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產量到求高品質——看格爾木枸杞產業如何提質增效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青海新聞網 作者:樊永濤 編輯:李松達 2019-08-11 14:15:33

內容提要:雄踞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南面昆侖,北靠祁連,六十多年來,瀚海戈壁上從四面八方匯聚的數十萬軍民,手挽手,心連心,在絕地上建起了一個充盈大愛的城市。

  格爾木有很多別稱,“兵城”就是其中之一。

  雄踞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南面昆侖,北靠祁連,六十多年來,瀚海戈壁上從四面八方匯聚的數十萬軍民,手挽手,心連心,在絕地上建起了一個充盈大愛的城市。

  從上世紀50年代起,隨著柴達木盆地開發建設,來自天南地北的解放軍戰士鑄劍為犁,奮力建設,把戈壁荒灘格爾木變成了如今的瀚海明珠,戈壁新城。更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團隊堅守在戈壁農業第一線,用自己的青春見證著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進程,推動著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型昇級,使這裡成為特色農產品發展的基地。

  8月11日,“壯麗70年·奮斗新青海——2019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看青海”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格爾木市郊區的河西農場,了解格爾木市特色農產品發展情況。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8年7月,那幾日,河西農場的枸杞紅了,迎來了頭茬采摘。站在田地間,李青川不免有些忐忑,今年的收成如何?使用有機肥的枸杞市場如何?公司今年虧本了咋辦?那一刻,諸多問題湧上心頭。

  李青川,是農墾集團河西農工商公司總經理,也是位農墾二代。這家公司的前身是1965年9月籌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團,1987年改名為青海省國營格木農場河西農工商公司至今。

  “格爾木乾旱,降水少,適合枸杞成長,枸杞出果時不能經常下雨,一下就壞。更主要的是這裡日照強,種出來的枸杞甜。”李青川一邊指導工人采摘,一邊為我們講述了河西農場那些事。

  柴達木盆地具有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成為優質枸杞的天然絕佳生長地。面對絕佳的自然環境,河西農場集中規劃,成片種植,不得不說,高產量也為農場帶來了高回報。

  一時間,枸杞成了格爾木著名的“紅色產業”。但隨著枸杞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牌價值低、生產加工效率低等問題也隨之應運而生。“那時候我們撒農業化肥,這樣一來不僅投資少,而且產量大,回報高。”李青川說,低品質,高價格,吸引了很多人的人來格爾木種枸杞,漸漸的公司失去了原本的優勢,種植的枸杞也賣不出好價格。

  片面追求產量的後果就是品質低、收入低。更為嚴重的是,對於從小和枸杞打交道的李青川來說,枸杞沒有了小時侯的味道,“小時候曬乾的枸杞放在屋子裡,那香味老遠就能聞到,現在呢?枸杞沒有了好口感,就沒有了營養。”

  想到公司的未來,看到枸杞產業日益低下的境況,心有不甘的李青川經過深思熟慮,決心走高品質有機農業之路。

  試種第一年,李青川的內心可謂七上八下。每畝枸杞地種植成本不但提高了,產量反而卻降了很多……這讓他內心打起了退堂鼓,好在結果讓他很滿意,因為全程采用有機肥料,預防病蟲害也是噴灑的生物農藥,這樣以來種植出的枸杞經檢測農藥殘留幾乎為零,不僅含糖量高、色澤飽滿,而且種植出的枸杞,不久就被采購商高價收走。李青川忐忑的心終於放下。

  今時今日,走進河西農場萬畝枸杞地,放眼望去,枸杞林近在眼前,順著空氣中散發的陣陣果香,只見如櫻桃般大小的枸杞密密麻麻地掛在枝頭,顏色鮮紅清透,顆粒飽滿,令人饞涎欲滴。摘一顆鮮枸杞放在口中,一股甘甜的汁液流入口中,淡淡的清香沁入脾肺,鮮嫩的果肉入口即化,口感極佳。

  為了調整區域的種植結構,李青川依托當地的地理優勢,運用科技手段,加大了紅、黑枸杞種植規模,使其成為農戶增收、企業增效的主導產業。除此之外,引種藜麥試種成功之後,藜麥的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已成為繼枸杞產業後的第二大產業。據李青川介紹,2018年,公司農戶人均收入達到了12000元,實現了增產增收。

  記者從格爾木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了解到,2019年,格爾木市枸杞種植面積已達到10.1萬畝,已建成制乾、色選、包裝等生產線,基本形成了從種植、管理、服務、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藜麥種植面積0.81萬畝,已研發藜麥粉、藜麥麥片、藜麥醋、藜麥酒等產品。目前,格爾木市枸杞、藜麥等特色農產品種類日趨豐富,形成了產、加、銷有機配套、有序競爭的良性發展體系。

  據該局副局長田志明介紹,近年來,格爾木市在提昇構杞生產質量上下足了功夫,按照發展綠色有機構杞,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思路,建立枸杞病蟲害監測預警機制,推廣普及枸杞潔淨化自然晾曬技術。建設500畝高標准有機枸杞水肥一體化配套設施工程建設(配套滴灌設施、自動施肥設施)等。進一步促進產品加工過程更加科學規范,減少加工過程“二次污染”問題,提高枸杞產品優質率。同時,開展有機肥全替代化肥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點,進一步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推進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構建出高效、安全、循環、集成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體系。

  不僅是格爾木市,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青海省枸杞產業立足柴達木盆地特有的土壤、氣候等地域優勢,以綠色為主,不少枸杞種植戶堅持有機種植,追求品種優良化、生產規模化和產品品牌化。

  與此同時,圍繞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青海省開發出有機枸杞乾鮮果、凍乾枸杞、枸杞汁、枸杞粉、枸杞籽油軟膠囊及枸杞酒等系列產品,取得幾十項科技成果和專利。一批種植和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應運而生,形成了一個由種植、精深加工、包裝、銷售各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產業鏈。

  枸杞種植產業不單單體現在經濟價值上,還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隨著枸杞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在柴達木盆地數十個綠洲及周邊地區形成了集中連片的枸杞經濟林,荒漠半荒漠地帶已被枸杞經濟林披上綠裝,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