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建校百年 校友重游故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新報信華 編輯:孫暢 2019-10-18 08:43:25

內容提要:10月17日,南開大學終於正式迎來百年華誕,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花團錦簇,大中路上、老校鍾旁、石先樓前、馬蹄湖畔,各界校友在這裡撫今追昔,流連忘返,共敘情懷,共同慶祝百年校慶日的到來。

  “校園護照”打卡

  天津北方網訊:10月17日,南開大學終於正式迎來百年華誕,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花團錦簇,大中路上、老校鍾旁、石先樓前、馬蹄湖畔,各界校友在這裡撫今追昔,流連忘返,共敘情懷,共同慶祝百年校慶日的到來。

  學校特別策劃推出了“持‘校慶護照’游園打卡 重溫南開記憶”大型校慶主題游園活動,學校為每位返校校友准備了一本“校慶護照”,“校慶護照”分為八裡臺校區的“大中路站”、“主樓前廣場站”、“第二主教學樓站”、“敬業廣場站”等六處,以及津南校區 的“復古建築群站”、“西南聯大園站”等六處,泰達校區的“泰達校區站”,13處服務站串聯了三個校區的主要景觀、重點建築。校友們手持這本護照,尋找到相應的服務站蓋章,讓闊別母校多年的萬千校友,以集章的方式再游南開園,感受母校變化,重溫南開記憶。

  記者在現場看到,特殊的集章方式、熟悉的校園景觀、溫暖的南開記憶使校慶護照游園活動吸引了眾多返校校友。各年齡段校友紛紛合影留念,現場氣氛熱烈。

  參加活動的南開校友祁寧冬是旅游學院旅游經濟管理85級畢業生。他從珠海趕來,為母校慶生,高興地展示了自己的“校慶護照”,“護照打卡蓋章活動讓我重走南開,看到了南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很受觸動。一生南開人,一世南開情。百年南開給了我們太多驚喜,也是我們內心的情感寄托。祝福百年南開越來越好,永遠昂揚,永遠向上。”

  80多歲的南開校友59屆化學系張元中、呂家琪分別從北京、上海趕來,他們激動地說道:“南開,是難忘的回憶。祝百年南開越辦越好,日新月異。”

  老校友故園重聚

  昨天一大早,馬蹄湖畔,92歲的劉國信在遠遠看見老伙伴89歲的劉承禔後,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揮了揮手,上去和老伙伴緊緊擁抱。

  作為1949級化工系的老校友,劉承禔告訴記者:“今年也是我們入校七十周年紀念,返校意義重大。”劉國信還特意戴了一頂八十周年校慶紀念的帽子,“每一次校慶,我們都會結伴回到南開,重走過去的路。”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畢業後,劉國信和劉承禔都一直深愛著母校,“我們以前入學時,學習和住宿都在勝利樓,其他地方都被炸毀了,現在百年南開的發展很好,很多地方我都不認識了。”劉承禔先生捏了捏衣角,笑著說,“下一個百年啊,我們南開大學一定就是世界一流名校了。”

  在八裡臺校區體育中心入口處,記者遇到88歲的黎鳳鳴和校友們准備進場參加校慶紀念大會。耄耋之年的她,曾參加北大、清華的百年校慶,在聽說南開大學迎來百年華誕時,黎鳳鳴專程從香港趕回天津,參加母校百年華誕。“我在清華大學待了1年,在北京大學待了3年,在南開大學待了23年,今天回來慶賀母校生日,至此三所大學的百年校慶我都參加了,我覺得不枉此生了。”談及此次回校,黎鳳鳴很是激動。

  黎鳳鳴告訴記者,她1949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法文,1952年經院系調整到北京大學,1953年於北大畢業。1956年至1979年,黎鳳鳴成為南開大學外文系當時唯一的法文老師,在南開園裡度過了二十餘載難忘的教書生涯。

  在紀念大會前,黎鳳鳴見到了曾經的學生,在聽到五十年前的學生說“您是黎老師吧”,黎鳳鳴非常驚喜,也十分感動,“好多學生還記得我,真好。”紀念大會結束後,黎鳳鳴打算前往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我想要看看南開化學系我愛人的老朋友們,學院那裡有他曾經的美好時光。”

  重返年代宿捨

  “現在的宿捨已經有空調了啊。”、“我原來是住這個位置,好懷念住在我上鋪的兄弟……”南開大學百年華誕之際,校友從天南海北紛紛返回校園,為母校慶生獻禮。值此校友返校之際,南開大學生活指導中心特意布置了八裡臺校區4間年代宿捨,並提供無預約參觀。這4間宿捨分別復刻、還原了70-80年代、90-00年代的裝飾風格,不僅反映了當時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更承載著許許多多南開學子對母校難忘的青春記憶。

  記者看到,從宿捨的每一面牆,到每一塊磚,從茶缸、臉盆等生活用品到鋼筆、橡皮擦、教科書等學習用具,再到社會主義宣傳畫、BB機、山海關飲料等凸顯年代氣質的小細節,每一處都不肯放過,極力做到最真實、最完美。

  在宿捨前,校友們有的獨自徘徊,有的結伴同行,有的同現場的志願者分享著當年的一段段故事,而有的只是默然地緬懷著已不復再來的歲月。他們或駐足、或踱步、或笑、或嘆,可無一例外地,都在這短短幾分鍾內反復咀嚼著自己的青春——那一段他們與南開母校共有的青春。“我們當年桌子是擺在那邊。”1980級本科生范國強邊比劃邊告訴記者。他伸出手摸了摸木質的大衣櫃,“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熟悉了。”

  1994級的趙龍和杜海峰入學那一年正好遇上南開大學的75周年校慶。據他們說,那一年的南開與今年的南開頗有幾分相似。當年他們帶著一無所知的勇氣和赤條條的夢想走進了這座宿捨樓。25年後,他們重新坐在書桌的兩旁,感嘆著。

  據了解,從今年3月起,生活指導中心就已經完成了待裝飾學生宿捨的選取工作,經過六個月的不斷打磨、不斷完善,終於在今年九月復原成功了這4間年代宿捨。在半年多時間中,他們查閱了宿捨歷史檔案照片,與設計公司反復商討、完善設計方案與裝飾細節。“我們努力還原宿捨的變化與創新,實際上也是在還原南開園的變化與創新,更是在還原南開精神的變化與創新。在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我們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校友重溫學生時代、重溫南開時光,感受到母校對他們的關懷,母校一直在等他們回家。”南開大學學生生活指導中心負責人孫玥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