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當猛將 高質量發展做先鋒──『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武清區發展成就綜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陳忠權 編輯:付勇鈞 2019-09-12 09:20:56

內容提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武清上下團結一心、接續奮斗,使昔日遠郊小縣一躍成為了現代化新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武清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砥礪前行、拼搏奮進,用產業轉型、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豐碩成果,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武清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武清開發區龍頭帶動作用增強。

唯品會等電商企業齊聚武清。

中國鐵總主數據中心項目魅力十足。

天津北方網訊:美麗武清,生態武清,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千年運河貫通南北,高速路網通達四方;國家級開發區迅速崛起,生物醫藥、大數據產業全面起航;大黃堡濕地魚翔淺底,津北森林公園鳥語花香;佛羅倫薩小鎮高朋滿座,京津城際站臺熙來攘往……深沈厚重的人文底蘊、開放包容的現代氣息相得益彰。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武清上下團結一心、接續奮斗,使昔日遠郊小縣一躍成為了現代化新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武清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砥礪前行、拼搏奮進,用產業轉型、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豐碩成果,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融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累計承接首都項目9961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如春風吹綠了雍陽大地,如細雨滋潤了武清城鄉。

武清區發揮地處京津之間的特殊區位優勢,強化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積極謀劃推動“通武廊”區域合作,加快交通一體化建設,努力在協同發展中當先鋒、當猛將、唱重頭戲。

落戶在武清京濱工業園的海納川海拉車燈公司,是一家專門為北京奔馳配套生產車燈的企業。武清工廠負責人鄭靖龍笑容滿面地說:“企業注冊地、工廠原來都在北京,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我們把工廠遷到了武清,產能擴大,年產量達到30萬套,企業效益大幅提昇。”

武清區副區長劉東海介紹,為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疏解,武清區在北京常設招商機構,在做好招商推介的同時,全力服務項目資源的疏解落戶。近年來,武清區累計承接首都項目9961個,引資到位額1009億元。

圍繞解決項目、人纔後顧之懮,武清區積極搭建產業對接平臺,優化審批服務流程,讓企業發展無懮;實施北京高層次人纔獎勵政策,購房、落戶、入學均有扶持政策。

武清區全力種好“通武廊”試驗田,三地高層對接、部門協作,在交通、教育、醫療、環保、人纔、產業等多方面協同發展,試驗田生機勃勃……

──共同培育產業基礎。舉辦三地產業協同發展懇談會、“通武廊”工業設計高峰論壇、科技創新成果對接活動,人纔招聘、創業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吸引大批高素質人纔,區域間創新要素加快流動。

──共同優化社會服務。組建了基礎教育共同體和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特殊教育聯盟,12家醫院成為跨省市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定點醫院,京津冀老人在武清頤養天年。

──共同搭建基礎環境。三地聯防聯治守護藍天碧水,服務三地的大沙河公交樞紐站投入使用,一批斷頭路首先對接,旅游節、書畫名家邀請賽、非遺文化交流展等促進了三地文化融合。

武清區發改委主任陳建江表示,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武清區全力向北京方向靠攏,積極承接、服務、融入,唱好推進協同發展這臺大戲。目前正在高標准規劃建設京津產業新城和國家大學創新園區等載體平臺,讓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武清結出更多碩果。2018年,武清區地區生產總值1226.5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28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3591元。

紮實推進創新驅動戰略

“一區四園”引資共計3600億元

走進擁有三個國家級品牌的武清開發區,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一棟棟現代化廠房林立。

武清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紹鋒介紹,開發區成立於1991年,28年來累計吸引投資1200億元,引入企業5400家。201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53億元,稅收85.5億元,聚集了一大批生物制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此外,京濱工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京津科技谷產業園等四個市級示范園區發展齊頭並進,累計引進項目8000餘個、引資2400億元。“一區四園”為武清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支橕。

天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坐落在武清開發區新興路1號,負責人介紹說,這裡匯聚了天津大學高精尖技術力量,讓最新科研成果在武清孵化,目前共孵化企業10家,衍生企業6家。

武清區紮實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取得累累碩果。

──持續深化產學研用合作,與北京大學、中科院化學所等80個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落實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53個;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已發展至9791家;

──發展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15家,入駐創業團隊200餘個;

──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27家,吸引“海河英纔”2.8萬人;

綾致時裝、紅日藥業、諾禾致源、中國鐵科院武清產業基地……武清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產值過億元企業174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16億元。

武清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京津冀游客潮湧而來。

佛羅倫薩小鎮成為時尚一族購物天堂:年接待游客近600萬人、銷售額30.3億元;吸引阿裡巴巴、唯品會等電商龍頭700餘家、年銷售額超1500億元;北運河郊野公園、V1汽車世界等一批休閑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超1000萬人次。

“京津之腎”得到保護修復

成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天藍水碧,蘆葦茂密,鳥兒翱翔……初秋的大黃堡濕地充滿野趣。百餘平方公裡的“京津之腎”涵養著整個京津冀。

大黃堡濕地核心區,兩個重要污染源──英力公司、京津農藥廠,已被徹底拆除,夷為平地。

大黃堡鎮安監站負責人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專門拆遷專業隊伍,聘請專家指導開展污染源安全拆遷,“毒瘤”被切除了,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下一步,將對廠區土壤進行修復,盡快恢復原生態。

武清區副區長徐繼珍介紹,為落實好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武清區打響了大黃堡濕地修復保護攻堅戰,全面啟動翠金湖、燕王湖違建拆除,積極開展核心區土地流轉、生態補水、野生動物保護等,濕地生態涵養能力不斷提昇,目前濕地內共有植物221種、魚類32種、鳥類199種。

近年來,武清區下大力氣改善生態環境,給市民提供最好的生態產品。走在武清,仿佛走進一個綠色王國。

永定河國家濕地公園249公頃,賞綠、觀景、親水、看鳥;南湖綠博園佔地5700畝,全國各地園林景觀,美不勝收;津北森林公園銀杏、國槐、白蠟等樹木8000畝,成為京津冀天然大氧吧……

從北京到天津,天藍水碧看武清。

為保護生態環境,武清區鐵腕治污,大氣污染防控力度逐年加大,“兩斷三清”“散亂污”企業735家;嚴格落實河湖田“全面掛長”要求,完成213公裡重點河道治理,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在全市率先建成“無煤區”,今年以來二級天氣達到141天,達標率61.6%。武清先後獲得了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榮譽,成功承辦了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

80%以上的財力用於民生

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舉一動系民生。

為改善民生,武清區捨得花大錢投入,把80%以上的財力用於民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

8月26日,武清區光明道中學建成後首次接收新生。整潔優美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令人耳目一新。校長周建國介紹,光明道中學是區政府投資7500萬元新建成的一所初中校,辦學規模為30個教學班,專門為南東路以東、光明道以南、翠亨路以西、前進道以北區域的學生服務,徹底解決了該地區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缺憾。

武清區教育局局長趙學斌介紹,今年秋季新學期,武清新建成的6所校(園)全部投入使用,總投資超過1.5億元,緩解了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以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遠”問題。

一邊安排“小”,一邊照顧好“老”。

在河西務鎮碼頭村,有一家幸福大院,專門為村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就餐、健身、娛樂等多項服務。武清區民政局局長劉振明介紹,全區城鄉養老體系已基本建成,其中,在農村興建80多所幸福大院,20所已經成為市級樣板,年內還將再新建5所農村老人幸福大院。

就醫看病是百姓大事,武清區全力改善醫療條件。

2018年12月29日,武清第二人民醫院喜遷新址。新二院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床位400張,總投資3.8億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二級綜合醫院。

院長徐繼東高興地說:“新院配備了國內一流先進醫療設備,與市內多家三甲醫院建成合作醫聯體,專家定期來院坐診,武清百姓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搶抓機遇擔當作為 加快建設美麗武清

武清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武清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性窗口期,銳意進取、接續奮斗,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始終堅持高起點謀劃,增強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武清聚集優勢、借勢發展提供了最現實的機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們認清職責使命,堅持高起點、高站位,立足協同發展“大棋局”,把握“當先鋒、當猛將、唱重頭戲”要求,突出武清特色,啟動實施2035發展戰略研究,謀劃推動“通武廊”區域合作,推進京津產業新城、國家大學創新園區等平臺載體規劃建設,加快打造京津發展主軸“一軸四城”重要節點。通過深入謀劃和主動拼爭,累計承接首都優質項目近萬家,推動“通武廊”三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和88個專項工作協議,人纔掛職交流、教育聯盟合作、醫療資源共享等一批合作項目務實開展,“小京津冀”試驗示范效應逐步顯現。

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提昇發展質量效益。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們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全區發展向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邁進,綜合實力走在了全市前列。創新要素呈現聚集態勢,累計培育規模超億元科技企業390餘家,落實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53個。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016億元,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電商龍頭及關聯項目超過700個,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

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始終把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抓手,紮實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攻堅戰,全區環境面貌持續改善。735家“散亂污”企業“兩斷三清”,在全市率先建成“無煤區”,今年空氣質量大幅提昇。嚴格落實河湖田“全面掛長”要求,完成213公裡重點河道治理,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大黃堡濕地修復保護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京津之腎”生態涵養能力不斷提昇。連續多年每年植樹造林10萬畝以上,林木覆蓋率達到38.5%,成功承辦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堅持每年實施20項惠民工程,將80%財力用於民生事業,推動資源配置向基層傾斜。教育現代化達標工程全面完成,成功創建全市首個國家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513家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規范化管理,醫聯體建設達到全覆蓋。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建成設施農業7.8萬畝,被評為國家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首批106個結對幫扶困難村全部建成市級美麗村莊,476個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完成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和體育中心建設,連續多年承辦天津馬拉松賽、環中國自行車賽等賽事,榮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和市級文明城區稱號。

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凝聚乾事創業強大合力。我們堅持把從嚴治黨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層層壓實主體責任,推動管黨治黨向縱深發展。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等不靠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規范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各項要求,推動各級深化學習、對標對表,知行合一、擔當作為。加強制度體系建設,修訂完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包聯工作責任體系》《農村基層有效治理標准化體系》,選取一批鎮街、村居啟動實施標准化試點建設,推動壓力熱度一貫到底、各項工作規范開展。加大乾部隊伍教育管理監督力度,制定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6方面22項具體任務,嚴懲不作為不擔當現象和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為全區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亮點1 鐵科院軌道交通產業基地:國家重點打造項目

在武清開發區四期,有一個赫赫有名的項目,業界高度關注,這就是中國鐵科院軌道交通產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該項目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點先進制造業企業,主要從事新材料電子信息產品、節能環保產品、通信信號電子信息產品、工務工程產品和移動裝備產品的研發制造。

該項目總投資22億元,分為四期建設,目前一二三期已投產運營。其中,一期投資4億元,佔地102畝,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建設4棟廠房和5棟配套設施,從事新材料產品研發制造。二期佔地157畝,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從事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設備及基礎設備研發制造。三期佔地92畝,從事鐵路制動系統配件制造。四期佔地174畝,從事鐵路扣件產品制造,現已完成土地證辦理,目前正在進行規劃方案設計。

鐵科縱橫(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鐵科院軌道交通產業基地項目,主要從事高鐵和地鐵的鋪地材料、摩擦材料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主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已研發出了每小時160公裡速度等級的DK13S制動控制裝置、粉末冶金閘片以及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等新技術,為鐵路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重大裝備研制提供有力支橕,同時為加快融入天津軌道交通建設,促進天津產業轉型昇級作出積極貢獻。

亮點2 市民服務中心:進一家門、辦百件事

在武清區雍陽西道上有一座淺黃色大廈,特別漂亮,這裡就是廣受百姓歡迎的武清區市民服務中心。大樓於2016年5月31日正式開放啟用,真正實現了百姓“進一家門、辦百件事”。

為進一步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切實解決政府職能機構相對分散,群眾辦事難、跑腿多等問題,武清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堅持“行政主導、社會參與”工作思路,在整合區內公共服務資源的基礎上,成立開放式、綜合性、智能化的市民服務中心。

市民服務中心設有綜合服務、婚姻家庭服務、8890便民服務專線、公共資源交易、企業發展服務、老年服務、婦女兒童社會服務、青年之家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社會服務以及正在籌建中的公安出入境管理服務等11個服務平臺,涵蓋39項服務功能、115個服務項目。

自開放啟用以來,市民服務中心秉承以群眾需求為工作導向,以群眾滿意為工作標准,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次性告知”辦事模式,切實為廣大群眾營造高效、便捷、優質、規范的服務環境。

該中心完善助殘輪椅、便民復印、醫藥急救、圖刊閱覽等多項便民設施,增設非機動車停車區、減速帶和隔離樁,保障辦事群眾出入安全。還根據不同辦事類型進行疏導、分區,主動開展引導式服務,確保公共大廳井然有序,全方位為辦事群眾提供周到、貼心服務。(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