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現在已是年味漸濃。越是到了臨近春節,這趕集的日子就越發的隆重,除了本村的村民會大買一場,還會有周邊的村民參與其中。2020年1月13日,臘月二十二,崔黃口站鐵路道口工王盛林一早就來到了道口值班室,檢查設備,准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以應對農村趕集買年貨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客流高峰。(文/王敬怡 圖/姜曉龍 設計/陳楚)
上午7時30分,津薊線崔黃口站道口正遇由薊州北開往天津北的S901次列車。『鈴——』電話鈴響起,王盛林拿起電話,『客車S901次開過來,1道通過。』
和往常一樣,王盛林和同事裹緊衣帽,走出道口房。負責道口主班的王盛林有條不紊按下按鈕,關閉電動護欄門,封閉道口,迎接列車。
而和他一起搭檔的副班宋會秋,早已疏通完道口內的車輛與行人,站得筆直,標准化迎接列車。像這樣的接車動作,他們每天都要進行20多次。
遠遠地,列車駛了過來,王盛林和宋會秋都舉起了手裡的黃旗顯示安全信號,列車順利通過道口。
列車通過,護欄門開啟,已經等候多時的汽車、行人紛紛通過道口。
這個道口是天津市唯一一個站內道口,是周邊十多個村莊與崔黃口鎮間唯一的通道,鎮中心小學校車的必經之路,特別是逢2、4、7、9鎮大集時,通行量更大。鐵路兩側居住著大量村民,春節期間通過道口的人員、車輛較多,十分繁忙,加上列車通過道口時時速高達120公裡,稍有不慎極容易發生交通和人員傷亡事故。『每當一個班,精神都必須高度集中,走不得一點神。』今年已經59歲的王盛林說。
王盛林自1981年進入鐵路以來,至今已經度過了近四十載春秋,還有不滿一年,他將正式退休。兩間十來平米的屋子裡,在兩杆信號旗、一個電臺、陣陣汽笛聲的陪伴下,青絲變白發。道口工在鐵路系統裡並不顯眼,甚至這個崗位開始逐漸消失,但正因為有了他們,列車運行纔多了一份准時,百姓出行安全纔多了一份保障。
『2014年以前,這邊的鐵路都是半封閉式的,周邊的村民為了圖方便,經常會趁著道口封閉後橫穿鐵路,特別容易出危險!』王盛林回憶說,『那段時間看到村民橫穿,肯定要制止啊!這不僅會造成鐵路事故,也是對他們自己生命的不負責。』
王盛林有著一顆披肝瀝膽、力保安全的決心,他常常不厭其煩的勸導村民,『2015年津薊線鐵路開通,鐵路沿線全封閉管理,這樣大家都不會再橫穿了。有了現代設備和規范的管理,道口工的勞動強度減輕了不少』,即使如此,但這份工作對他們火眼金睛的要求卻並未降低,『雖然有了各種監控設備,但我們的眼睛一刻都不能離開道口,隨時准備排除安全隱患。』
今年6月的一天,王盛林在當班時看到一輛貨車駛上道口後突然停住,過了幾分鍾都沒有開走。他跑上前詢問,原來是車壞了。他立刻疏散交通,隨後通過電臺向站長和車站值班員報告了故障情況,此時距離下一班經過的客車不足一小時。
王盛林趴在夏日的鐵軌上,即便一觸即燙,他還是在檢查故障車輛,發現貨車無法靠人力推出道口,趕忙通知救援車輛前來將故障車輛拖走。當車輛被拖走後,王盛林匆匆走回值班室時沒多久就接到了閉塞預告,『現在想想真的是很後怕,道口工的工作看上去只是簡單的收放欄杆,但關系著鐵路行車和來往群眾的安全。』王盛林自豪的說。
崔黃口鎮由於周邊多養魚池,水汽多,起霧程度比市區嚴重,『有時候能見度只有不到100米,火車司機的視線受影響,汽車司機的視線更受影響。』王盛林只能憑借充足的經驗,在軋道鈴響起之前及時關閉欄門,以防車輛和行人搶行。
由於崔黃口站道口是站內道口的特殊性,鐵路道口有三條線路與道路相交,站內出現會車情況時,常常會壓車,從而影響附近村民出行,『有時看著村民過不了鐵道回不了家,我也替他們著急,但是沒辦法啊!只能慢慢勸他們。』在從事道口工作前,王盛林是一名運轉車長,寒來暑往、披星戴月,始終在列車尾部的專用乘務間監視著列車的運行狀態。2014年,根據工作需要,他來到這裡,守著道口房,當起了道口工,和人打起了交道。
雖說工作性質有了轉變,但熱心腸卻是發自骨子裡的。遇見老人扶一把,碰見拉著貨物的電動車就幫著推一把,貨車掉了貨物便及時喊住車主,久而久之,村民便和他熟絡了起來。 『在這兒乾需要的是負責的精神,乾好本職工作,我就可以說是為社會做貢獻了!』他笑著說。
『每天來來回回過這麼多車,別管什麼情況,只要火車能安安全全的,行人能安安全全的,其他的都不是事兒。』面對村民的感謝,王盛林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另一個『習以為常』則是每次上班都要6點一過出門,坐上通勤車9點准時抵達車站,而下班時王盛林卻要徒步走到距離車站大約1公裡的津圍公路上,搭乘客運車。尤其到了春節時,馬路上的車少了,王盛林常常要走上好遠纔能搭上順風車。
根據春節值班表,王盛林今年的大年三十還將在崗位上度過,『上班時用不了手機,所以親戚朋友發來的祝賀信息都沒法回復。只能下了班再挨條看。』王盛林說。『春節上班,家人都習慣了。』其實,在鐵路像他這樣在節日堅守崗位的職工還很多。他們在春節期間無法和家人團聚,卻保障著廣大旅客的出行安全。
從運轉車長到道口工,改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初心,『乾一行就得愛一行,站裡常說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車站安全我盡責,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人民鐵路為人民」這句口號,不僅得喊出來,還得實實在在做出來!』站在車來車往的道口,望著沒有盡頭的鐵路線,王盛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