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的由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王昊 編輯:靳永鋒 2019-10-11 16:22:01

內容提要:南開校名因何而來,歷史上有什麼變化,也許並非人人都能知道。其實,南開初創之時,並不稱為南開,而是幾易其名的。

南開校名因何而來,歷史上有什麼變化,也許並非人人都能知道。其實,南開初創之時,並不稱為南開,而是幾易其名的。

大家知道,南開學校源自嚴氏家館。1898年天津學界耆宿嚴修(字范孫)禮聘剛剛從海軍退役的張伯苓來家館教授其子侄西學,盡管當時的嚴氏家館並未改變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但嚴館內學生可以領略西學知識,確實開了近代天津、乃至中國新式教育的先河。從歷史角度看,位於天津西北城角文昌宮以西的嚴氏宅邸確為日後南開學校的發祥地。

張伯苓執鞭嚴氏家館後,其新穎的教育方法和實用的教育內容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1901年天津著名商業“八大家”之“益德王”(王奎章、王益孫父子)家,也聘請張伯苓任教。當日嚴館、王館有學生十餘人,張伯苓上午授課於嚴館,下午授課於王館,用他自己的話講那一段時期是“南開之胚胎時期”。

1904年初,在天津主持“新政”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委嚴修以直隸學校司督辦一職,授其擘畫新式教育。同年8月,嚴修、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後,即將嚴氏家館和王益孫家館合並,招收新生,並於當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學。校捨仍在嚴宅偏院,當時校名初稱“私立中學堂”,學校建築費用、用具費用,以及常年經費分別由嚴王兩家捐助。張伯苓出任學堂監督,學校除監督、教員領取薪金外,其餘均為義務。一個學期過後,學校各項工作漸漸步入正軌,是年冬,校名改為“私立敬業中學堂”。1905年年終,學校再次更名為“私立第一中學堂”,至此學校三易其名。

1906年天津邑紳鄭菊如以天津西南水閘旁空地十餘畝捐助學校,因此地位於德國人漢納根(Hanneken)開設的大廣地皮公司界內,起初德人不肯相讓。後經張伯苓與其幾經交涉,遂將鄭氏所捐之地換成電車公司旁邊一塊空地;這片地位於天津城西南的開窪地帶,向有“南開窪”之稱。經過這一番周折後,學校在此起建校捨。1907年秋,由嚴宅遷入新校捨,學校因所在地名改稱“私立南開中學堂”;這是學校稱“南開”之始。學校遷到新校址後,校捨得到擴充,生員增加,私人捐助也有所提高,學校繼續擴充發展。

令人感興趣的是,一向以私立名校著稱的南開學校亦曾一度改稱公立。1911年前後,由於當時政權更易,使得學校的私人捐助銳減,學校日常開支難於維持。鑒於南開學校經費緊張的困狀,當時的直隸提學使傅增湘將天津客籍學堂、長蘆中學堂歸並南開,並將客籍學堂經費每年2800餘元、長蘆中學堂經費每年銀8000兩歸南開支用;此時幸得公款維持的南開學校,遂校名改為“公立南開中學堂”。不過,南開這段公立時期並不很長。民國後,政治和社會秩序漸趨穩定,南開所獲私人捐助再次得以增加,學校發展加快。到1917年,“中學日形發達,學生滿千人”,南開學校從此進入了發展時期。1918年張伯苓赴美考察大學教育,1919年嚴修、張伯苓等人籌建南開大學。南開中學、南開大學成立後,張伯苓等人又先後於1923年成立南開女中,1928年設立南開小學,1936年創辦重慶南渝中學(1938年改稱重慶南開中學)。到新中國成立前,南開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完整的系列學府,包括大學部、中學部、小學部,分布於天津、重慶等地,各部都是南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為南開教育創立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