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小學靠什麼獲得『中國質量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李宏 張國聖 編輯:李松達 2019-10-09 10:53:25

內容提要:在同一堂課上,教科學的老師帶領學生做實驗,了解聲音的產生原理和音量大小;教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噪音對人體的危害,培養安靜用餐的習慣;教體育的老師創編以自助午餐為主題的藝術操,示范端盤、取菜和放筷子等動作。這是怎樣的一堂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三年級的多名教師,針對自助午餐時學生高聲喧嘩的問題,共同開設了一堂以『讓聲音小一點』為主題的道德與法治課。

  在同一堂課上,教科學的老師帶領學生做實驗,了解聲音的產生原理和音量大小;教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噪音對人體的危害,培養安靜用餐的習慣;教體育的老師創編以自助午餐為主題的藝術操,示范端盤、取菜和放筷子等動作。這是怎樣的一堂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三年級的多名教師,針對自助午餐時學生高聲喧嘩的問題,共同開設了一堂以“讓聲音小一點”為主題的道德與法治課。

  這種合作教學只是謝家灣小學教學改革中的一個小環節。近年來,謝家灣小學創新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育人方式,融合實施國家、地方和校本三級課程,構建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教育教學體系。2018年,學校“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素質教育育人模式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這也是全國教育領域的第一個中國質量獎。

  課堂教學有了多種模式

  傳統課堂上,每節課通常由一個老師單獨完成。謝家灣小學把課堂教學作為改革重點,鼓勵學科關聯性強的教師合作教學,由兩名或多名教師協作打造“合作式”“差異化”“應用式”等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一堂課傳授多學科知識,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在一年級語文課《影子》的課堂上,老師讓接受新知識相對較慢的學生朗讀糾錯,確保“讀准字音”;讓學生觀察練習,確保“會寫4個生字”;組織同桌玩識字游戲,確保“會認11個生字”,從而讓讀寫認都達到課標要求。對語言表達能力強、接受新知識相對快的學生,老師則編兒歌描述與影子相關的生活情景,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讓同學們一起討論“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引導他們拓展知識面。

  講授四年級的《認識平行四邊形》時,老師展示平行四邊形實物、圖片,引導學生討論;探究環節讓同學們通過測量歸納出平行四邊形邊和角的性質,通過用壓舌板、積木和工字釘等材料制作平行四邊形,體會其易變形的特性。學生做完這些後,推薦一人介紹探究結果,其他人補充修正,老師則負責點評和歸納總結。“我們沒有填鴨式地灌輸知識,而是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己建構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四年級三班的數學老師伍麗霞說。

  六年級學生學習“比例”的概念後,老師鼓勵每位學生按照比例制作蜂蜜柚子茶等飲料、根據黃金分割比例幫助媽媽選擇合適的高跟鞋。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老師一味強調的“講、練、背”的枯燥做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有的結論是對的,有的不對,自己總結後再經過老師點評,理解起來就容易,記得也更牢。”四年級三班的學生藍天說。

  過去,一名老師往往教多個班的同一門課程,老師與每個班的學生交流時間都比較少。謝家灣小學探索一名老師教一個班的多門課程,教師與學生接觸時間更多,既促進師生交流,又促進不同學科間的教學方法和知識互補。

  教體育的郭老師以前教6個班的體育課,課改後他教一個班的數學和體育,將跑步、跳遠等體育運動元素融入加減乘除教學中,同學們學習興趣大增。這個班的數學成績在全年級20個班中一直名列前三,獲得學生和家長一致認可。

  融合拓展課程體系

  大多數小學現在都開設了三級學科課程,科目偏多、內容交叉重復。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介紹,謝家灣小學在確保國家課程標准、內容不減不降的前提下,把地方、校本課程融進國家課程,構建以學科課程為核心、社團課程為補充、環境課程為基礎的新型課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小梅花”一體化課程體系。“這樣做既避免了交叉、重復和脫節,又有利於學生進行綜合性和跨學科學習。”劉希婭說。

  語文課和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後,老師會先講授語文課關於辦小報的基本知識,等學生收集整理創作小報的素材後,再講解信息技術課關於用電腦制作電子小報的知識。同學們通過辦報既訓練了語言文字組織能力,又學習了基本的電腦操作。學校將六年級下冊語文課中《難忘小學生活》同品德與社會課中《再見,我的小學生活》整合成為一堂課進行教學,生動地表達孩子們對小學生活的難忘記憶。

  通過改革,謝家灣小學將三級課程體系的十幾門課程整合為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科學、藝術等七門課程,只用原來60%的時間即可完成國家課程標准要求,節約出來的時間用來引導同學們開展學科專題活動和社團活動。

  畫沙畫、做航模、跳拉丁舞、拼七巧板、學電腦編程……每天下午兩點,學校各功能室裡熱鬧非凡,不同年齡、不同班級的孩子們因為同樣的興趣,在同一個教室裡一起參加社團活動。現在的謝家灣小學共有生活實踐類、藝術創作類、思維拓展類、體育鍛煉類等200多個社團,幾乎每個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社團。

  辯論賽、演講賽、新聞評論、超市購物等500多個學科的專題活動,同學們不僅樂於參加,還潛移默化提昇了他們的生活能力、認知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一至六年級的語文專題活動都有辯論活動,每個年級根據同學們的接受能力設置辯論教學目標,結合課程內容和生活熱點設置主題,以辯論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語言交流、邏輯思維和運用知識等能力。六年級設置的“生二孩利大還是弊大”“事業型家長和居家型家長哪個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等話題,還引起了很多學生家長的興趣,他們特別想通過辯論了解自己孩子的態度。

  “很多情況下,人們把德智體美勞劃分為不同學科不同課程,實際上人的德智體美勞,人的精神、素質和能力是不可分的。怎樣把思想性、道德性、知識學習、身體鍛煉、情緒愛好、興趣養成融為一體?這非常值得我們探索。”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說,“謝家灣小學探索的課程整合改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這是學校的創新和創造。”

  讓孩子們真正實現“快樂學習”

  如何讓孩子們充滿興趣地學到知識?謝家灣小學用許多細小的事情來影響和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學習的環境和過程中找到樂趣。

  學校取消了統一的上下課鈴聲,讓每個班級自主安排時間;取消了全校一個步調的大課間操,改由各班級自己創編課間操;每節課也不再統一為40分鍾,而是按不同的課程劃分為30分鍾,60分鍾和120分鍾。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往往較短,老師在上課20分鍾後就組織課間休息,讓他們更容易適應小學生活。

  長短課的靈活調節,保持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也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針對以往學生戶外運動量不夠,“小眼鏡”“小胖墩”多的問題,學校將體育課由原來每周3節、每節40分鍾改為每天一節、每節60分鍾,幾年堅持下來,學生近視率明顯降低、超重學生明顯減少。

  謝家灣小學的校園裡,處處都著意營造“樂學”氛圍。在學生照片牆上,定期更換同學們在學校的生活照,每個人都有展示的機會;樓道、會議室、校長辦公室,展示著各種學習作品,同學們可以互相觀摩學習。學校老師也及時挖掘發現好人好事,並在集體朝會、學校公眾號、校長公眾號、教師群、家長群等多種平臺分享。

  在全天開放的大禮堂、博物館和聊天室,在操場、過道和綠化帶都安放了桌椅,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讀寫講練。學生的長方形課桌改為了圓弧課桌,便於學習討論;老師上課從講臺“站樁”變成了走進學生中間交流、參與學生學習討論,課堂洋溢著師生積極互動、相互啟發的氛圍。

  “我們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劉希婭說。謝家灣小學實行小乾部人人輪流當、合唱節人人上舞臺、體育課人人進賽場、領獎臺人人受表彰。通過“人人參與”,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綻放光彩。抽樣調查顯示,謝家灣小學95%的學生感到在校學習“很快樂”。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