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61歲的西青區精武鎮興旺裡社區居民閆紅革在11年裡獻血127次,捐獻血小板240個治療單位。從2007年到2018年,閆紅革幾乎每個月都要到血站無償獻血,用自己的愛心書寫著大愛情懷。
無償獻血挽救生命
昨天上午,記者在精武鎮興旺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見到了閆紅革。閆紅革拿到第一張《無償獻血證》,是在2007年。那一年,由於婆婆生病住院,閆紅革每天都到醫院照顧婆婆。正是在此期間,她看到了無償獻血的宣傳,了解到關於無償獻血的相關政策及挽救生命的真實案例,讓她萌生了參與無償獻血的想法。
但是,由於家人不了解獻血方面的知識,一直反對。閆紅革耐心地為家人講解,還將獻血助人的案例分享給家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閆紅革得到了家人的同意,來到血站第一次獻血。開始幾次,閆紅革捐獻的是全血,後來她從血站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獻血分為捐獻全血和捐獻成分血兩種類型。由於捐獻全血的兩次獻血時間間隔不能低於六個月,為了幫助更多人,閆紅革便開始捐獻成分血。“捐獻成分血的兩次單采血小板的間隔期一般為半個月,所以我就開始捐獻成分血,半個月就能獻一次。”閆紅革說。
11年的獻血路
此後,每個月去血站獻血兩次已經成為閆紅革的習慣。每次去獻血,閆紅革要倒乘兩趟公交車到天津市血液中心,往返路程再加上獻血,要用去她大半個休息日的時間。就這樣,閆紅革的獻血之路一走就是11年,獻血最多的一年,她曾捐獻了23次成分血。11年間,閆紅革還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2018年11月,60歲的閆紅革已經達到了國家規定獻血年齡的上限,完成最後一次獻血後,閆紅革說:“其實我還想獻血,因為獻血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直到現在,她每當看到手機中保留的那條“您的血液已經用於臨床,您的愛心和奉獻救助了病患”的信息時,都會特別懷念參與無償獻血的日子。
助人腳步不停歇
然而,閆紅革從未停下她幫助他人的腳步。她在生活中是個熱心腸的人,有一次,閆紅革得知女兒同學的母親馬大姐突發急性腦梗臥病在床,家人不能全天照顧,她就主動接過了這一重擔。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閆紅革每天都按時到馬大姐家,幫她做飯、收拾屋子,陪馬大姐聊天解悶,直到馬大姐基本恢復了自理能力,閆紅革纔放下心來。
此外,閆紅革還是興旺裡社區志願服務隊的一名志願者,在社區組織的文藝演出、清掃社區、助老扶弱等活動中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我就是閑不住,看見社區哪裡髒了,都想去管一下。”閆紅革說,“其實,我做的都是小事,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能做的,我就做!能幫一把的,我就幫!”(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