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七十年 共築中國夢·騰飛時代篇】默默耕耘 為『稻』癡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津雲·爾城工作室 編輯:李松達 2019-10-05 14:40:00

內容提要:我是來自北方的一粒稻種,每一根青莖的柔韌,曾經卻無法擺脫品種的低微,我敵不過風雨,敵不過蟲害,我,只能靠天吃飯,民以食為天,農業育種是保障民生的底線,億萬中國人,在期盼著我。

  我是來自北方的一粒稻種,每一根青莖的柔韌,曾經卻無法擺脫品種的低微,我敵不過風雨,敵不過蟲害,我,只能靠天吃飯,民以食為天,農業育種是保障民生的底線,億萬中國人,在期盼著我。

  華澤田,這個已經年過花甲的老者,是國家粳稻中心主任,在他的以及記憶中,飢餓就是童年時的主題。從懂事時候起到成人,總是伴隨著怎麼能吃飽肚子的問題。而他和老一輩育種家,是有這種願望,希望用自己的技術。要解決,科學技術生,來解決我們吃飯的問題。

  從上世紀60年代末,新中國第一批育種人,立下志向,要研究出適宜國家需要,人民需要的北方雜交粳稻。改變中國人依靠外國品種的歷史。就是他們,這些科研育種人讓我的生命,有了內涵。這些家伙兒,倔強得很,他們為了中國人能填飽肚子,一代又一代,開始了艱苦的研究。他們把我帶到了海南南繁。

  “那個時候,海南,很原始的狀態,生活物資非常奇缺,筷子都買不著,我們來了以後,燒柴,自己上山去看,非常辛苦,當時交通非常不發達,從沈陽到這邊,那七八天。寫信寄出去,最少一個月纔能有回信”老專家們說起當年的故事,歷歷在目。他們,離鄉背井,拋家捨業,培育著我,守護著我,我生命的方式,也在為了我們這個國家,而改變著。每日播種、插秧、護苗、雜交,記錄,還要隨時預防老鼠、鳥類、疾病、大風等等對我的破壞,稍有問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心血,就會前功盡棄。幾十年代來,他們這些家伙兒,也從青絲熬成了白發。每到春節,都是育種最忙碌的時候,家總是回不去的。

  “那一年,大年三十兒,我們就爬上樓頂,遙望著北方,那是家的方向,可是回不去啊,老人、孩子,想起來很難受!”眼淚潤濕了他們這些錚錚鐵骨。這就是他們,離家鄉,踏泥濘,涉水塘,刻滿一生的滄桑,揉進稻田的芳香,青春的夢想,歲月的匆忙,是為了天下的糧倉,為了國家的希望。可成功,卻不是輕易而來,失敗是常有的事!

  “搞育種的每一個品種,也得經過十年,你人生能有幾個十年!這是沒有止境的。搞水稻育種的,比水稻生產,要辛苦得多,幾千個品種,都是人工,我們老是在不斷的種,不斷的收,地裡有成熟的,有剛播種的。”他們望著稻田,那是心裡的牽掛,也是歲月的磨礪……

  我,搖搖晃晃,那是在學習站立。等到生命的果粒有了內涵,就會自然把脊背壓彎,那含蓄的低垂是一種成熟的謙卑。我,就是他們留在人間的心血,是歲月留下的粒粒斑痕。一代又一代,為了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可敬的育種人,艱難前行,不折不撓,終於天隆優619等優質雜交粳稻品種研發成功,更是為天津小站稻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70年,我在成長,你在變老,這片金燦燦的稻田,正是你我的見證,我說,我要眺望遠方,你說,我願俯首躬行。我說,我要走入繁華,你說,我甘心腳踏泥濘。年年歲歲,耕耘寂寞的土壤。歲歲年年,守護希望的田野,收獲的是人民的幸福。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