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絕不會跟陌生人走!真的是這樣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李彤 2019-07-21 14:15:00

內容提要:日前,央視網記者在某公園做了一個社會實驗,隨機選取5位年齡不等的孩子,在征得家長同意並暗中監督後,上前與其溝通。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你在玩什麼?叫什麼名字呀?”“你爸爸媽媽做什麼的呀?”“你想要這塊糖嗎?”“我帶你去那邊好不好,咱們馬上就回來。”

日前,央視網記者在某公園做了一個社會實驗,隨機選取5位年齡不等的孩子,在征得家長同意並暗中監督後,上前與其溝通。

測試中,三歲以內的孩子,對陌生人防范意識較差,比較容易被記者提供的玩具、糖果等吸引,並提供相關個人信息。學齡兒童對記者戒備心理較強,不會輕易透露個人信息,能婉拒或果斷拒絕跟記者走。

已經上學的孩子告訴央視網記者,他們在學校裡會有相關安全培訓,放假前,老師剛剛給他們講了暑期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其中就有防拐教育這項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家長們平時也會或多或少跟孩子強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但當記者在實驗現場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有的家長會在一旁鼓勵孩子,告訴阿姨你幾歲,跟阿姨過去看看吧,沒事的……

保護孩子,也要警惕“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何提高孩子和家長的防拐意識?如何織密兒童的安全防護網?如何讓社會的保護觸角離孩子更近一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從孩子有認知能力開始,就應該逐漸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不能一味要求不與陌生人交談,否則會過猶不及,關鍵是要提高孩子的鑒別能力,要學會識別,陌生人當中帶有哪些特征的必須要防范,而不是一概而論。

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玩具,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能向陌生人吐露自己任何信息。遇到緊急情況,要學會拒絕、學會大聲呼救。這一點,孩子不一定馬上能做到,但是父母要長期教導。

儲朝暉認為,社會應該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防護網,保護兒童免受傷害,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他們本身就缺少關愛,鮮少與別人交往,有一個人對他好,他就會在感情上產生依賴,這種情況,更應該引起社會關注。各類主體應多方出動,形成保護合力,彌補兒童防拐防騙教育嚴重缺失的漏洞,牢牢織密兒童的安全防護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