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師生立足人纔和技術優勢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 『頂天立地』 南開大學以智報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孫啟明 編輯:李松達 2019-10-13 08:16:40

內容提要:這個國慶假期,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本科生張家釋哪兒也沒去,在學校觀看國慶閱兵直播,激情澎湃;為備戰一場專業國際比賽,苦練英語。

  天津北方網訊:這個國慶假期,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本科生張家釋哪兒也沒去,在學校觀看國慶閱兵直播,激情澎湃;為備戰一場專業國際比賽,苦練英語。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張家釋所在團隊在2019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天津國際邀請賽中,摘得“@Home”(家庭組)比賽單元的SSPL標准平臺組冠軍。但他對此並不滿足,立志成為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人纔。與他的志向一樣,物理學院伯苓班17級學生李藍星也激勵自己不斷攀登科研高峰,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他們只是眾多南開學子的一個“他”和另一個“他”。作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一員,邁入百年的南開大學立足學校人纔、技術優勢,積極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把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天津濱海新區創新計劃,服務區域經濟、地方經濟建設作為學校長遠發展戰略。南開園流行這樣一句話:“做學問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瞄准國家需求、追蹤世界前沿;“立地”,就是緊貼中國實際、服務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南開師生在科研中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學術前沿,又夯實基礎研究,努力在自主創新上出一流成果、攀世界高峰、強中國脊梁。

  “知中國、服務中國”的百年傳統

  “知中國、服務中國”是百年南開大學的優秀傳統。1928年,南開大學成立9年時,校長張伯苓主持制定《南開大學發展方案》指出,“吾人為新南開所抱定之志願,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吾人所謂‘土貨化’南開,即以中國歷史、中國社會為學術背景,以解決中國問題為教育目標的大學。”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任南開大學校長的楊石先響應“勇於承擔國家任務”的號召,毅然放棄深耕幾十年的藥物化學研究,轉入農藥化學等國家迫切需要的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楊石先的科研助手、南開大學教授李正名,牢記恩師“化學要為中國的經濟繁榮、學術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囑托,始終把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開發研究與產業化緊密結合起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場小麥鏽病在我國西北地區爆發並迅速向全國蔓延。“管用的藥被外國壟斷,價格炒到每噸100多萬元,農民根本用不起,看著莊稼減產只能乾著急!”李正名目睹現狀,心急如焚。臨危受命,作為全國攻關組負責人之一,他帶領團隊開始了高效殺菌劑FXN新工藝的研究,歷經4年多的艱苦付出,終於攻克技術難點,產品投放市場後,質量和效果均優於國際標准,而成本僅為進口農藥的四分之一。此後,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李正名還主持研制出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效綠色除草劑“單嘧磺隆”,填補了國內外谷田除草領域的長期技術空白,經過多年大面積示范推廣試驗,使我國北方重要的耐旱作物谷子增產30%以上,取得了良好效益。   

  同樣是科學春天與理性覺醒的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和多元所有制結構的形成,分配領域出現了多種分配方式。1984年10月中央提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論斷後,時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的谷書堂即在次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上,作了按勞動貢獻分配為主線的大會發言。此後,他進一步從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市場經濟現實出發,考慮到其他生產要素同樣對財富的創造做出貢獻,理應根據各自貢獻進行分配,進而形成“按各種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的思想。

  這一重要的理論概括,與我國當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而必須實行公有制為主導的混合經濟體制的現實一致。谷書堂與一批南開經濟學者的理論創新有力印證、推動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現實社會生產力的解放。

  南開智慧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時間跨入新世紀,南開大學進入了以注重質量和特色為主要內容的內涵發展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南開大學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鎮,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部部長梁琪介紹,5年多來,南開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50個,南開學人領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中國APEC研究院”“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人權研究中心”“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院”等智庫機構,承擔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項目1400餘個,為各級黨政機關提供高質量決策諮詢報告500多份。

  同時,學校大力發展應用型文科和新工科,著力構建有南開特色的現代工學體系,新組建了金融、材料、統計、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學院,並大力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開展生態文明、大數據、智能科學研究。

  在構建科研平臺和智庫的基礎上,南開大學產生了一批具備高顯示度、高影響力的標志性創新成果,部分成果實現歷史性突破:曹雪濤院士團隊的成果“炎癥性免疫反應的新型分子與細胞機制”入選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方勇純教授團隊在“橋式吊車”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實現安全生產、節能減排、降低人力成本產生重要影響;現代光學研究所研發“全光纖近紅外光譜儀”,解決“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在軌航天器有害氣體檢測難題,助力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陳軍院士團隊開展先進電池材料與技術研發,為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儲能電站等能源清潔高效利用、低碳節能減排發展作出貢獻……

  據了解,目前南開大學計劃建設10個交叉科學中心,通過創新學科組織模式,打破傳統學科間的壁壘,以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促進學科交叉創新和群聚發展,形成一批新的學科制高點和增長點,構建南開特色的交叉研究體系。“新能源轉化存儲交叉科學中心”已經組建完成,其他兩個交叉科學中心也已經基本論證完成,將於近期啟動建設。

  喝海河水長大 孕育海河人纔

  南開大學順應國家發展新階段新特點新要求,科學分析並准確把握發展進程中的主要矛盾,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深入實施重點領域綜合改革,讓南開智庫、南開人纔更好地服務社會。

  南開大學伯苓學院副院長段文斌介紹,南開是首批進入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高校,目前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科、經濟5個以老校長張伯苓命名的“伯苓班”,按照新的辦學模式和培養方案,造就基礎好、能力強、素質高的理學基礎學科學生,使他們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纔。“伯苓班每屆每班只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采取小班授課,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了‘課堂知識傳授—社會調查實踐—創新能力訓練’三管齊下,價值觀培育貫穿其中的培養模式。”段文斌說,南開“伯苓班”為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助力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適應和引領時代發展的未來人纔。

  去年5月16日,南開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該學院根據人工智能學科特點,充分發揮理科優勢和機器人等智能系統的研究經驗,制訂突出工程特色的人纔培養模式,致力於建設成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一流的人纔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基地。

  今年9月17日,在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倒計時30天當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說,科教融合、科技創新是一所大學的重大責任和努力方向,科技創新在研究型大學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科技創新的基礎是學科、是人纔。為此,南開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提出實施“4211卓越南開行動計劃”,作為南開新百年的頂層戰略和發展引擎。“4”是制訂實施“文科振興”“理科提昇”“工科攀登”“生醫發展”四大計劃;“2”是構建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兩大獎勵體系;第一個“1”是在校內建設十大交叉科學中心;第二個“1”是在海外攜手世界一流大學打造十大聯合研究中心。

  “4211計劃”的提出令南開學子們無不歡欣鼓舞。“學校歷來重視對學生學術及科研能力的培養,‘4211計劃’實施後,相信在這方面將會有更大的投入。作為在校學生,我們是受益的一代,未來也必將用自己所學回報社會、回報國家。”李藍星表示。

  “南開大學是喝海河水長大的,我們立足於天津,在充分發揮高校的學術優勢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也會責無旁貸地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橕。”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表示,南開大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托學校人纔、智力綜合優勢,積極承接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研究課題,並努力構建起一個大學與政府、企業、社會良性互動的高水平科研平臺。(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