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 在危機中尋求成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管健 編輯:劉穎 2020-02-12 09:12:00

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心理學家在行動!

  天津北方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心理學家在行動!各種心理健康指導手冊、權威的公眾自助疏導指南、新冠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乾預方案迅速出臺,科學並規范指導疫情防控戰役中感染人群、隔離人群、醫護人員、普通公眾等各類人員心理疏導和危機乾預,精准發力。面對疫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者擔懮、恐懼;居家隔離的普通百姓處於信息風暴的漩渦中,恐慌情緒蔓延,網絡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撲面而來,失控感提昇。無論對於個體還是國家,疫情都是一種創傷,席卷而來,猝不及防。

  自古至今,人們總是認為創傷與痛苦並列,在災難事件中溢滿負性情緒,心理學中意義學派在進入新的世紀之後就開始探索關鍵性生活危機是否也是一種成長性力量,能否為變革帶來可能。創傷並不僅僅是詛咒、驚恐、擔懮、思慮,還應該是希望、契機、拐點和成長的機遇,創傷後成長會帶來韌性、樂觀、凝聚感、尋求意義。英國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瑟夫關於積極心理學有一本著名的書籍,《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創傷後成長心理學》,它傳遞出一種信念,凡是我們受過的傷都將成為我們勇往直前的資本。創傷後成長由此被界定為在與具有創傷性質的事件或情境進行抗爭後所體驗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變化,它不僅在個體水平上,也可以發生在群體或國家層面。人們在創傷中體驗壓力,感受不安是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應和認知過程,被動的態度是無奈、消極、焦慮和無助,主動的態度要求在危機中不光感受『危』,還要尋找『機』。疫情這個創傷事件對我們而言並非一味是糟糕透頂,它反而是敲響的警鍾,是考試的答卷,它提醒我們警醒,提醒我們重新認知,尋找正確的道路再出發。任何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正如硬幣的兩面,在我們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或不安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能產生新的認知,這些轉變纔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在個體層面,隔離與簡單的生活,雖然暫別了霓虹初上、燈火璀璨,反而在斷捨離後能體會到生活的真切和平和;經過疫情防控阻擊戰反而更體察出生活的健康和快樂宛如涅槃重生的禮物,使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復多次提醒洗手、戴口罩等強化式行為,反而給我們灌輸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沈思事件背後的弊端,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在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時,還要深深地敬畏自然,感知自然與人的和諧,尋找到新生活方式的出路。

  就社會層面,每一次社會性的衝擊都會帶來新的調整,中國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止,反而在調整中找到更正確的出路,加速前行。新的生活方式會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的方式,線上教育必將如火如荼;新型娛樂方式搭靠網絡平臺,會衍生更多的經濟生長點;公眾醫療需求和醫療體制改革過程中新型醫療將對傳統醫療加速改變,大數據采集樣本、網絡問診、醫療資源協同性和共享性必將提速;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強化社區基本單元,強化基層社區社會管理效能;智慧城市加大前進力度,物流供應鏈管理、跨區域跨部門協調管理,提昇現代化治理水平。

  就國家層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光是一場眼前的戰役,還要找差距、補短板。疫情來襲,是困難,也是考試,小到個體重建生活習慣的養成,大到國家宏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改善,都讓我們重新審視,精確方向,奮力出發。防控一線是考察乾部是否擔當作為的最好時機;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只是醫藥衛生領域的戰役,而是全方位的工作,科研攻關需要有效聯合、組織協調、統籌調配,科研評價機制將加快從唯論文的囿限中走出來,進一步強化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攻關;城市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多部門、多領域的協調會更有經驗,在諸如重大環境污染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重大公共危機面前可以更好地應急聯動;政府部門能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提高捐助慈善系統的監管力度和透明化;面對風險如何減少信息不對稱,增加信息透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借助網絡平臺加快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增強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法治建設,尤其是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會加速提上日程,人居環境整治、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居民健康生活習慣培養都將得到迅速加強;新的產業鏈快速形成,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互聯網+』時代借助大數據信息敏銳捕捉風險,助力社會治理科學化,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把國家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箭在弦上,一味沈浸在對生活失去控制的無力感和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焦慮感中,只能逐漸沈淪和懶散,對疫情陰影之下新的機會是否有所思考,是否有所准備?個體面對創傷欲尋求成長,需要益處尋求和意義建構,在困境中形成積極性思維過程。有意識沈思,發現在創傷事件背後可以建構的意義,看到希望並樂觀達成,將創傷事件看作是一個自我提昇的機會,尋求積極應對策略,提昇開放性的益處尋求。於整個國家和民族而言,疫情也需要轉化視角來認識,將危機看作契機,借此尋找出路,找到短板,克服困境,增強自我和社會機體的力量,實現國家整體各個方面的新超越。

  林語堂在中國人國民性的描述中認為,中國連綿五千年歷史,經歷多少旱災水患、外敵侵凌,五千年中多少國度相繼興亡,而它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是其堅韌性所在。多災多難,卻又不屈不撓。創傷後成長會使我們在面對生活危機斗爭中體驗出積極的心理改變,對創傷經歷重新思考,並培育新生活的力量,在危機中獲得新生、成長、突破,乃至超越。一個社會猶如一個肌體,沒有永遠的風平浪靜,暴風驟雨和驚濤駭浪纔能鑄造一個更頑強的國家,纔能經得起任何的考驗。面對現實,哪怕暫時是殘酷的,也必然會在痛苦中反彈,在磨礪中堅韌,在艱難中找尋出路,那些受過傷的會成為寶貴的財富,誕生新的奇跡,注定新的超越。

  (作者為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