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人民大學』──民生紅利為津城百姓幸福加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張立平 劉雅麗 編輯:曲璐琳 2019-11-18 07:50:53

內容提要:初冬的津城,風中帶著寒意。在一年中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三季度的『民生答卷』溫暖人心。

  開欄的話

  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入了第二階段。為進一步將主題教育引向深入,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向群眾匯報’主題采訪行”專題報道,深入挖掘我市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總結提煉近年來我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經驗做法,引導推動全市廣大黨員乾部進一步牢固樹立“向群眾匯報”的工作理念,為“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貢獻力量。

  初冬的津城,風中帶著寒意。在一年中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三季度的“民生答卷”溫暖人心。

  市統計局的數字顯示,今年前9個月,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持續跑贏GDP增長,財政總支出75%以上的蛋糕切給了民生。在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下,前三季度,新增就業37.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低於全年3.8%控制目標。

  以人民為中心,念好“人民大學”,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天津紮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接著一件抓,政府日子再緊,也不吝惜對民生領域的投入。老百姓的“獲得感”、民生的“昇級版”,穩穩地托起這座城市的幸福。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念好“人民大學”,首先要走到群眾中間,進農家“課堂”,走社區“考場”,聽牢騷、嘮家常、記真話實話“日記”……離群眾更近,體會群眾冷暖,纔能更懂群眾所急所盼所想。

  冷空氣來襲,千家萬戶的屋裡熱了、心更暖了。11月1日零時起,我市正式提前啟動集中供熱。

  一項措施讓全體市民受惠滿意,就是好事,好事就要堅持。“提前啟動集中供熱”──這是我市連續第四年堅持做的好事之一。

  打壓試水、巡檢排查、排氣防“氣堵”、燃氣鍋爐低氮改造施工調試……早在供熱前夕,河北區金家窯供熱站工作人員便已忙得腳不沾地,有上班點沒下班點。

  這家供熱站負責26個小區及部分公建的冬季“冷暖”大事,涉及集中供熱面積近100萬平方米。

  “多數小區建成20年了,住著不少老人,供熱保障工作更含糊不得。”在站長鄭琦眼裡,提前送熱,好事須辦好,保障住戶安全溫暖過冬是當前最要緊的事。

  既要溫暖如春,也要藍天白雲,天津讓數據說話:今冬,我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95億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9.9%,其中清潔能源為主的供熱能力佔82.46%……

  “就醫預約掛號太不方便了!”“到不同醫院看病得下載好幾個APP!”老百姓心裡的“難事”“煩事”,就是市委、市政府關注的大事。

  今年9月1日,健康天津APP正式上線,老百姓只需下載這一個APP,就可以享受全市三級醫院統一預約掛號、各類就醫資源統一搜索、個人健康檔案和三級醫院就診記錄統一查詢,還可以通過為老人、孩子進行實名注冊,享受同樣的預約就醫等服務。截至10月31日,該APP預約掛號功能接入單位達到了39家,家醫服務預約功能接入單位,擴展到了45家,注冊用戶已接近10萬人,提供預約掛號服務接近3萬人次。

  下一步,健康天津APP將繼續擴大醫療機構覆蓋范圍,向二級、一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同時擴展完善相關功能,增加就診信息查詢、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等方面的線上服務。

  民生無小事,老齡問題更是民生要計。

  網上購物、智能出行、預約就醫……《關於開設社區“手機課堂”更好滿足老年人智能生活需求的通知》發布,津城搭建學用手機平臺,助更多老年人跟上智能時代。

  提供安全、方便、實惠的助餐服務,給予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助餐補貼……《關於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試行辦法》印發,老人家食堂一一開辦,正解決更多老人的“吃飯難”。

  助老風景,當下有為,未來可期。《天津市促進養老服務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公布,明確到2021年,97%的老年人享受優質便捷居家養老服務。

  一系列惠老政策,正托舉起銀發人群穩穩的幸福。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讓夕陽更紅,讓城市更有溫情。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當前全市正全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市各級在理舊賬、補短板、解決民生問題上下足了功夫。

  南開區“開門搞教育”,建立了“民情快車道”,通過設置民情電話、民情郵箱、民情信箱等方式,方便居民群眾通過多種渠道反映問題。“有求必應,馬上就辦”,成為南開區各級黨員乾部主題教育的最大亮點。針對全區老舊小區的配套、維護問題,南開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舊樓區共用設施維修資金,專門用於全區401個舊樓區新增共用設施保修期滿後的維修養護,並在全市首推“智慧物業管理平臺”。東麗區把智慧社會建設改革作為全區“改革創新一號工程”,從年初運營開始,初步形成了黨建為統領、多元化參與、網格化治理、精准化服務、智能化應用的基層治理體系,實現了讓數據跑路、網格員跑腿、居民省心放心的初步成效。西青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堅持以百姓之心為心,真正感悟到了群眾的期盼,全區黨員乾部堅持腳步輕、落地實,將背街小巷衛生清整、物業服務、小區道路整修、不文明養犬治理等1500餘件企業和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列入實事項目清單,不等不拖,即知即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關家國。

  就業,一頭連著家庭生計,一頭連著經濟大勢,就業穩,則心定、家寧、國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對接群眾的新期待、新願望,考驗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智慧和擔當。

  近年來,我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穩就業放在重要位置。一個個數字背後,是一項項為民舉措的有力支橕,是一個個值得銘記的故事和感動人心的瞬間。

  “人生第一次當‘官’,好開心!”來自薊州山區的許鑫,當上了公司質檢組組長,每月工資多了800元。他的老板最近拿到了政府發放的近3萬元失業保險返還金,用這筆錢進行員工培訓、職業技能提昇,公司裡好幾個像許鑫一樣的業務骨乾迎來了人生出彩的機會。

  南開區嘉陵裡的劉玉強終於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在50歲的年紀告別了就業“老大難”,通過區裡組織的勞動技能培訓,成為一名企業的叉車工,每月5000元的收入,拉開了他幸福生活的大幕。

  西青區王穩莊鎮楊科莊村的宋偉翠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既要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主客觀因素湊一塊兒,找份合適的工作難上加難。

  “只要你想找,就不落下一人。”在區人力社保局組織的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上,宋偉翠應聘成功。“這家公司正缺小時工,每天工作4個小時,每周還能休息一天。”邊工作邊照顧家,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初入職場的宋偉翠眼裡有了不一樣的光。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活。

  在解決群眾就業方面,我市可謂“千方百計”,實招硬招頻出。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下崗人員、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分類施策、精准幫扶。

  在穩存量上,支持企業穩定用工,發放技能培訓、繼續教育以及大齡職工社保補貼1.1億元。

  在擴大增量上,實施一攬子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積極推進三年百萬青年就業見習計劃,擴大見習范圍、提高補貼標准,截至9月末,全市新發展見習基地201家,累計達到1331家,新增見習人員6776人。向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808.2萬元。大力推動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扶持創業3萬人,帶動就業10萬人。

  穩就業政策護航有力,使得近幾年我市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口,每年都在48萬—49萬人之間,廣大群眾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就業越來越穩了,自家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了。

  有一組數字為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2元,同比增長7.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3元,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增長6.9%。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纔。人纔引進是最有價值的引進,人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纔開發是最具增長潛力的開發。

  為加快引纔聚纔,實現“天下纔天津用”,2018年5月,“海河英纔”行動計劃發布。一年多來,我市深培人纔“第一資源”厚土,不當“官老爺”,做好勤務員,向領軍企業放權,“你的人纔,你做主”;解後顧之懮,推貼心服務,為千裡馬奔騰暢通途。

  “戶口落不下,小孩上學咋辦?”過去每當想起這件事,天津市特變電工變壓器有限公司高級技能工楊博就“一腦門子官司”。

  幾年前,這家天津分公司到位於新疆昌吉的總部──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尋人”,“那時,天津分公司正進行美式箱變(一種光伏、風力發電專用的節能降耗電力設備)技術攻關及擴大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生產規模,我恰巧懂行,且在變壓器行業有著15年工作經驗,便被吸收過來。”

  人來了,後顧之懮也隨之而來。

  楊博雖然在業內技術拔尖,但學歷是大專,沒評過職稱,沒考過資格證,以前難過落戶門檻,與之相關的子女就學難題常使他如鯁在喉。

  轉折出現在今年。通過“海河英纔”行動計劃“昇級版”,楊博終圓落戶安家夢,“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乾勁兒十足,再不盤算走還是留了。”

  學歷、職稱等受限,憑什麼落戶?求賢若渴的天津給出答案:用什麼人,領軍企業說了算。

  “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一組最新數據印證了這句話在天津的分量:2019年,我市昇級“海河英纔”行動計劃,支持企業自主引纔。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認定辦法,認定領軍企業426家,引進急需緊缺人纔3500餘人……

  楊博所在的公司便是我市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之一。

  特變電工被譽為世界輸變電行業的排頭兵,1999年,公司落子天津,天津市特變電工變壓器有限公司就此成立,這是一家主要生產變壓器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在國內相關重點工程中廣泛使用,並遠銷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人纔興,企業興。談起“海河英纔”,公司黨工部部長李元頗多感慨,“通過該計劃,包括楊博在內,我們留住了20多位急需的技能‘香餑餑’,共引進近百位各層次人纔。破除引人留人用人梗阻,企業高質量發展、提昇海內外市場競爭力信心十足。”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最近,我市“海河英纔”新成績單出爐:累計引進各類人纔21.1萬人,平均年齡32.3歲,本科以上學歷佔75.26%。

  廣發“招賢令”“英雄帖”;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強化高技能人纔培養;為領軍企業引纔開闢“綠色通道”……“海河英纔”引纔聚纔不拘一格。

  量體裁衣,提出不同人纔獎勵資助標准;完善引纔“綠卡”制度,做好金融、交通、醫療等配套服務工作;實施人纔公寓認定支持辦法……“海河英纔”服務保障乾在實處。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一項項政策背後,是一座城市廣納天下纔的魄力,是一塊巨大引纔“磁場”不斷釋放的強引力。

  為什麼來天津?為什麼留天津?

  采訪中,對於這些開放式問題,天津新市民給出的答案很多,卻不約而同地強調:“看重人纔環境。”

  從河北滄州來津的29歲本科畢業生小雨,在河東區一家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成為天津新市民後,她常為“海河英纔”“打廣告”,“落戶手續辦理方便快捷。”

  “今年博士畢業後,我把工作首選地定為天津。”28歲的段煜來自河北衡水,他的身份已轉換為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師,“連續3年每年可申請5萬元補貼,這對於剛參加工作的人而言,能解燃眉之急。‘海河英纔’引纔,誠意滿滿。”

  30歲的彭彬彬來自湖北荊州,愛人蔣雨珊來自吉林長春,這對博士夫婦表示,與“海河英纔”相配套的補貼、補助等,讓他們感受到作為人纔的自豪感,這種感覺比物質支持更有力量。

  ……

  人纔聚,事業興。今天,“海河英纔”引來的眾多千裡馬,正持續激活創新創業創造一池春水,也孕育出天津城市發展的澎湃動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考需要久久為功。新時代,天津站穩人民立場,更加樹牢公僕意識,雙腳沾滿泥土,心中沈淀民情,為守護群眾的“小日子”“好日子”奮力前行。(津雲新聞編輯曲璐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