村人均收入已超過2萬元,鄒凌也將自己的組織關系轉到了漁子溪村。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鄒凌正式當上村第一書記,從此,這位天津來的“編外書記”,正式“落戶”漁子溪。

  鄒凌將個人投資建設的村礦泉水廠股份無償分給247戶村民:“水廠建好之後,到映秀的游客隨時隨地都能喝上直飲水,未來我們還要整合汶川的特色農產品,進一步改造村裡休閑旅游設施,漁子溪人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說,鄒凌給老百姓物質幫助的同時,以黨組織的形式開展各項工作,使老百姓感覺黨和國家一直在陪伴、關心著他們,也讓他們更愛黨愛國,實現了精神的“站立”,災後有了幸福感。漁子溪村從過去民風不良,愛上訪的“問題村”變成了遠近聞名、人人羡慕的“四好村”。

  “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鄒凌團隊成員賀炯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黨員,這11年來他與鄒凌一起到汶川、到蘆山、到舟曲、到魯甸,衝鋒在最危險的第一線:“我們在情感上、行動上依然是一名軍人。”

  賀炯說,這些年鄒凌的愛心團隊不斷擴大,絕大部分成員都是黨員和退伍軍人。他們還自發成立了“搶險救災突擊隊”,在有急難險重任務時積極參與搶險救災。

  今年“六一”兒童節,鄒凌再一次回到汶川,探望福利院的孩子們,還讓漁子溪村的孩子們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與他捐助的玉樹希望小學和贊比亞孤兒院的小朋友們一起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兒童節。

  在映秀小學就讀4年級的劉怡宣手裡拿著一個嶄新的書包,開心得合不攏嘴。兒童節那天她表演了瑤族舞蹈《瑤山彩雲飛》,她告訴記者:“鄒爺爺過節就要來,春節、中秋、‘六一’,每次來都有禮物!”

  “我在這兒連續過了11個年了,長了11歲啊!這裡很多孩子都是我看著長大的,今年還有幾個考上大學的,我跟他們感情很深。”鄒凌說。

  今年21歲的馬菁明是2008年被救出來的幸存者之一,鄒凌每年來漁子溪村,都會抱著他和另外兩個小朋友合張影。

  “鄒爺爺是地震後這麼多年來,唯一堅持到現在每年都會來的人,我們早就當他是親人了。”小馬告訴記者,“當年自己是被解放軍叔叔救出來的,鄒爺爺也當過解放軍。我立下願望一定要像他們那樣做一個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再過不久,小馬就要去深圳當一名消防員,盡管沒能實現參軍願望,但同樣是“戰士”:“我一定不辜負鄒爺爺對我的期望。”(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